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套牢1100万基民!医药、白酒还是“永远的神”吗?

2021-08-23 23:29 作者:网叔点财  | 我要投稿

2021年8月23日基金估值播报(100期)

 

1、白酒、医药暴跌,1100万基民被套

2、为什么白酒、医药会跌?

3、白酒医药还有救吗?

4、2021年8月23日基金估值播报

 



一、白酒、医药暴跌,1100万基民被套


最近,白酒、医药、中丐互怜已经成了基民口中的“新三傻”

遥想今年2月,白酒和医药直奔历史新高,获封“永远的神”。

一时间风头无两,基民纷纷抢购。

结果二月一通回调,直接暴跌25%+,从天堂坠入地狱……

“神”还是那个“神”,只是从天神变成了瘟神。

基民们相视一笑,不怕,从今以后,我们都是价值投资者……

 

然后好不容易熬到6月,两个“永远的神”晃晃悠悠又逼近了基民们的成本线。

一句老话说的好:买基金不就为了回本?

基民们正掰着手指算拜别“瘟神”的日期……

结果是一场无情的调戏。

又急转直下了!

近三月,中证白酒暴跌28.57%,中证医药跌17.89%。

那么,这一轮白酒和医药套牢了多少基民呢?

准确的数据网叔拿不到。

不过可以算一算。

 

先来看白酒。

规模最大的白酒主题基金肯定是招商中证白酒,2020年年末持有人数达到惊人的705.8万人。

当然了,永远的神也有很多混合基金重仓,比如张坤的易方达蓝筹、刘彦春的景顺长城鼎益、萧楠的易方达消费行业等……

这些,可以理解泛白酒基金,买它们,也等于买白酒……

这里,网叔找了白酒含量潜在最高的5只基金做统计。

我们只是统计了5只基金,2020年末我们就看到了有1268.7万人持有。

啧啧啧,这么多人被套,买白酒的朋友不孤单啊

当然了,2020年中持有的朋友买入价位还不高,很有可能现在还是赚的。

当时持有的人数大概是498万人。

所以做个小小的减法,我们可以发现实际被套,还亏钱的人大概有770.4万。

大家依然不孤单。

这里要给细心的杠精朋友说明一个情况:

只有年中、年终报才能看到一个基金的当前持仓人数,2021年的年中报大部分都还没出来,所以现在只能用2020年末的数据来做统计。

不过这5只基金,过去半年规模没有明显缩减。过去半年可能有一些人下车,但是新上来的人又补齐了,总数出入应该不会出入特别大。

 

按照上面的方法,我们又算了一下医药。

也是挑了5只潜在含药量最高的基金,最终得出被套的人数大概是300万。

汇总可得,白酒和医药这两个“永远的神”,过去大半年套了1100万基民。

被套的朋友,你们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二、为什么白酒和医药今年会跌?

 

涨多了,大概率会跌,亘古不变的道理。

何况是经历了一场赛道的疯牛。

除非这两个赛道的业绩的增速,能跟上疯牛的速度……

显然,它是不可能的。

 

白酒、医药当前大跌的原因主要就一个:杀估值。

 

 

先来看白酒(中证白酒的估值走势)。

再来看医药(全指医药的估值走势):

下面,我们具体再来分析一下。

 

1、先来看白酒。

白酒在跌,但是基本面没有任何问题。

估值杀的非常纯粹。

就像白酒那种醇厚的透明色……


我们以中证白酒指数十大权重股为研究对象。

先来看过去三年业绩表现:

净利润方面,山西汾酒、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酒鬼酒、今世缘六只白酒股实现稳步增长,其余四只白酒股稍有下降,但幅度不大。

ROE方面,除了洋河股份、古井贡酒、口子窖三只略有下滑,其他七只白酒股均一如既往保持较高水平。

总体来看,白酒股最近几年业绩表现相当强劲。

再来看今年第一季度业绩表现。

和过去几年同期业绩相比,多数白酒股不论是净利润还是ROE,都节节高攀。

表现非常出色。

 

不过,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只要是进入了下跌通道,整个市场的神经就会变得异常敏感。

一点点的负面消息都会被解读成“鬼故事”,成为暴跌的导火索。

比如8月20号监管对白酒企业约谈,商讨了价格过热、市场非理性炒作等种种……

其实挺中性的一个消息。长期看,更是一个利好终端市场的一个消息。

酱香炒作由来已久,玩白酒、长期买白酒股的人其实都知道,被监管约谈真不值得大惊小怪。

但是这个时候……

你懂的。

当天,茅台就跌破了1600,击穿支撑线。

果然,人都是被吓死的。


2、再来看医药。

 

医药的基本面也没大问题。

不过从年中业绩看,医药的基本面稍微有点隐忧,部分药企年第二季度业绩不如预期。

 

网叔整理了中证医药十大权重股的业绩表现。

从过去三年业绩来看:

十只医药股净利润清一色逐年递增,ROE也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

从今年年中业绩来看。

除去没有公布的五只,三只不论是净利润还是ROE都有明显增长。

但是要注意了。

药明康德和恒瑞医药两大巨头表现一般,虽然净利润有所增加,但ROE下滑明显。

 

业绩的放缓,让市场对于药械集采担忧再次放大……

尤其是在医药赛道高估值的背景下。

医药行业杀估值从今年2月份就开始了,再加上药械集采,一旦业绩确定性下降,就有可能形成戴维斯双杀。

尤其是前几天“药茅”恒瑞医药的二季度报业绩滑坡,更是引发了市场的恐慌。

报告显示,恒瑞医药净利润自2011年以来首次出现单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同比下13.39%。

而罪魁祸首就在药械集采……

但话又说回来,药械集采也不是什么黑天鹅了。

 

早在2018年就是开始集采,一轮轮下来,到现在已经采了11轮了。

其实市场早该有预期了。

只不过,在年初赛道创新高的情况下,医药的容错率就变得非常低,只要跟预期偏离一点点,就会产生恐慌情绪的蔓延。

高处不胜寒。

这里,网叔就不得不引用邱国鹭的一句话:

高估值的背后是高预期。对未来预期过高是人之本性,然而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统计表明,高估值股票业绩不达预期的比例远高于低估值股票。一旦成长预期不能实现,估值和盈利预期的双杀往往十分惨烈。

 

 

 

三、白酒、医药还有救吗?

 

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白酒、医药的基本面没有太大的问题。

上半年回调,主要是在杀估值。

那么,白酒和医药什么时候能涨回来呢?

中短期市场很难预测,网叔也不知道,但是有一点大家要相信:

真的有业绩支撑的好赛道,下跌都是暂时的。

 

A股的一大特色就是板块轮动。

去年这个时候,消费、医药、互联网还是YYDS,涨势如虹。

尤其是白酒和医药,在今年2月双双破历史新高。

然后没几个月,城头变幻大王旗。

以新能源、半导体、军工为代表的成长股一路暴涨。

而消费、医药、互联网却集体拉跨,去年的YYDS已经变成今年A股的“新三傻”。

从上图我们发现,2003年至今,广义的消费共经历了5轮轮动。

平均3年轮一次。

也就是说像消费这种赛道,即便被套了,等三年又是一条好汉。

 

但是这里需要注意,并不是每个赛道都会像消费这样幸运。

像钢铁、建筑、化工这类日薄西山的冷门资产,虽然也有轮动,但CD(冷却时间)太长,可能需要很长很长时间才会轮到一次。

比较适合准备面壁10年的出家人……

持有此类资产,比较锻炼耐心,但性价比不高

尤其是一些比日薄西山还西山的资产,比如钢铁,持有几年下来,可能赚的都不如亏的多。

因为很难再回不到当年的历史最高……

而消费、医药、互联网这些资产,之所以弹性这么大,跌下去又很快弹回来,核心还是两个字:业绩,业绩,还是TM业绩。

(重要的话说三遍,最后一遍还强调了一下,变了10个字,大家包涵。)

很多人买基金,盲目追热点。

业绩好的,热了,追。业绩不好的,热了,也追。

追到赚钱了,当然都是皆大欢喜。

但是万一追高被套。最终能让你轻松解套的,甚至还能赚钱的大概率是业绩出色的优质资产

下面这个中证医药的走势图,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即便长路漫漫,路坎坷,但依然昂扬长期向上。

回头讲,对于没有被白酒和医药套住的朋友,网叔也说两句:

第一点,选赛道,尽量选业绩出色的优质资产。

第二点,不要买在高点,高点,高点

因为即便是业绩出色的核心资产,一轮轮动过去了,待回来往往也需要2-3年。小择时很难把握,但是在泡沫高企的时候选择不买,我们还是可以做到的。




四、2021年8月23日基金估值播报

目前大盘估值处于合理区间,但是行情分化严重。

一方面,科技成长股和价值股偏高股;

另一方面,大量小盘股处于低估状态。


至于行业,分化更为明显。

芯片半导体和新能源前景诱人,但是处于超高估的状态,普通投资者参与的风险偏高;

银行、证券、保险和地产处于超低估的状态,安全边际高,但成长性存疑;

互联网目前低估,但行业面临政策性风险,短期面临压力;

消费、医药成长性相对稳定,但长期的估值偏高,短期在调整,可伺机等一波机会。


目前债券市场收益率偏低,估值偏高,不适宜进场.

沪深300的风险溢价率居于合理区间,投资债市和股市的性价比相当。


网叔:资深投资人,长期创业者。独立,理性,深度思考。热爱钱更在乎良善。闲来聊两句常识,骂几个混蛋,喝两杯小酒。

套牢1100万基民!医药、白酒还是“永远的神”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