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园长如何做好教师管理?好文分享
幼儿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女同志,有着与其它社会群体不同的需要和心理特征。她们独立、自尊,注重自我形象,在乎成就、荣誉,希望被社会尊重,同时承载了许多社会、家庭的希望和责任。有人曾经在网上调侃幼儿教师的“十大宗罪”,真实道出幼儿教师工作之辛苦。
的确,幼儿教育工作烦杂、琐碎,保教并重。带班期间既要组织各类教育活动,又要管幼儿的吃喝拉撒睡及安全,不带班时要制作教具、档案和各类资料,还要通过电话、网络或面对面与家长沟通,工作强度可想而知。回家后还有家务、照料孩子及自身学历进修与业务提高,有时还要把白天未完成的工作带回家做,这些都使她们难有机会休闲娱乐,也谈不上生活质量,因此,在幼儿教师中频发跳槽、职业倦怠等现象。
园长要关心教师、善待教师,把每一位教师作为幼儿园的主人看待,充分发挥她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管理的方式,多一点引导鼓励,少一点批评、指责;多一点率先示范,少一点空洞说教。园长要了解每位教师的个性,承认并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针对不同的个性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如有的教师自尊心很强,园长要多鼓励、正面引导,有缺点私下提醒,有业绩公开表扬;有的教师不拘小节,如果不影响工作,园长可以忽略不计。只要园长真诚对待教师,人心换人心,主动与教师多沟通、交流,从情感上拉近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园长在执行制度的同时更要做好思想工作,要讲究方法,通情达理, 在管理工作中不仅要严还要有情,讲人情味,尤其在实行园长负责制后,园长手中有了“权”和“钱”,对教师的管理更不能以“管”代“理”,将考核作为“管”人、“卡”人的工具,动不动就用“钱”来压制。
园长在处理问题时,还要讲究情感因素,要分析问题的事因,处理得合情合理,如当教师工作出错时,不要轻易地给教师戴上工作不负责任的帽子,给教师心理留下阴影,无意中打击工作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因为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没有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是难以激发教师创造的思维火花的。
园长真正把教师放在第一位,关注教师劳动的艰辛,处处体谅、宽容、关心、支持教师的工作,公正评价与及时肯定教师个人的工作价值,全方位地为教师创设一个相互关心、欣赏、合作的人文环境,给予教师人文关怀,教师就会接纳园长本人并内化其办园理念,就会忠诚于幼儿园的核心价值观,并与幼儿园融为一体,视幼儿园为自己的立德、立名、立世之本;就会努力钻研,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保教工作质量。同时,保教质量的提高,幼儿园声望的提升,教师会获得一种成就感、归属感,这将强化他们对园长的认同感和对幼儿园的忠诚度,形成良性循环。
如你对幼儿园园长管理学习感兴趣,可关注公众号小马职考,共同交流!
分享转载只为网友交流学习知识,如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予以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