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音频跳跃音乐有限公司:电音,80年代潮流产物
武汉音频跳跃音乐有限公司:电音,80年代潮流产物
80年代潮流产物
国内电音萌芽要从思想与文化百花齐放的80年代说起,沙龙聚会、朦胧诗、先锋电影、劲歌热舞...国内上下四处弥漫着自由的气氛。同时西方潮流文化也涌向中国,早在80年代初,音乐艺术家让·米歇尔·雅尔,就在中国举办过电子乐巡演。他是第一个在中国举办大型演出的西方人,现场聆听他演奏的观众超过21万人,经过电视台和电台的现场转播共有5亿人收听这场巡演。
5亿人狂欢后,国人见识到了什么叫西方潮流音乐,也因为这种先锋产物,聚首在一起。一批先锋音乐人也开始琢磨电子音乐这种新型的音乐风格,其中一位叫张蔷的歌手顶着爆炸头,身着亮片裙,以大胆前卫的造型一脚踹开国内电音大门。
张蔷的第一张翻唱专辑《东京之夜》,以电音元素全新诠释经典流行曲。而她也凭借这张专辑成功登上美国《时代》周刊,成为首位受访的中国艺人,被列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歌手”之一。以电子音乐引领时代潮流的张蔷,毫无疑问成为当时内地流行歌星的先驱人物。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电音舞曲成为时代潮流,年轻人聚在一起,绝对少不了电子舞曲。强劲的节拍和强烈的动感,都市舞厅里年轻人跳起DISCO,当时年轻人的社交方式并不多,但是一台老式收音机和几平米的舞厅,足以满足他们的娱乐需求。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这样的镜头。电影《地久天长》中,多次响起这首迪斯科经典《Rivers of Babylon》。
电影中也有很多跳舞的镜头,他们在工厂里举办迪斯科舞会联谊,私人聚会时也是手里拎着录音机,怀里揣老磁带。当录音机按下播放键那一刻,以DISCO舞曲为社交媒介,年轻人们仿佛打开了长久以来禁锢的内心,拥抱这个开放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