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章书法思想探源(1)

田英章书学思想探源(1)
书学的最高境界——“老”
田说:“书法讲究‘人书俱老,书法以老为美,我的字写的还不老’”。
那么他说的这个老究竟是什么意思?
人书俱老出自唐孙过庭《书谱》。原文是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仲尼云:“五十知命”、“七十从心”。故以达夷险之情,体权变之道,亦犹谋而后动,动不失宜;时然后言,言必中理矣。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要达到老的境界有一个曲折的过程,当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时候也就达到老的境界,这其实正是中庸之道,持中用中之道。
与他同时代的书法家窦蒙所做的《述书赋语例字格》中有对老的解释,窦蒙认为无心自达曰老,这与其后孙过庭引述孔子的话正相契合。
由此可知书法上的老就是能够通会平正与险绝的持中用中之道。
近代周汝昌在其书学论著《书法艺术答问》中对“人书俱老”做出思辨,他认为凡是艺术表现,要有生气,要生动,要飞动,要活起来,要有神采。老若理解为学书的成熟阶段那是对的,但是老若指年龄,则老人老书未必生气神采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