上海儿童近视眼科医院 | 2岁宝宝高度近视,医生提醒
每天超5小时玩手机眼睛熬成高度近视
2岁的林林性格活泼好动,每到饭点是家人最头疼的时候,为了多吃一口跟娃斗智斗勇,但只要有哄娃神器——手机在,难题就迎刃而解。习惯了手机的陪伴,林林很多时候跟电子产品一待就是一下午。
就在前不久,家长发现孩子看东西总喜欢眯着眼睛,皱着眉头,当下感觉娃的眼睛可能有点近视,便赶紧带娃到医院做了视力检查。上海儿童近视眼科医院 | 2岁宝宝高度近视,医生提醒
检查结果一出,家里人都惊呆了——林林双眼近视600多度!
要知道超过600度就属于高度近视,眼轴一般都存在异常延长的情况,加上林林现在才2岁,近视的加深几乎不可避免。
在成年之前,林林有很有可能成为超高度近视,眼轴不断延长,眼睛就像被吹大的气球,吹得越大,眼球壁越薄,脆弱的眼睛很容易出现黄斑出血、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萎缩等一系列眼底并发症。
家人后悔莫及,但近视没有后悔药,现在只能尽力去控制,减缓近视发展的速度。上海儿童近视眼科医院 | 2岁宝宝高度近视,医生提醒
电子产品对视力伤害有多大?
还有哪些隐形视力杀手?
电子产品就像一把双刃剑,合理利用,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体系,同时拓宽孩子的眼界,在启蒙这一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屏幕里的诱惑也很多,游戏、动画片、短视频,常常能够一下抓住孩子们的眼球。眼睛不停地盯着屏幕好几个小时,就像跑了一场全马——
聚精会神盯着屏幕时,眼睛会不自觉减少眨眼的频次,导致泪液大量蒸发,时间长了就会觉得眼干,眼部有灼热感,很容易出现干眼;
眼睛如果一直盯着近处的屏幕,睫状肌始终处于紧张状态,甚至会因为过度收缩导致痉挛,此时会视物模糊,出现假性近视,不及时干预很快就会发展成真性近视。
上海儿童近视眼科医院 | 2岁宝宝高度近视,医生提醒:所以近视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使用电子产品,而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结果。
日常生活中还要许多需要看近的活动,如绘本、画画、手工等,一不注意就很容易导致近视。
除了用眼习惯,近视的发生也与遗传、环境息息相关:
父母都近视的孩子,近视的概率要更高;
有研究表明,不喜欢在户外运动的孩子也更容易近视。
近视有啥矫正方法?该怎么控制?
目前近视的矫正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框架镜、角膜接触镜、屈光手术、药物控制等。
能够控制近视的手段还较为有限,周边离焦框架镜、角膜塑形镜(OK镜)和低浓度阿托品是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控制手段。
周边离焦眼镜,为框架镜的一种,相比OK镜使用较为方便,且配镜条件没有太大限制,但需要时时佩戴才能较好地控制近视;
OK镜,是一种逆几何设计的硬性角膜接触镜,通过对角膜进行塑形,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的作用,且晚上戴了OK镜,白天就能有清晰的裸眼视力,免去了佩戴框架镜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但对验配及卫生条件要求高。
OK镜对角膜进行塑形
近年来,阿托品干预近视的措施也逐渐得到重视,有最新的研究表明,0.05%浓度的阿托品可显著降低近视的发生率,但未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重复这一结论,家长们如有给孩子使用,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注意用药规范。
专家介绍
陈培正
副主任医师 业务副院长
周一全天、周二全天、周五全天、周六全天、周日全天
上海和平眼科医院业务副院长
上海和平眼科医院斜视及小儿眼病专科主任
师从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我国斜视与小儿眼科专家赵堪兴教授
上海市医学会斜视与儿童眼病学组委员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非公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会员
30余年斜视与小儿眼科工作经验
发明银质奖一项,二等科技成果奖三项
被政府命名为“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获得“青年科技奖”荣誉称号
擅长领域:
成人及小儿各种类型斜视及眼球震颤显微镜下行微创矫正手术。弱视个体化治疗,对儿童近视、远视、散光的诊治和角膜塑形镜的应用具有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