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高一期中考-选择题篇】高中生物第一次期中考来了怎么办?不慌!| 全国名校真

喵喵 | 助力高一期中考-选择题篇

2022 秋•临渭区校级期中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菌有核糖体,无叶绿体
B. 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
C. 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水绵是真核的植物细胞】
D. 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2022 秋•思明区校级期中
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如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氧气越少,血红蛋白越多,需要更多的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022 秋•秦安县校级期中
细胞学说揭示了
A.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 细胞为什么能产生新细胞
D. 认识细胞经历了曲折过程
2022 秋•思明区校级期中
现有两个临时装片,材料分别取自菜青虫和卷心菜,在显微镜下对这两个装片进行观察。下列观察结果和对应的判断,错误的有
①若发现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可判断该细胞来自卷心菜
②若发现细胞中不含叶绿体,可判断该细胞来自菜青虫【卷青菜不是所有细胞都是绿色的】
③若发现细胞中含有纤维素,可判断该细胞来自卷心菜【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④若发现细胞中含有中心体,可判断该细胞来自菜青虫。【中心体只有动物和低等植物有】
- 低等植物:藻类、菌类、地衣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022 秋•澄迈县期中
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中,发现了一种药效高于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结构如图。下列与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是

A. 纤维素✓
B. 胰岛素【C、H、O、N】
C. 叶绿素【Mg】
D. 甲状腺激素【I】
2022 秋•鄠邑区校级期中
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细胞生物同时含有 DNA 和RNA,病毒体内含有 DNA 或 RNA 中的一种,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A. ①【核苷酸是8种】
B. ②✓
C. ③【核苷酸是4种】
D. ④【碱基是5种】
2022 秋•鼓楼区校级期中
无机盐是生物体的组成成分,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Mg²⁺存在于叶绿体的类胡萝卜素中【叶绿素
B. HCO₃⁻对体液 pH 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C. 血液中Ca²⁺含量过低,人体易出现肌肉抽搐
D. 适当补充I⁻,可预防缺碘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022 秋•钦南区校级期中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图示中 a、b为有机小分子物质,甲、乙、丙代表生物大分子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甲:DNA;乙:RNA、丙:蛋白质;a:核苷酸;b:氨基酸
A. 在人体细胞内,a共有5种【8】
B. b在细胞核中经脱水缩合反应合成丙【核糖体】
C. 区别甲与乙的依据是组成它们的五碳糖和碱基不同✓
D. 在HIV和人体淋巴细胞中,a都只含有8种【HIVa有4种,人体淋巴细胞a有8种】
2022 秋•东明县期中
经测定,某多肽分子式是C₂₁HxOyN₄S₂,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₉H₁₁O₂N)、天冬氨酸(C₄H₇O₄N)、丙氨酸(C₃H₇O₂N)、亮氨酸(C₆H₁₃O₂N)、半胱氨酸(C₃H₇O₂NS).下列有关该多肽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该多肽叫四肽化合物【多肽分子式是C₂₁HxOyN₄S₂,且每个氨基酸只有一个N原子】
B. 该多肽水解后能产生4种氨基酸【找特殊元素,多肽分子式有2个S原子,而半胱氨酸中特有S元素,再根据碳原子锁定剩下的氨基酸是苯丙氨酸和亮氨酸,所以水解产生3种氨基酸】
C. 该多肽中H原子数和O原子数分别是32和5【H:14+13+11-6=32;O:4+2+2-3=5】
D. 该多肽在核糖体上形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
2022 秋•衢江区校级期中
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单糖不能水解】
B. ①、②均属于还原糖,可在加热条件下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红黄色沉淀【蔗糖不是还原糖】
C. 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可作为贮能物质贮存能量【纤维素是结构物质】
D. ③与核酸、蛋白质都是生物大分子✓
2022 秋•肥城市期中
内质网负责将多肽链正确折叠和加工成有功能的蛋白质。一些外源性因素(如缺氧)会导致内质网腔内出现错误折叠蛋白和未折叠蛋白聚集等现象,称为内质网应激(ERS)。肿瘤细胞的 ERS 保护机制可促进未折叠蛋白的正常折叠、加速错误蛋白降解,以维持肿瘤细胞的存活和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内质网可对肽链进行合成、折叠、加工等【合成是核糖体的作用】
B. 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驻留内质网内不会影响内质网的正常功能
C. 肿瘤细胞的转移与内质网中大量蛋白的错误折叠有关【应该与瘤细胞的 ERS 保护机制有关】
D. 肿瘤细胞的 ERS 保护机制能提高其耐受缺氧环境的能力✓
2022 秋•泗洪县期中
伞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假根内。科学家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种伞藻做嫁接和核移植实验(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 1 中,嫁接实验的结果可以说明伞帽形态与假根有关
B. 两个实验中,①与③新生长出来的伞帽都是菊花形帽
C. 图 2 中,③新生长出来的帽形的形成过程与细胞质无关【细胞质需要合成一些东西】
D. 上述实验说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
2022 秋•朝阳区校级期中
春天,很多植物同时开花,花粉在空气中传播后,也很容易黏附到其他植物的柱头上,但这些花粉不能萌发。而落到同种植物柱头上的花粉可以萌发,这依赖于
A. 细胞分泌物的信息传递
B. 花粉和柱头细胞的细胞膜之间信号分子与受体的识别✓
C. 花粉与柱头细胞间的胞间连丝
D. 花粉与柱头细胞中核酸的一致性
2022 秋•温州期中
研究叶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取匀浆或上清液依次离心将不同的结构分开,其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P1~P4 表示沉淀物,S1~S4 表示上清液。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核酸存在 P1、P2、P3 和 P4 中✓
B. ATP 仅存在于 P2、P3 中【P1、P2、P3、P4都有】
C. 无膜的细胞器仅存在于 P4 中 【P1、P2、P3、P4都有】
D. P1 中的细胞壁是细胞的边界【细胞膜】
2022 秋•宁波期中
如图 a、c 表示细胞中的两种结构,b 是它们共有的特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 b 表示两层膜结构,则 a、c 只能是叶绿体和线粒体【核膜也是两层膜】
B. 若 b 表示细胞结构中含有核酸,则 a、c 一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都有可能】
C. 若 b 表示含有色素,则 a、c 不可能是液泡和叶绿体
D. 若 b 表示磷脂,则 a、c 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
2023 春•辽宁期中
如图中的 A 和 B 均表示植物细胞膜和液泡膜中运输H⁺的膜蛋白, A表示质子泵,质子泵工作时会水解 ATP 以实现H⁺的定向运输,H⁺的浓度差可帮助某些溶质分子进入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H⁺出入植物细胞膜的方式均为主动转运【进来是协同扩散】
B. 质子泵是一种膜上的通道蛋白,兼有酶的催化功能【主动运输没有通道蛋白】
C. 液泡膜上的质子泵使得细胞液的pH较细胞溶胶低✓【因为这是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里边的H⁺浓度大,细胞溶胶指的是细胞质基质】
D. H⁺和溶质分子借助膜蛋白B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运输【这个过程需要了能量】
2022 秋•杭州期中
如图甲、乙烧杯中装有蒸馏水,将装有 5%淀粉溶液和 5%葡萄糖溶液的透析袋(均未装满)分别放入甲、乙烧杯中(水分子、葡萄糖分子、碘和本尼迪特试剂能通过透析袋,淀粉分子无法通过)。放置至透析袋体积不再变化时,正确的说法是

A. 甲烧杯中透析袋体积变大,乙透析袋体积变小【乙中葡萄糖分子可以出来,体积不变】
B. 乙烧杯中透析袋内的葡萄糖溶液浓度降低✓
C. 在甲烧杯中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后,甲烧杯中透析袋外的溶液变为蓝色【淀粉出不来,外面是棕黄色】
D. 在乙烧杯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后,乙烧杯中透析袋外的溶液出现红黄色沉淀【需要水浴加热, 本尼迪特试剂也称班氏试剂 以存放备用,避免斐林溶液必须现配现用的缺点。】
2022 秋•金东区校级期中
用物质的量浓度为 2mol•L⁻¹的乙二醇溶液和 2mol•L⁻¹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该细胞可能是某种植物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肯定有中央大液泡】
B. AB 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细胞在失水,浓度增大】
C. BC段表明该细胞开始因失水过多而逐渐死亡【乙二醇进入细胞,吸水慢慢复原】
D. 用一定浓度的KNO₃溶液,可得到类似蔗糖溶液的结果【KNO₃也可以主动复原】
2022 秋•香坊区校级期中
将生长状态一致的某种植物幼苗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移入适宜的营养液中在光下培养,并给甲组的营养液适时通入空气,乙组不进行通气处理。 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组的根对 a 离子的吸收速率远大于乙组的。关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给营养液通入空气有利于该植物的生长
B. 根细胞对 a 离子的吸收过程属于自由扩散【主动运输,因为你提供O₂使得吸收速率更大,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能量】
C. 根细胞对 a 离子的吸收过程有能量的消耗
D. 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对 a 离子的吸收
2022 秋•东安区校级期中
液泡是植物细胞中储存Ca²⁺的主要细胞器。液泡膜上的H⁺焦磷酸酶可利用水解无机焦磷酸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H⁺,建立液泡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该浓度梯度驱动H⁺通过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 CAX 完成跨膜运输,从而使Ca²⁺以与H⁺相反的方向同时通过 CAX 进入液泡并储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Ca²⁺通过 CAX 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尽管载体蛋白CAX使Ca²⁺以与H⁺相反的方向同时通过 CAX 进入液泡并储存,但是液泡膜上的H⁺焦磷酸酶可利用水解无机焦磷酸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H⁺,这个过程中需要能量,应该是主动运输】
B. Ca²⁺通过 CAX 的运输有利于植物细胞保持坚挺【越坚挺细胞越大,浓度越高】
C. 加入H⁺焦磷酸酶抑制剂,Ca²⁺通过 CAX 的运输速率变慢
D. H⁺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到液泡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2022 秋•澄江市校级期中
NO₃⁻和NH₄⁺是植物利用的主要无机氮源,NH₄⁺的吸收由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驱动,NO₃⁻的吸收由H⁺浓度梯度驱动,相关转运机制如图。铵肥施用过多时,细胞内NH₄⁺的浓度增加和细胞外酸化等因素引起植物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的现象称为铵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H₄⁺通过AMTs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直接来自ATP【NH₄⁺的吸收由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驱动】
B. NO₃⁻通过SLAH3转运到细胞外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顺浓度】
C. 铵毒发生后,增加细胞外的NO₃⁻会加重铵毒【白色的蛋白质会把细胞外的NO₃⁻和H⁺运到细胞内,减少细胞外酸化,减轻铵毒】
D. 载体蛋白NRT1.1转运NO₃⁻和H⁺的速度与二者在膜外的浓度呈正相关【H⁺是协助扩散,但NO₃⁻是主动运输进过来的,跟细胞膜浓度不成正相关】
2022 秋•香坊区校级期中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第一次液泡充满整个细胞,还没有发生质壁分离】
B. 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
C. 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吸水纸加速溶液跑到盖玻片里面,让里面的细胞充分浸泡在溶液里】
D. 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这是前后自身对照】
2022 秋•泗阳县期中
图甲为渗透作用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图甲中的渗透作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有半透膜 c 及 a 与 b 之间具有浓度差
B. 图乙中液面不能一直上升的原因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相等【液面高的液体浓度一定大于烧杯内液体的浓度,具体是因为液柱压强和渗透压平衡了】
C. 图丙中③④⑤组成原生质层
D. 如果丙细胞没有细胞壁支持,置于清水中也会发生吸水涨破的现象
2022 秋•隆回县校级期中
如图表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甘油和脂肪酸以图 1 中的 b 途径通过细胞膜✓【自由扩散】
B. 图 2 中Na⁺的两次跨膜运输方式相同【上面是协助扩散,下面是主动运输(因为有泵)】
C. 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可用图 1 中的c表示【c的方向有误,因为有糖蛋白的一侧是外侧】
D. 图 1 中①②③④都能运动,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①②④是蛋白质,但是只有大部分蛋白质可以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