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企业超950家、市场规模将破百亿!88页报告剖析特医食品行业发展趋势
政府对于国民营养的关注与重视程度逐年提升,在“健康中国”、“国民营养计划”和“健康中国行动”背景下,市场对于特医食品、功能营养的热情到达了高速增长的窗口期。
今年6月21日,华森制药发布公告称,将以自有资金出资1250万元参与尚医科技增资,将获得尚医科技两款产品的大中华区独家授权,现有或未来拟开发的消化道领域、妇幼领域或减重、降脂领域的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独家合作权,建立特医食品生产线等,正式入局特医食品领域。而在华森制药之前,恒瑞医药、海正药业、四环医药等多家药企也已入局特医食品领域。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7月19日,中国特医食品相关企业共有954家,其中在业、存续的企业为864家,占所有有关企业的90.57%。而就地区分布情况来看,广东省的相关企业最多,达到129家,其次为山东省,达到107家。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对特医食品采取注册制,政策监管十分严格,要求特医食品企业具备独立的生产线,并且在生产能力、研发能力、检验能力上都有较高的要求。加上特医食品从研发到生产线建设,再到顺利审批,时间约为2~3年,周期长,这就导致了行业的政策壁垒、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都比较高。
为了更好地研究特医食品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艾媒咨询最新发布了《2021年中国特医食品产业运行大数据监测分析报告》,该研究报告对特医食品行业发展背景、市场规模、产业链、产品研发布局等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围绕特医食品行业消费者行为、典型企业案例进行深度研究,对行业未来发展挑战及趋势综合解读。
本报告研究涉及企业/品牌/案例:雅培,雀巢,贝因美,西安力邦
以下为报告核心内容节选:
特医食品定义及分类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oods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FSMP),是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包括适用于0月龄至12月龄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国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实行严格的注册审批管理。

2021年全球特医食品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数据显示,2014-2018年全球特医食品市场规模从583亿元上升到739亿元,且2015年后增速平稳,均在6%左右。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特医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且有望在近几年突破千亿。

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数据显示, 2016-2020年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特别是2020年疫情爆发使得提高免疫力的食品和功能性食品受到市场欢迎,因而特医食品市场规模增速明显上扬。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只有1.6%的营养不良患者在食用特医食品,与美国65%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未来在人口老龄化、下游需求不断加大及医院营养科建设发展等因素驱动下,特医食品凭借在临床营养支持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市场规模将持续保持增长。

2021年中国特医食品产业链概览

2021年中国受访网民对特医食品认知度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14.2%的受访者表示对特医食品非常了解,48.8%的表示大致了解,此外剩下的37%的受访者对特医食品的认知度较低。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由于特医食品在国内发展的历史较短,且该产品需要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因而社会认知度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发展挑战盘点

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发展趋势:销售渠道多元化拓展
现阶段,中国特医食品销售渠道多集中在三级和二级医院,患者需在医生处方形式及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特医食品。相比之下,美国等部分发达国家实施特医食品审批制度备案制,除医院外,特医食品产品还被准许在社会药店、康复中心、超市等场所销售。随着国家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社区医院在慢性病治疗与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营养治疗是慢病管理的重要内容。未来,在中国大健康市场以及慢病管理不断规范影响下,特医食品销售渠道将向社区医院、社会药店以及线上渠道等不断拓展。

以上是《2021年中国特医食品产业运行大数据监测分析报告》部分内容解读,查看高清完整报告及更多相关行业数据可登陆下方链接:
https://report.iimedia.cn/repo12-0/34431.html?acPlatCode=bilibili&acFrom=gh3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