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野外骑术技术系列 | 如何推浪、压浪

2022-04-29 20:26 作者:游牧之心骑马旅行  | 我要投稿

什么是浪

马在快步和跑步时因为有腾空期,所以向前运动的同时还会有明显的上下方向的运动,这两种方向的运动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类似波浪的轨迹,我们称之为“浪”,这是骑马时人感受到“颠”的主要原因。


图片

而人体在马上的轨迹可以简单理解为连续的抛物线。我们经常谈论的浪大、浪小就是指的抛物线的斜率大小。

图片

斜率大也就是向上位移比较多的浪就相对大,大部分人会喜欢浪小的马,骑起来相对舒适,有小部分会喜欢浪大的马,这些朋友会觉得浪大的马上下幅度比较大更有策马奔腾的感觉。

图片

有时候我们还会谈论一匹马浪硬还是浪软,浪硬直观感觉就是上下幅度特别高但是往前的速度还不快,这些马的力量都用在蹦高上了~~~浪硬的马估计没有人会喜欢吧。


什么是压浪和推浪

搞清楚了什么是浪,那怎么去克服浪呢,克服浪主要有两个思路:化解和主动躲避。


马术中的深骑座、压浪、推浪等技术动作都是为了更好的化解浪。而半骑坐、蒙古骑法则是主动躲避浪。


马在快步时对人体施加的向上的力较大,向前的力较小,所以快步的时候主要需要抵消向上的力,也就是压浪名字的由来。


马在跑步时对人体施加的向前的力较大,向上的力较小,所以跑步的时候主要需要抵消向前的力,也就是推浪名字的由来。


压浪的“压”字其实并不是太贴切,很容易引起误解,如果按照字母理解你想调用身体肌肉的力量来对抗马的“浪”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你试想,如果马的运动方向往上时你用力往下压,你反而会与马撞击得更厉害,所以快步时压浪的总体思想是去化解马对人的推力,而不是去对抗



其实推浪的“推”的核心思想也是化解马对人的推力,练习阶段主动根据节奏去推,熟练之后被动推。而且在跑步的时候我们倒是可以主动去“压”,也就是跑步时马运动方向往下时主动下压,也就是国外一些教学视频里提到的下落时深踩马镫,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既然压浪和推浪的核心思想是化解,那骑马时人体可以起缓震作用部位有哪些呢,大家可以观察一下下面压浪的动图,可以看出起缓冲作用的有臀部、腰部、腹部、膝关节、脚踝。下文我们会针对这些部位来进行技术要点的分析。



图片

典型压浪动图,来自网络


压浪的技术要点:

  • 全身肌肉放松,骨架正直(感谢大连谷教练的八字真言)

  • 腰部、髋关节跟随马的节奏被动前送


  • 利用腹部肌肉的收缩进行减震

  • 膝盖内侧、大腿内侧贴住马鞍,保持身体的稳定性

  • 脚踝放松,利用踝关节缓震吸能。


在练习压浪之前,还有一个前提条件,你需要理解基本的骑姿,保证重心正确,具体参见即将推出的重心、平衡一文。


接下来说说第一个要点:放松。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零基础的队友。上马后本来就紧张,紧张之后就导致全身的肌肉绷紧,臀部紧张、腹部紧张,上半身就是铁板一块,砰砰砰的砸鞍子,身体根本起不到任何缓冲作用。所以零基础的队友应该先多多在慢步找找平衡感,消除紧张的情绪,然后在相对放松的情绪下进行快步的练习。


如果一开始找不到全身肌肉放松,骨架正直的感觉,可以先让上身完全放松下来,想象上身就是一滩烂泥,这个时候你会发现真的没有紧张的时候那么颠了。只有放松下来才能让身体的各个部位发挥减震的作用。


跟随马的节奏腰部、髋关节被动的前送是为了利用腰部、胯部的灵活运动进行缓震吸能,将垂直方向的动能中一部分转化成水平方向的动能,将鞍子对臀部施加的推力转化掉,减少对上半身的影响。要跟随马的节奏就要先找到马的节奏,找马的节奏先从慢步开始,细细的去体会马推动你的髋关节的感觉,并且可以跟着节奏主动去推,习惯马推髋关节的感觉。当然快步时马推动髋关节的节奏并不是很好找,尤其是草原上野骑用的马,浪相对比较小,并且频率快,要清晰地找到推动髋关节的感觉并不容易,可能最终还是依靠大量的练习形成条件反射。
关于腹部的减震,你可以想象腹部肌肉是一根上下方向放置的弹簧,在身体下落时收紧腹部肌肉吸收能量,在上升的时候放松腹部,大家在坐摩托、汽车经过颠簸路段时也可以去体会这种感觉,事实上熟练掌握压浪后坐车时会情不自禁的收缩腹部肌肉进行压浪。。。
膝盖内侧施力的大小,究竟夹还是不夹又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可以单独作为一篇文章展开来讲。这里先简单概况一下:

  • 马的浪的大小不一样,膝盖内侧施力的力度不一样,浪小的马快步是可以做到完全不施力,甚至可以把膝盖打开,当然从安全角度膝盖内侧应该时刻贴住马鞍,以便在有情况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夹住马鞍稳定身体

  • 膝盖内侧施力不宜过大,施力过大而重心不够靠下容易造成脱镫

上面的动图可以明显看出骑手在用脚踝减震,但是我个人在骑马过程中很少能体会到,而且感觉没有必要,这点大家自己注意去感受即可。


压浪练习技巧:

  • 练习压浪最最最重要的是先找一匹浪小的马开始练,适应快步的节奏,培养腹部肌肉的条件反射,熟练后再找浪大的马练习。当然参加我们的马背旅行时并不可能分配给每个人都是浪小的马,所以如果分配到浪大的马你只能挑战自我了~~~这里插播一个广告,我们会在按照能力匹配后按照报名先后分配马匹,所以报名要趁早。

  • 不要怕颠,越怕颠越学不会压浪,应该尽量将马快步的速度控制在最快的速度,快步的速度越快,马上下的幅度就越小,也就更容易压浪,当然前提是你要能找准节奏。

  • 初学时可多用膝关节进行减震,这可能是最能找到感觉的方法,但是长期骑马并不建议过多地利用膝关节进行减震膝盖应该还是会有伤害的。

  • 上身后倾可以有利于压浪,但是要注意角度不能过大,要建立在随时能调整重心的基础上。身体后倾、脚稍向前蹬并向鞍子主动施加压力你甚至能找到身体被粘在鞍子上的感觉。


图片


推浪技术要点:

  • 腰胯部放松,跟随马的节奏髋关节随着马鞍向前推送,但不要使得臀部与马鞍过多的摩擦

  • 膝盖内侧、大腿内侧贴住马鞍,保持身体的稳定性


练习推浪也一样,先要保证基本骑乘姿势和重心的正确性。
事实上推浪的入门要比压浪容易很多,很多运动多、柔韧性好的零基础队员在第一次参加马背旅行就能比较好的掌握推浪的技巧。
马奔跑时产生斜向上的力,通过鞍子传递到臀部,而腰胯的前送是为了吸收和转化向上和向前的力。腰部越放松,胯部越灵活,推浪时对上半身的影响越小,上半身就越稳定。而腰部不放松上身就是整体一块,很容易被被鞍子高高地弹起来,不舒适也非常不安全。
马跑步时频率比快步要慢不少,所以找到节奏相对比较容易。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难的是找到马进入跑步阶段推动臀部的那第一下,这第一下找到了,后面基本就能跟上节奏。而这第一下没跟上,后面就只能啪啪啪了。当然也可以先用半骑坐姿势过渡一下,或者干脆减速重新跑步。而如何才能准确地找到这第一下,只能多练,多感受。


推浪有一个非常普通的问题就是很多人在鞍子上前后滑动,这是因为没有用膝盖内侧、大腿内侧去稳定身体,过于被动或者过于主动地推送腰胯了,导致人的节奏和马的节奏没有完全匹配,还有一些则是腰胯活动幅度不够,只好用臀部来凑,结果屁股很受伤,马也可能背部受伤。腰胯前送虽然能抵消一部分向前的力,但是对于浪大一些的马并不能完全抵消,所以还需要靠膝盖内侧、大腿内侧的力量来进一步稳定身体。


推浪练习技巧:

  • 先找速度慢、步伐稳定、易控的马进行练习,再逐步进阶

  • 部分平衡感好但难以找到推浪节奏的朋友可以先练习半骑坐,再由半骑坐过渡到推浪

  • 还有一部分人腰部的肌肉比较僵硬,腰部不够灵活,可以尝试练习一下肚皮舞的动作。

  • 同样上身后倾也有利于推浪,但是同样要注意角度不能过大,要建立在随时能调整重心的基础上。

  • 另外脱镫压浪、脱镫推浪也是很好的练习方法,但是并不适合在野骑行进过程当中进行练习,因为一同行进的马比较多,容易受到其他马匹的影响从而造成危险,这里略过不讲,有兴趣的可以在网上搜索相应的文章进行学习。



综上所述

要学会压浪、推浪,首先要认识什么是浪,体会不同步伐的浪的特点,理解不同步伐对身体施加的力的大小、方向,注意身体够不够放松、够不够柔软,然后思考怎么去抵消这个力,身体哪些部位可以进行减震,勤加练习,一定可以很快入门压浪、推浪。



越来越多的零基础或者没有受过系统训练的骑马爱好者加入到马背旅行这项既能欣赏美景又能享受运动的旅行方式中,但是只有一颗骑马看世界的心,却没有对马最基本的了解和相应的骑乘技术,是不利于风险的控制的

游牧之心推出的草原骑术班正是切合了野骑爱好者的需求,以马场马术理论为基础,结合野骑环境和国内野骑用马的特点,以“安全舒适地野骑”为最终目的的骑术培训班。

野外骑术技术系列 | 如何推浪、压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