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伊势物语》(上)

2019-10-17 16:42 作者:拉失德史  | 我要投稿

第一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方始束发加冠之年,因在奈良都春日野附近的乡村中有自家的领地,所以到那地方去打猎。在这乡村里,住着高贵而美貌的姐妹两人。这男子就在墙垣的隙缝中窥看她们。想不到在这个荒凉的乡村里,无依无靠似地住着这么两个美人,他觉得奇妙,心中迷惑不解。就在自己的猎装上割下一片布,在布上写了一首歌,送给这两个女子。此人穿的是信夫郡出产的麻布制的猎装。歌曰:

“谁家姐妹如新绿,

使我春心乱似麻。”

年纪还很轻,而说话全是大人口气。

那两个女子,大概也觉得这样地咏歌是富有趣味的吧。

从前有一首古歌:

“君心何故如麻乱,

我正为君梦想劳。”

上文的歌,是巧妙地运用这古歌的意思吟成的。

    从前的文人,虽然年纪很轻,就会试行即兴地表现风流情怀。


第二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在那时候的奈良郡,当地居民已经迁走;这新的平安郡,家屋还没有建设完整。有一个女子住在这新的西京。这女子的性情和容貌,都比世间一般女子优秀。而且除了容貌美丽之外,另有一种高雅的气品。此人似乎已有情郎,并非至今还独身的。这男子对她有真心的爱,去访问她,谈了种种话。回去之后作何感想呢?他送了她这样一首歌,时在三月初头,正是春雨连绵的日子:

“不眠不坐通宵恋,

春雨连绵整日愁。”


第三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他把一些制鹿尾菜(注)用的海藻送给他所恋慕的女子,附一首歌:

“若教能免相思苦,

枕袖卧薪亦不辞。”

这是二条皇后尚未侍奉清和天皇而还是普通身份的女子时的事。

    注:日语鹿尾菜与枕袖发音相似。


第四话

从前,皇太后住在东京的五条地方。起西边的屋子里住着一个女子。有一个男子,并非早就恋慕这女子的,只因偶然相遇,一见倾心,缠绵日久,终于情深如海了。不意那年正月初十过后,这女子忽然迁往别处去了。向人打听,得悉了她所住的屋子。然而这是宫中,他不能随便前往寻访。这男子就抱着忧愁苦恨之心度送岁月。

翌年正月,梅花盛开之际,这男子想起了去年之事,便去寻访那女子已经迁离了的西边的屋子,站着眺望,坐着凝视,但见环境已经完全变更。他淌着眼泪,在荒寂的屋檐下,横身地面上,直到凉月西沉,回想起去年的恋情,吟成诗歌如下:

“月是去年月,春犹昔日春。

我身虽似旧,不是去年身。”

到了天色微明之时,吞声饮泣地回家去。


第五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他和住在东京的五条地方的一个女子私通。本来是未得父母许可的偷情,所以不能公然地走进门去,而是从乡间孩子们踏破了的泥墙的缺口处爬进去。这地方本来不大有人看见,但次数多了,女子的父母有了风闻,便在这恋爱的通路上每夜派人值班戒备,那男子去访,不能碰到所恋的女子,只得折回。他悲戚地咏这样一首歌:

“但愿墙阴巡守者,

连宵瞌睡到天明。”

那女子闻知了,怨恨父母无情。但是后来,父母大约是可怜他们吧,允许他们会面了。


第六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他和一个决不能公开结婚的女子私通,持续了好多年。这女子也并不嫌恶这男子。因此这男子终于和女子约通,在某一天黑夜里把她偷出来,相偕逃走了。他们沿着一条名叫芥川的河的岸边走去,女的看见路旁的草上处处有露珠闪闪发光,便问男的:“那些是什么东西呢?”然而前途辽远,而且夜已很深,因此男的便没有答话的余裕。

这期间忽然雷声轰响,大雨倾盆。男的看见这地方有一所荒芜了的仓屋,不知道这里面有鬼,把女的隐藏在屋里了,自己拿着弓,背着箭壶,站到门口。他一心希望天快点亮才好。这期间鬼早已把女子一口吞食。那女子大叫一声“啊呀!”然而这声音被雷声掩盖,男的没有听到。

好容易雷声停息,天色渐明。男的向仓屋中一看,不见了他所带来的女子。他捶胸顿足地哭泣,然而毫无办法了。于是他咏诗一首:

“问君何所似,白玉体苗条。

君音如秋露,我欲逐君消。”

说明:这是二条皇后在她的当女御的堂姐(注一)宫中当侍从时的事。这二条皇后气品高尚,容貌美丽,因此有一个人背负了她,逃出宫去。她的哥哥堀河大臣藤原基经及其长子国经大纳言,,那时候身份还低微,这一天进宫去,在途中听见一个女子痛哭的声音,便把她唤回来,一看。原来这女子是他的妹妹,便把她带了回去。前文说有鬼,便是暗指此事。这时候这二条皇后年纪还轻,还是普通人身份(注二)。

注一:“堂妹女御”——藤原良房的女儿明子,是文德天皇的女御,清和天皇的母后。

注二:这物语是想象性的。国史大辞典中说:“在原业平看见原房欲将高子(二十二岁)送入宫中去当清和天皇(十四岁)的后室,欲设法阻拦,便和高子私通,诱她到五条宫来,出奔宫外。基经(良房之养子,高子之兄)等大怒,把业平的发髻剪去,驱逐到东郡。”——原注。


第七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他在京都住不下去了,便迁居到遥远的东国去。道经伊势和尾张之间的海岸时,眺望雪白的波浪,咏歌如下:

“追思往昔哀愁重,

浪去重回羡慕深。”


第八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他认定自身在京都是个无用的人,不想再住下去,便希望到寂寥的东国去找求自己可住的土地,出门旅行去了。他在途中眺望信浓国的浅间岳上升起的烟云,咏歌如下:

“信浓山下青烟起,

远国行人入眼愁。”

原有一两个朋友相偕一同旅行。然而没有一个人能充当赴东国的领路人,前途茫茫地一路行去,信步走到了三河国的一个叫作八桥的地方。

这八桥地方,河水正像蜘蛛的脚一般分流,河上架着八座板桥,因此名为八桥。水边的树荫之下,有一伙人下马坐地,嚼着乏味的干饭。水边有美丽的燕子花迎风招展地开着。其中有一个人看见这花,说道:“我们用和歌来吟咏旅途的心情吧。”他就吟道:

“抛却衣冠与爱侣,

远游孤旅好凄凉。”

于是诸人心中都涌起思念京都的恋情,流下泪来。膝上的干饭被眼泪润湿了。

自此继续旅行,来到了骏河国。

他们向着那有名的宇津山行进。眺望前途,但见此后即将步入的山路上,树木繁茂,天光阴暗,道路渐渐狭小,外加茑萝藤蔓繁生,使人不知不觉地胆怯起来,觉得这真是意想不到的穷途。

此时,对面有一个山中隐士走来,叫道:“你们为什么走到这深山中来?”诸人吃了一惊,仔细看看,这山中隐士原来是在京都是曾相识的。于是写了一封信给片刻不忘的都中的恋人,托这山中隐士设法送去。

信中有歌曰:

“寂寂宇津山下路,

征夫梦也不逢人。”

仰望富士山,在这炎暑的五月中,顶上还盖着白雪。便咏歌曰:

“富士不知时令改,

终年积雪满山头。”

这富士山,如果拿都中的山来比较,其大小足抵得二十个比睿山。形状像个晒盐的沙塚,实甚美观。

再继续旅行,来到武藏野和下总交界处的大河边。大河名叫隅田川。

这男子和人们一起站立在河岸边,回想过去,好容易来到这遥远的地方。正在亲切地共话之时,一个船夫叫道:“喂,情你们快上船吧,天已经黑了呢!”被他一催,大家都上了船。然而大家满怀旅愁,在抛舍了的京都中,毕竟都有难忘的人,因此各人都在心中愁叹。

正在这时候,忽见一只白色的水鸟,在水上游来游去捕鱼,这水鸟全身雪白,只有嘴和脚红色,身体有鹬鸟那么大。在京都看不到这种鸟,因此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是什么鸟。这男子便问船夫,船夫答道:“这就是那个……那个叫作都鸟的呀。”男子便咏诗道:

“都鸟应知都中事,

我家爱侣今如何?”

船里的人听了这首歌,都流下泪来。


第九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流浪到武藏国地方,和当地的一个女子发生了爱情。女子的父亲说要把女儿嫁给别的男子;母亲呢,一心想找求一个品性良好而身份高贵的女婿。这是因为:父亲本是普普通通的人,而母亲则是当时有名的藤原氏血统的女子。因此之故,母亲希望把这个上品的从京都流浪来的男子招为女婿。她就写了这样一首诗歌,送给未来的女婿。这人家居住的地方,叫做入间郡吉野里:

“吉野田中雁,忠诚一片心。

也知怜上客,翘首向君鸣。”

于是未来的女婿答诗道:

“吉野忠诚雁,声声向我鸣。

我心非木石,永远不忘情。”

这男子来到这遥远的乡村里,也不断地逢到这种风流事。


第十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旅行到了东国地方,旅途中吟一首诗,寄给京都的朋友,诗曰:

“虽隔云程路,两情永不忘。

愿如天际月,常出自东方。”

第十一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他偷偷地把人家的一个女儿诱拐出来,带着她逃到了武藏野。这男子不能说是真正的盗贼,然而这毕竟是盗贼的行为,因此当地的巡逻者把他抓住了。这男子是在把女子隐藏到草丛中以后自己逃出来才被抓住的。有几个人不知道男子已被抓住,继续到路上来寻找。他们说:“这原野中一定有盗贼躲着。”想把草丛烧着,以便赶他出来。隐在草中的女子听到了,唱出一首诗歌:

“今朝请勿烧枯草,

我与情郎伏草中。”

人们听见了歌声,便把女子抓住,和以前抓住的男子一并拉了回去。


第十二话

从前有一个流浪到武藏野尽头的男子,写一封信给他从前亲近的一个京都女子,信中写道:“明言难为情,不言不放心。我好苦闷也。”下面署名只是“独身的镫”数字。此后便音信全无了。那京都女子咏了这样一首诗寄给他:

“既将心相许,此外复何求?

无信心悲戚,有书亦惹愁。”

男子看了这诗,觉得痛苦不堪,便咏了如下的诗:

“有信君多语,无书我如仇。

人生当此际,一死便干休。”


第十三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无端地流浪到遥远的陆奥国地方。这地方有一个女子,大概他认为京都的男子是可贵的吧,一直对他表示恋慕的态度,咏诗曰:

“切莫殉情死,应同蝶舞双。

平生欢聚处,无限好风光。”

这女子不但人品粗俗,连所咏的诗歌也乡气。但这男子大概是可怜她吧,竟来到她家里,和她同衾共枕了。天还没有亮,男子就起身要回去。女子便咏惜别的诗:

“恶鸡啼夜半,催走我情郎。

待到天明后,定将水桶装。”

但这男子不管它,过了若干时,终于回京都去了。临行时写一首诗送给女子:

“青松生草野,不解化人声。

安得同车去,相将赴上京?”

但那女子不懂得诗的意义,高兴得很,常常对人说:“他在想念我。”


第十四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来到奥州,和一个毫不足取的人家的女儿私通了。说也奇怪,这女子完全不像一个乡下姑娘,似乎是有来历的。他就咏诗道:

“何当潜入君心里,

窥见灵台底奥深。”

那女子觉得这男子的人品和诗歌都无限优美。然而此身住在这毫不足道的野蛮地方,无可奈何,谦抑为怀,不敢和诗。


第十五话

从前有一个叫做纪有常的人,曾经侍奉三代天皇,享受过荣华的日子。但到了晚年,随着时势的推移和权力的变迁,渐渐不遇,零落到了比普通宫廷人员还不如的地位。他的人品优美高尚,爱好风雅,不同凡俗。虽然生活贫困,还是怀着从前荣华时代的心情,不懂得处世之道。因此,和他常年相伴的妻子对他的爱情淡薄起来,终于出家为尼,移居到以前就当尼姑的姐姐那里去了。

这女人的性格如此。所以有常和她表面上虽然至今不曾真心地和睦相处,然而到了她要出家的时候,回想起常年的往昔,不免发生哀愁之感。他想有所表示,但因贫乏,饯别也办不到。考虑的结果,写了一封信给近来亲近的朋友,信中写道:“因此之故,我妻终于出家了。我连表示一点心迹也办不到,就此送她出去,不胜遗憾之至。”末了附一首歌:

“结发共处情长久,

屈指于今四十春。”

朋友看了这封信,觉得可怜,便给他送去许多衣服和被褥,附诗歌一首如下:

“共处长年过四十,

夫人几度感君情?”

有常大喜,咏诗道:

“羽衣应是君家物,

下赐荆妻不敢当。”

他以不胜感激之情,又加咏一首:

“秋来霜露浓如许,

感激涕零袖不干。”


第十六话

有一个长久不曾来访的人,在樱花盛开的时候来看花了。附近人家的女主人咏一首歌送给他:

“樱花自昔易消散,

今朝留待偶来人。”

这来客回答她一首歌道:

“今朝过后飘香雪,

不会消融定是花。”


第十七话

从前有一个心情有些浮躁的女人,她家附近住着一个男子。这女子设想那男子是好色而善于吟诗的,想试试他的风情看。便折取一枝稍稍开过了的菊花送给他,添附一首歌道:

“白菊原来同白雪,

如今衰退泛红晕。”

这客人和她一首歌道:

“白菊泛红如蒙雪,

折花人袖正如花。”


第十八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此人和在宫中任职的某贵妇人家的一个侍女相亲爱。但不久两个人就分别了。然而同在一个地方当差,所以女的每天看到这男子。可是这男子竟莫知莫觉,似乎不知道那女子是在这里的。女子便咏一首歌送给他:

“可怜疏隔云天远,

注目遥看欲语难。”

男子和她一首道:

“去来倏如行云过,

只为山中有暴雨。”

这是表示怀恨。因为这女子原是一个风骚女子,有着许多情郎。


第十九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看见一个住在大和国里的女子,寄予相思,互相订交,成了夫妇。在同居期间,男的因为是在宫中供职的,不能常住在此,便别却这女子,回京都去了。时在暮春三月,此人在归途中看见柔嫩的枫树叶红而美,便折取一枝,添附在一首歌上,从途中托人送给这大和的女子,歌曰:

“为汝一枝亲手折,

春红凄艳似秋枫。”

此人回到了京都,这女子派使者送他一首和歌:

“何时移变成秋色?

料想君家无有春。”


第二十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两人情投意合,世无伦比,一向毫无浮薄之心。但不知怎的,为了秋毫之末似的一点儿感情冲突,那女子感到夫妇生活的痛苦,决心脱离家庭。她临行时在室中某处题了这样的一首歌:

“出走人言心轻率,

闺房隐事有谁知?”

然后出走了。那男子看到了她遗留着的歌,怪她为什么要这样,左思右想,无论如何也想不出其理由来。他啼啼哭哭地走到门口,向这边望望,向那边望望,不知道应当到哪里去找她。没有办法,只得回到屋里,咏了这样一首歌,沉入深思中了:

“相望相思空自苦,

莫非怪我早离心?”

接着又咏一首歌道:

“离家是否还思我?

面影长留我眼前。”

此后这女子一直不回家来。但日久以后,大约是忍不住了吧,咏了这样一首歌托人送来:

“久别终当思旧梦,

莫叫忘草植君心。”

那男子就回答她一首歌:

“闻道卿心栽忘草,

浑忘旧怨我心安。”

不久这女子就回来,夫妇之间的感情比以前更加深切了。但那男子咏歌道:

“恐君又将遗忘我,

比昔离居更可悲。”

那女子回答他一首歌,诉说她的苦心。歌曰:

“我欲投身云海外,

销声灭迹免君疑。”

不久,两人各自另外找到了配偶,又疏远了。

第二十一话

从前有一个女子,并无什么缘故,和男子断绝了关系。然而还是不能忘情,咏一首歌曰:

“人虽可恨终难忘,

一半恩情一半仇。”

她把这首歌折好,放到家里。继而又想:不知男的有否看到这歌,我原是想惩戒他一下的,便再咏一首诗曰:

“不作巫山会,神交自怡悦。

犹如岛旁水,既分终当合。”

这天晚上她就回家去,和男的同衾共枕了。寝后两人交谈过去未来之事,直到天明。男的诚恳地咏一首诗:

“但愿秋宵永,千宵并一宵。

八千宵共度,别恨始全消。”

女的回答他一首歌:

“纵使千宵成一夜,

谈情未了晓鸡鸣。”

男的觉得这女子比以前更加可爱了,便继续和她做夫妻。


第二十二话

从前,有一个在农村耕作度日的人,家里有一个男孩。这男孩和邻家一个女孩为游钓伴侣,常在井户旁边一起玩耍。但是随着年龄的长大,男的和女的逐渐疏远,相见时都觉得难为情了。然而男的决心要娶这女子,女的也倾心于这男子,父母们向他们提出别的亲事,他们听也不要听。

有一天,男的咏了这样一首诗送给女的:

“当年同汲井,身似井栏高。

久不与君会,井栏及我腰。”

女的和他一首诗道:

“当年初覆额,今日过肩身。

此发倩谁结,除君无别人。”

后来两人终于如意称心地结婚了。

过了若干年月,女子的父母都死了,生计渐渐困难。女的无可如何。男的以为既然身为男子,不能和女的一起度送清苦的生活,便到各处去经商。这期间他在河内国得高安里地方结识了第二个恋人。

虽然如此,本来的妻子对他并不表示怨恨之色,每次总是热心地替他准备行装,送他出门。于是男的起了疑心:莫非这女子有了外遇,所以巴不得我出门?有一天,他装作赴河内去,却躲在庭中的树荫里窥探情况。但见这女子浓妆艳饰,愁容满面地站在门口向外眺望,吟唱这样的诗句:

“立田山下终朝寂,

暗夜夫君独自行。”

男的听到了这样的诗句,觉得这女子无限地可怜,此后极少到河内去了。

有一次,他又到河内高安里那女子的家里,但见她不像从前那样装扮得齐齐整整,而且没精打采地把头发胡乱卷起,拉长了面孔,变成一个令人讨厌的女子,正在自己拿着勺子把饭盛进碗里去。男子看到了这模样,觉得无聊之极,此后不再到她那里去了。

于是这高安里的女子向大和方面遥望,吟诗曰:

“欲向生驹山,遥望大和国。

山雨带云来,勿隐山形迹。”

她唉声叹气地等待,希望这大和男子会再来。她满心欢喜地等待,但每次都是空欢喜。于是又吟诗曰:

“夜夜望君来,不见君形影。

徒怀空欢喜,恋恋待日暝。”

男的终于不再来访了。


第二十三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住在偏僻的乡间。男的说要到京都去入宫供职,向女的依依不舍地告别,出门去了。一去三年,音信全无。女的等得十分厌烦。这时候有一个人亲切地来慰问她。这女子被他的诚意所感动,便同他订约:“那么今晚我们相会吧。”但是这天晚上,前夫突然回来了。他敲门,叫道:“把门儿开开!”但女的不开门,咏了一首歌塞出去给他:

“坐待三年音信杳,

而今另抱琵琶眠。”

男的回答她一首诗曰:

“弓有各种弓,人有各种人。

请君爱此人,似昔我爱君。”

他想走了,女的回答他一首歌曰:

“不管他人容我否,

我心自昔只依君。”

但男的径自回去了。女的满怀悲恸去追他,但追不着,在清水流着的地方跌倒了。她就咬破手指,用血在那里的岩石上写一首诗道:

“不解余心素,离家岁月迁。

留君君不住,我欲死君前。”

这女子就在那地方徒然地死去了。


第二十四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恋慕一个女子。这女子不愿意和他同居,但并不坚决谢绝,却用言语举动来暗示。男的便送她一首诗曰:

“秋晨行竹菽,两袖露滂沱。

不及孤眠夜,衣襟热泪多。”

这风流女子回答他一首诗曰:

“我身非俗物,君岂不知情。

夜夜空来往,怜君太苦辛。”


第二十五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恋慕一个住在五条地方的女子,然而终于不能到手。他的朋友同情他,来安慰他说:“听说你终于不能得到那个女子,我很同情你呢。”

这男子咏一首诗来回答这朋友,诗曰:

“不料君相慰,感恩涕泪流。

流多如海岸,潮涌大唐舟。”


第二十六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到一个女子家里只宿一夜,不再去了。女子的母亲非常愤怒,等女儿早上起来盥洗的时候,走过去拿起她盖在脸盘上的竹席子,把它丢掉了。女儿哭起来,她无一种看见哭泣着的自己的面貌反映在水盘里,就咏一首诗:

“唯我多愁思,人间无等伦。

岂知清水下,更有一愁人。”

那个不再来的男子听到这首诗,和他一首道:

“青蛙无友谊,也解共同鸣。

照影盆中者,多半是我身。”


第二十七话

从前有一个女子,厌恶她的男子,出家而去。男的无可奈何,咏了这样一首歌:

“山盟海誓应犹在,

何故相逢似此难?”


第二十八话

从前,皇太子的母后的宫女(注一)在樱花贺宴上招待许多官人的时候,有一个近卫府的官人(注二)咏了这样一首诗:

“年年花共赏,常恨太匆匆。

今岁看花日,此情特别浓。”

注一:皇太子的母后的宫女,乃暗指清和天皇的宫女,即二条的皇后高子。——原注

注二:近卫府的官人,近卫是宫中的武官。乃暗指在原业平。——原注


第二十九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咏了这样一首歌,送给他偶然遇见过一次的女子:

“相见匆匆如短梦,

君心虽苦似长绳。”


第三十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在宫中,经过一个身份相当高的宫女的房间门口时,听见这宫女在说话:

“好吧,忘记了我而专门向别人通情的男子,不久就要像草叶一般枯死在霜露之下,我也只得冷遇他了。”

她大约是有所怨恨而说这话的。这男子听见了这话,即刻咏诗曰:

“我身无罪愆,谴责太无情。

不久君被弃,心头忘草生。”

这宫女听见了这首诗,觉得可憎。

第三十一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曾经和一个女子亲切地立下盟誓,但是隔绝了好几年。他咏一首诗曰:

“旧日恩情重,往来密如梭。

安能今返昔,欢叙似当初。”

那女子大约没有发生什么感情吧,连答诗都没有给他。


第三十二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和住在摄津国菟原郡的一个女子通情,着女子察知这男子正在考虑,今后倘回京都去,大概不会再到这地方来,她就怨恨这男子无情。男的咏了这样一首诗送给她:

“可恨情难忘,思君多苦辛。

形同石矶岸,芦密满潮生。”

女的回答他一首歌道:

“君心深似江湾水,

舟楫如何测得来?”

一个乡下女子咏这样的歌,是好的呢,还是坏的呢?总之是无可非难的吧。


第三十三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咏了这样一首诗,送给一个无情的女子,诗曰:

“欲说无由说,不言心更焦。

此时情绪恶,愁叹到深宵。”

这是真正难于忍受而咏的诗吧。


第三十四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由于漫不经心,和一个所欢的女子断绝了往来,咏了这样一首诗送给她:

“巧结系明玉,虽宽永不松。

犹如君与我,别后必重逢。”


第三十五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长久不去访问所欢的女子了。这女子怀恨在心,推想他如此疏远,大概是已经忘记我了吧。那男子就咏了这样一首诗送给她:

“蔓草生幽谷,连绵上顶峰。

两情长好合,应与此相同。”


第三十六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和一个多情女子相亲爱。他看见这女子如此风骚,颇有些儿不放心,便咏了这样一首诗送给她:

“君如牵牛花,未晚即变色。

匆为外来人,漫解裙带结。”

那女子回答他一首诗道:

“共绾合欢带,同心结已成。

除非君欲解,不把带轻分。”


第三十七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因为他所亲爱的朋友纪有常到别处去,久不归来,便咏了这样一首诗送给他:

“久待无消息,翘盼多苦心。

世人谈恋爱,恐是此心情?”

纪有常回答他一首诗如下:

“平生无恋爱,不解此中情。

不料君相问,安能指教君?”


第三十八话

从前有一位西院天皇,他的皇女名叫崇子。

这皇女死了。举行葬仪的晚上,住在宫邸附近的一个男子,想看看送葬的仪式,搭在一辆女车中出发了。

等候了很长的时间,灵柩的车子还不出来。这男子只是表示了哀悼之意,不想参观了,便准备回去。这时候,天下有名的滑稽家源至也来参观。他看见这边的车子是女车,便走近去,说些调笑的话。源至最爱看女人,便拿些萤火虫投进女车中去。

车中的女子想:“萤火的光,照不见我们的姿态吧。”想把萤火虫赶出去。这时候同乘的那个男子就咏一首诗送给源至,诗曰:

“柩车深夜出,断送妙龄人。

可叹灯油尽,愁闻哀哭声。”

源至回答他一首诗曰:

“柩车行渐远,忍听哭号啕。

不信芳魂游,也同灯火消。”

作为天下第一的滑稽家的诗歌,未免太平凡了吧。


第三十九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爱上了他母亲使唤着的一个姑娘,一个相貌不很难看的少女。但他的母亲是一个精明的人,耽心着长此下去,两人互相思慕,也许会变成不能分离的关系,便想着把这少女遣送到别处去。她心中虽然这样想,但是暂时不动,看看样子再说。

这男子原是个孝顺儿子,没有反对父母的勇气,不能阻止母亲的行事。那少女是卑贱的仆役身份,当然没有抗拒主人命令的力量。在这期间,两人的相思愈加深切起来。于是母亲连忙驱逐这少女。那男子流着血泪叹息,没有办法挽留她。不久这少女被人带出门去了。她咏了一首歌,托送她的人带回来给那男子:

“欲知送我行何处,

淼淼泪川无尽时。”

男的看了,哭哭啼啼地咏一首歌道:

“昔时相恋无穷苦,

今日分离苦更多。”

咏罢之后便断气了。母亲看到了,非常吃惊。她平日看这儿子不起,常常喋喋不休地骂他。想不到竟闹出这样的事情来。但儿子确已断气,母亲慌张不堪,连忙求神拜佛。结果是当天傍晚断气,到了次日黄昏戌时才苏醒过来。

从前的青年,如此拚着性命热衷于恋爱。当世年长的人,也不能有这样纯洁的至情。


第四十话

从前有姐妹两人,一人的丈夫身份低微而家道贫困;另一人则嫁了一个身份高贵而财产丰厚的丈夫。丈夫身份低微的那个女子,于十二月三十日,为了丈夫没有新年穿的新衣,无可奈何,只得把旧的外衣亲自浆洗。她原是很小心的,但因不惯于做这种苦工,浆的时候把这外衣的肩头弄破了。这女子毫无办法,只有哭泣。那个身份高贵的男子闻知此事,非常可怜她,立刻找出一件漂亮的外衣来,送给这女子,附一首歌曰:

“一样紫丹皆可爱,

一家姐妹本同根。”

古歌有云:“紫丹开遍武藏野,一枝可爱万枝娇。”她那首诗想必是根据这古歌而作的。

第四十一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他明知某女子性情风骚,却和她相亲爱。但这女子也自有其长处,并不十分令人讨厌,所以这男子始终和她通情。然而因为这女子生性如此,所以他还是很不放心。但已经结了不解之缘,总是每晚去访。后来有两三天,因有事故,不曾去访,便咏了这样一首诗送给这女子:

“君家常出入,足迹宛然留。

不悉分携后,有人重踏否。”

他因为怀疑这女子的心,所以咏了这样的诗送她。


第四十二话

从前有一位亲王,叫做贺阳亲王。这亲王可怜那些当差的女子,对待她们非常和蔼。因为如此,自然有许多优秀的侍女来服侍他了。其中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妙龄女子。男人们当然不能无动于衷。有一个最早和她通情的男子,以为这女子只有他一个情人,岂知并不如此,另有一个男子,在很久以前早已和她发生亲密的关系了。这男子闻知此事,写了一封异常痛恨的信给她,并在信中画一只杜鹃,附一首歌道:

“杜鹃处处娇声啭,

可爱时多恨亦多。”

那女子欲安慰这男子,回答他这样一首歌:

“徒有娇声非取媚,

请君勿怨我多啼。”

这时候正好是杜鹃啼彻的五月中。男的便也回答她一首歌道:

“但得我乡声不绝,

飞鸣处处也无妨。”


第四十三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他替一个将赴外地任职的人置酒饯别,把这人请到他家里来。因为两人是知己朋友,所以叫他的妻子也入座劝酒。并且送朋友一套女装衣服。此时主人咏一首诗,写在纸上,结在送朋友的衣服的腰带上。诗曰:

“此日君当去,解袍为饯行。

祝君风帆顺,愿我也安宁。”


第四十四话

从前有一个富裕人家的女子,是在父母的宠爱之下成长起来的。她爱慕一个男子,想把心事告诉父母,但是不便开口。这女的终于生病了。到了濒死的时候,她才把如何恋慕的情况告诉了乳母等人。父母听到了,流着眼泪,派人去通知那个男子。然而这女子终于死了。于是男的立刻来到女子家里,无可奈何,只有替这女子服丧。

这正是六月底盛暑的时候。晚间演奏管弦乐,以慰女子的亡魂。夜深之后,凉风渐渐吹来。许多萤火虫乘着夜风在高空中飞行。那男子躺在席上眺望流萤,咏这样一首诗:

“流萤云际去,传我告仙姬:

夜界秋风爽,芳魂请早归。”

接着又咏一首诗:

“夏日长难暮,荒居整日愁。

无端悲思涌,蹙损两眉头。”


第四十五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和一个朋友非常亲爱,互相怀念,一刻也不能忘记。但这朋友要到远方去旅行了,这男子无法挽留他,只得和他道别。过了若干时候,朋友从旅途中寄一封信来,信中说道:

“不知不觉之间,相别已历多时。足下能无相忘乎?思慕之情难堪,真乃可怜之至。原来人之性情,不论交谊何等深厚,阔别多年,势必两相遗忘也。”

这信中有怀恨之意。那男子便回答他一首歌:

“分携虽久无时忘,

面影长留我眼前。”


第四十六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恋慕一个女子,希望和她相会。但那女子一向闻知这男子常常变心,所以每次都给他冷淡的回信。后来她咏了这样一首歌给他:

“闻道君家多粉黛,

钟情到我我无情。”

那男子回答她一首歌道:

“粉黛虽多皆草草,

终当归结到君身。”


第四十七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办了酒席替一个朋友饯行。但这朋友迟迟不来。他咏了这样一首诗:

“盼待心焦灼,今朝我始知。

从兹访女友,一定不延迟。”


第四十八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看见自己的妹妹正在弹琴,容貌非常美丽,便咏诗曰:

“柔嫩如春草,青青太可怜。

它年辞绣阁,知傍阿谁边?”

妹妹回答他一首诗道:

“将我比春草,斯言太不伦。

阿兄真可笑,信口作评论。”


第四十九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他所认识的一个女子怨恨他,说他浮薄。他也怨恨那个女子,说她自己才是浮薄,送她一首歌道:

“浮薄女郎如有信,

百枚鸡卵可堆高。”

那女子回答他一首诗道:

“朝露虽消散,尚余几滴存。

茫茫浮世上,哪有万全人?”

男的又送她一首歌道:

“荡妇心情如可靠,

樱花经岁不零凋。”

女的再回答他一首诗道:

“若遇无情者,殷勤白费心。

犹如流水面,挥笔写文书。”

这男女两人互相计较浮薄,各不相让。所咏的想必是偷情赴约期间的心情吧。

第五十话

从前有一个人在庭院里的树木丛中种菊花。有一个男子为他咏一首诗:

“黄菊殷勤植,无秋不发花。

花虽易散落,根底永含葩。”


第五十一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他的一个亲爱的朋友,于五月五日端午节上,送他一些用菖蒲叶包成的粽子。他回敬他一只雉鸡,附一首歌道:

“君采菖蒲行沼地,

我为猎雉走荒郊。”


第五十二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想和一个女子相会,总难成功,后来好容易成功了。两人罄谈胸中的积愫,直到报晓的鸡叫了。这男子便咏一首诗:

“何故鸡早鸣,残灯尚未消。

情长谈不了,还道是深宵。”


第五十三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咏一首诗送与一个无情的女子,诗曰:

“现世无由见,除非梦里逢。

醒来襟袖湿,疑是露华浓。”


第五十四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日来恋慕一个女子,但终于不能到手。他就咏这样的一首诗:

“芳情不属我,我已早灰心。

忽忆温柔语,希望一线存。”


第五十五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恋慕一个女子,睡着也想她,起来也想她,终于不能忍受,咏这样一首歌:

“我袖虽非秋草菽,

泪珠如露湿通宵。”


第五十六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恋慕一个身份高贵的女子,秘密不敢告人。但无论如何难于接近她。他就咏一首诗,托人送给这女子。诗曰:

“片面相思久,心中隐痛深。

如虫宿水藻,俺里自丧生。”


第五十七话

从前有一个不结人缘而好色的男子,在山城国乙训郡的旧都长冈地方,盖几间屋子居住着。他的旧邻,是某贵妇人之家,家中有十几个侍女。这是农村地方,有一天这男子吩咐仆人们到田间去割稻,对他们作种种指示。那些侍女看见了,故意和他开玩笑,嘲笑他道:“看呀,这个好色专家在干这种事情呢!”便成群地闯进他家里。这男子狼狈起来,逃进里面的房间里去了。其中有一个侍女咏一首歌来嘲笑他,歌曰:

“百年老屋荒凉极,

人影全无死气沉。”

于是大家在他家里坐下来。

那男子从里面房间里回答她一首歌道:

“蓬门败壁荒凉极,

鬼怪成群闯进来。”

侍女门对他说道:“来,请你走出来。我们帮你拾落穗去。”那男子回答她们一首歌道:

“见说饥人欲拾穗,

我当相助赴田边。”


第五十八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不知怎的厌恶都市生活,想从京都移居到东山去,咏了这样一首诗:

“久厌京尘扰,今朝赴远方。

隐身山泽里,何处有云房?”

在这时候,这男子不知考虑什么重大心事,忽然差点断气了。旁人连忙在他额上浇些冷水,悉心看护,好容易把他救活。他就咏一首诗:

“醍醐灌我顶,额上露珠凝。

莫是天河畔,仙槎杼水淋。”

他终于没有死。


第五十九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因为在宫中任职,事务繁忙,自然和他的妻子疏远了。另有一个男子对他的妻子说:“我是真心爱你的。”她就跟着他逃到远方去了。

后来,这男子当了天皇的敕使,到宇佐八幡宫去。闻知这女子已经当了接待敕使的吏目的妻子。这男子便对那吏目说:“我要请你家夫人来行酒,否则我便不饮。”那后夫无可奈何,只得叫他妻子捧了杯子到席上来侍酒。

这男子拿出酒肴中的一只桔子来,咏一首诗道:

“五月桔柑熟,闻香暗断肠。

当年红袖小,也有此浓香。”

那女子听了这诗,深悔当时愚昧无知,轻易出走,又深感此行可耻,就入山当尼姑去了。

第六十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到筑紫国去了,就住在那里了。

有一个女子在门帘里对另一个女子说:“此人是京中的色情家,又是有名的滑稽家呢。”这男子听见了,咏一首诗道:

“此地河名染,渡河必染身。

我今来此地,染作色情人。”

那女子回答他一首诗道:

“河水虽名染,染衣不染心。

君心原已染,莫怪染河深。”


第六十一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为了宫中事务繁忙,长久不去访晤他所通情的女子。这女子想必是不很贤惠的,被一个毫不足道的人几句话所诱惑,逃到乡下去,屈身当了他乡人家的仆役。

有一次,这男子偶然到这乡下人家去借宿,这女子便到故夫面前来照顾生活。此时这女子的身份降低了,像一般女佣那样用绢帕包着长长的头发。穿着一件织出远山景色的青步长袄,完全是女仆打扮。

到了夜里,这男子对主人说:“日间到这里来过的那个女人,请你叫她到这里来。”主人遵命,叫这女人出来。男子问她:“你还记得我么?”便咏一首歌道:

“樱花香色今何在?

剩有空枝向晚风。”

这女子觉得可耻,话也回答不出。男的问她:“为什么不回答我呢?”女子只是说:“泪水涌出,眼睛也看不见,话也……”男的又咏一首歌:

“厌弃故人逃远国,

虽经年月恨长存。”

便解下身上的衣服来送给她。女的不受,就此逃走了。逃到什么地方,不得而知。


第六十二话

从前有一个年级虽大而性情还是风骚的女子,她希望同一个以多情出名的男子相会,然而无法说出来。因此有一次她捏造出一种无稽的梦话,叫她的三个儿子到身边,讲给他们听。老大和老二回答她一些不好听的话。老三听了这梦,答道:“这一定是即将会见美男子的前兆。”老婆子听了这话非常高兴。

老三心中想:别的男子不足取,如果可能的话,叫她和在原中将业平相会吧。恰巧中将出来打猎,老三在路上碰到了他,便拉住他的马头,向他请求,说有这样的一个愿望。中将可怜这个老女,这天晚上便到她那里去住宿。

然而此后这老女天天等候,中将竟不再来了。老女便走到中将家门前,从垣间向内窥探。中将看见,咏一首诗道:

“百年如一岁,鹤发可怜生。

向我垂青眼,莫非有恋情?”

他立刻在马上加鞍,表示即将出门的样子。老女以为他要来访了,慌慌张张地走回家去,被田间的荆棘和枳壳刺伤身体也顾不得了,茫茫然地走回家里,非常疲劳,躺倒在席上了。

中将就像老女刚才所做的一样,站在垣外窥探,但见这老女等得心焦,唉声叹气,思量只得睡觉了,却咏一首诗道:

“席上铺衣袖,曲肱当枕茵。

恋人难再会,今夜守孤衾。”

中将听了这诗,觉得可怜,这天晚上便又在这老女家和她同衾。

人世常态,男女之间总要仔细考虑对方的老少美丑。厌恶老丑的人也很多。这在原中将却不讲究这种差别,可见他是一个心情欢畅的人。


第六十三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两人互有情书往来,然而不曾约期相会,密诉衷情。男的满怀怨恨,不管女的情况如何,咏一首诗送给她:

“轻身如有术,愿化作清风。

吹入湘帘隙,向君诉苦衷。”

女的回答他一首诗道:

“纵使清风细,虚空触手难。

除非经许可,不得入湘帘。”

两人的交往止于如此。


第六十四话

从前,某天皇时代,有一个女子,是恩宠深厚的侍女,天皇特许她穿禁色的衣服(注)。这女子是天皇母亲的堂妹。有一个在殿上供职的男子,自称姓在原的,年纪还轻,和这女子相识。因为他是个少年人,所以应许他在殿上妇女所住的房间里出入。有一次他来到这女子所住的房间里,和她相对而坐。这女子很狼狈,对他说道:“这成什么样子呢!你这种行为,不是要彼此身败名裂么?”那男子咏一首诗道:

“莫得同欢会,相思苦不禁。

但能常相见,万死也甘心。”

他更无一点退避的样子,这女子就走出殿上的房间,回到自己卧室里去了。

殿上的房间,他尚且不怕,何况卧室里,他更加无所顾忌,被人看见也不管,来得更勤了。这女子无计可施,就回到娘家去了。

这男子想道:“不怕,这样反而方便。”便更加频繁地访问女子的家乡。外人闻知此事,都笑道:“世间果有这样恬不知耻的男子。”

这男子来到女子的家乡,住了一晚,次日一早回到殿中,不让早上打扫殿宇的执事人等看见,迅速地脱下自己的鞋子,一直丢进里面,表示他昨晚在此值宿,现在上殿来了。

他每天扮演这样的丑剧,却私下考虑:不久事情暴露,恐怕自己和那个女子都要被视为无用之物而受免官处分,终于身败名裂吧。他便向神佛祈求:“如何是好呢?请佛菩萨消除我这热狂的心情吧!”然而心情更加热狂起来,竟会无缘无故地涌起恋爱之情。

于是请几个阴阳师和神巫来,叫他们举行祓禊,求神明消除他的恋情。准备了祓禊需用的种种物品,来到加茂川上。岂知在祓禊中,痛苦反而更加增长,恋情比以前更加狂热了。他就咏一首诗:

“求神怜悯我,剜我色情肠。

却被神明误,色情反更强。”

便收拾回家去了。

此时的天皇,荣姿端丽,每天早上修行,热心念佛,声音庄严清彻。那女子听到了这声音,私下痛哭。心念如此尊严的君王,她自己不能悉心侍奉,恐是前世做孽之故吧。受了那个少年的诱惑,行将身败名裂了。

这期间,天皇听到了这件事。这是应该处重刑的,但特地从宽,把那男子流放到附近地方。那女子的堂姐,命令她从宫中退出,把她禁闭在自己殿宇内的库房中,以示惩诫。这个位恋爱而消瘦了的女子,哭哭啼啼地咏一首诗:

“小虫藏藻里,被刈自丧生。

今我亦如此,责己不尤人。”

她在禁闭中每天只是哭泣。

那男子还是忘不了她,每天晚上从流放地点偷偷地混进来,到那女子禁闭的屋子旁边,专心一意地吹笛,并用优美的声音歌唱悲哀的歌曲。女子闭居在库房里,听到这声音,知道是那个人,但是现在不能和他见面了。她不敢出声唱歌,只是在心中默念一首诗:

“知汝关心我,坎坷多苦辛。

我身遭禁闭,半死半生存。”

那男子不得和女子相会,只得每夜到这里来,歌唱这样的诗:

“去也徒然去,归时空手归。

只因贪接近,来往百千回。”

注:从前的皇宫中,有几种颜色的衣服,只准天皇及皇族等穿着,臣下不得服用,即深紫、深红、暗红等,名曰禁色。


第六十五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因为在摄津国地方有自己的领地,所以和弟兄及朋友们一起到摄津附近的难波地方去游玩。他看见洲渚近旁有许多船舶来来往往,便咏诗道:

“今朝来海岸,放眼看舟行。

各浦千帆走,形同厌世人。”

同行诸人听了这首诗都很感动,不能再咏别的诗歌,就此回家去了。


第六十六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为了想散心,约了几个相好的朋友,于二月中来到和泉国游玩。在途中眺望河内国的生驹山,但见峰峦忽隐忽现,白云来去变化,一刻也不停顿。早晨是阴天,过午就放晴。仔细一看,春雪还积压在树梢,皑皑发白。看了这景色,同行诸人中只有一个人咏诗:

“山中花上雪,二月未消融。

恐被游人见,白云日日封。”


第六十七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约了朋友到和泉国去旅行。途经摄津国、住吉乡、住吉浜等地方,看见风景实在美丽,便下马步行,以便仔细欣赏。同行中有一人说:“请你为这美丽的住吉浜咏一首诗吧。”他就咏道:

“燕叫黄花发,秋天景色优。

此浜名住吉,春日也宜留。”

别人听了这首秀美的诗都很感动,谁也不再咏诗了。


第六十八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当了狩猎的敕使,来到伊势国地方。那时候有一位皇女在伊势神社中修行,她的母亲暗中关照她说:“你必须比对待一般敕使更加热诚地招待他。”因此这修行的皇女特别亲切地对待他。

皇女早晨准备让这敕使出门去打猎,男子利用这时机,向这修行的皇女求爱,终于订了盟约。两人欢聚的第二日之夜,男的对女的说:“我无论如何也要和你相聚。”女的虽然知道此身应该谨慎,但也不能坚决地拒绝他。

然而皇女修行的殿宇内,往来人目众多,两人终于不能相会了。只因这男子是敕使中的主要人物,所以他的寝室离内殿不远,自然和女人的闺房相近。因此女的等到四周的人寝静之后,约于夜半子时光景,悄悄地走进男子的房间里。这时候男子为了相思,不能成寐,开着们躺在席上,向门外眺望。但见朦胧的月光中,有人影出现。仔细一看,一个小孩站着,那女的就站在小孩后面。男的喜出望外,就引导她到自己的房间里来,从夜半十二时到三时左右,两人共寝。这期间不曾谈得一句话,女的就回去了。男的悲叹欢会太短,依旧不能成寐。

第二日晚上,男的一早就焦灼地等候她。然而这边不能派使者去催,只得眼巴巴地等着。到了天色将晓的时候,女的派昨天那个小孩送信来了。拆开一看,并无书信,只有一首歌:

“君来我去难分辨,

梦耶真耶不可知。”

难的看了,非常悲伤,哭哭啼啼地咏一首答歌:

“暗夜不分真或梦,

来宵重叙始能知。”

交给这小孩带回去,自己就出门去打猎了。

他身在田野中来来去去打猎,却心不在焉,只盼望今宵人静过后早得欢会。可是真不凑巧:伊势的太守,兼任斋宫寮头目的人,闻知狩猎的敕使驾临,举行通宵的宴会来招待他。他不但不得欢会,又因为敕使有预定的日程,次日非出发赴尾张国不可。于是男女两人都偷偷地悲叹流泪,不能再得欢会了。

天色渐明,男的正在准备出发的时候,女的派人送一只饯别的酒杯来,酒杯上写着一首歌的前一句:

“缘浅如溪能徒涉,”

男的连忙拿起松明烧剩的炭末,在酒杯内侧续写后一句:

   “超山渡海约重来。”

不久天色大明,男的就走出国境,向尾张国去了。


第六十九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完成了狩猎敕使的任务而归去的时候,在伊势的大淀地方的渡口泊宿一宵。在此修行的皇女派几个使者来招待他,其中有以前相识的那个小孩。他就托这个小孩带回一首诗:

“渔翁刈海藻,此藻名‘相见’。

我思见伊人,欲请君指点。”


第七十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当了天皇的敕时,到伊势参谒到此来修行的皇女。有一个在皇女处当差的女子,经常爱讲色情话的,偷偷地写了一首歌送给这敕使,歌曰:

“痴心欲看花都客,

神圣斋宫跳得过。”

那男的回答她一首道:

“男女相逢神不禁,

多情倩女早来临。”


《伊势物语》(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