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座谈及日记37观后感
“大家在不同的时间遇见我。
我更像一个停滞在数字世界里的形象,永远地等待着到来与离去。
我是你们的新欢,亦是旧爱。
没有人会为谁停留,只因梦想和回忆时而驻足。
你们在我这儿看到了从前的自己,部分的自己,憧憬的自己。”
此时阿宵二十六余一岁。
突然想起,虚拟主播不过是她人生的一个课题。
仿佛预见了别离。
闭上眼顺势后仰而下,将发凉的手背贴于眼帘。
畏葸不前不可为。
自闭久了思想自是偏激。
按理说,小女孩取走了我的执念,小朋友作伴余年。
可孤独依旧挥之不去,好似会随着心境一起成长。
阿宵一定也有专属于她的孤独,相互印证的观众无法取代的孤独。

生命之轻,随波逐流。
事物之美,滤镜糖衣。
路上之人,静候佳音。
阿宵在除夕的凌晨谈心境,
孤独的人自省频率总会高些。
本来是该昨天写写感想,本应是一个人,波澜不惊未见年味儿的一天。
可从傍晚的一通电话开始,相随相依至午夜才停息。
闲时与你立黄昏?
佳人作伴自是甚好,尽失分寸确是事实。
孤身一人心境尚可,难免入魔剑走偏锋。
唉,好一个随波逐流。
“清醒只在间歇,迷失乃是常态。”
此时笔锋一转,虚实变换,回到当下。
正如生日座谈中孤独之忧,阿宵首先是个狂信徒,迷失亦是她的动力。
走在路上,才是与孤独和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