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冷子兴的深刻隐喻及与兴隆街大爷的联系,再到冷二郎与四小姐,红楼关键字(八)
小人物冷子兴的深刻隐喻及与兴隆街大爷的联系,再到冷二郎与四小姐,红楼关键字解读之冷热篇(八)
从本篇起,我开始解读红楼关键字对应表上的“冷热”二字,这两个字在红楼关键字对应表上分别代表出世与入世,这也很好理解,心冷了,看破了,便厌倦了俗世,产生了出世之心,而积极投入于红尘欲望之中时,热切的营求尘世一切身外之物,那颗入世之心却是热的。我也曾经说过,整个《红楼梦》故事,就是贾宝玉从心热到心冷到最后彻底悬崖撒手,断绝红尘的过程;同样的,万物的虚静与空幻用冷字来代表,而人生的热闹与繁华用热字来代表也很形象,故此,冷热分别代表出世和入世便是很自然而然的了,在《红楼梦》中,冷热两个关键字最典型的对照情节便是冷香丸和薛宝钗胎里带来的热毒了,因为冷香丸牵扯到薛宝钗的整个人设,讲解起来也比较复杂,所以我放在下一篇专文讲解,本篇则要从小说一开篇,第一个冷字说起,这个冷就是冷子兴这个小人物背后的隐喻,冷子兴的名字同贾雨村一样,绝非随便取名,而是含有深刻的隐喻,并且冷子兴还是小说一开始为读者介绍贾府人口世系的人,所以他的名字所代表的寓意就更加值得深思。脂批在评论冷子兴的名字时是这样说的:
【甲戌:此回亦非正文本旨,只在冷子兴一人,即俗谓“冷中出热,无中生有”也。其演说荣府一篇者,盖因族大人多,若从作者笔下一一叙出,尽一二回不能得明,则成何文字?故借用冷子一人,略出其文,使阅者心中,已有一荣府隐隐在心,然后用黛玉、宝钗等两三次皴染,则耀然于心中眼中矣。此即画家三染法也。】

由上可以看出,作者写冷子兴这个人物,主要是为了在小说一开篇,借他之口来为读者介绍一下整个贾府的世系人口之总貌的,就像脂批说的,“使阅者心中,已有一荣府隐隐在心”,然而脂批说冷子兴是“冷中出热,无中生有”,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句脂批含义极其深刻也极为重要,需要从《红楼梦》的哲学体系和思想主旨等根本性问题来探讨,短短两句批语就出现了红楼关键字:冷热和有无,由于本篇是冷热篇,所以我们暂时不说有无,等到以后有无篇再专门回来讲这个。所谓冷中出热,其实就是从虚冷中生发出来一段繁华热闹的人间幻景,其中又有无数痴男怨女的爱恨纠葛与痴缠不休的情孽故事。而冷在红楼关键字对照表里代表的是出世,之前在探讨《金刚经》与《红楼梦》的关系的时候,也说过《红楼梦》的主旨就是贴合《金刚经》经义的即:凡有所相,皆是虚妄,最后所有的人间相都被证实是幻景,都要在最终回归为一个“空”字,冷所代表的出世,其本质就是虚空。而冷中出热,便是从虚空中生发出来一大篇繁华热闹文字,这个热闹繁华中的热字便是入世之心,看似引人入胜又使人着迷,但它的本质其实是空幻的,因而“热”也只是迷惑人心的幻觉,这也就是为什么脂批中会提到作者是“叙借口谈幻境之情”,意思就是作者要借冷子兴之口来谈论幻境中的情景,冷子兴谈的既然是贾府世系,也就等于说,贾府世系中的一大家子人后来的一切爱恨纠葛都是幻境里面发生的故事。最终这个幻境中的虚幻热闹也还是要回归到虚冷中去,回归空幻与虚无,也就是幻境的消散,就像一股青烟被一阵大风吹散了一样。无中生有其实也是差不多的含义,这一点我们以后再讲。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冷子兴这个名字,就是从虚冷中生发一段兴盛发达、欣欣向荣的富贵繁华世家大族由奢华到衰败的故事,他名字中的冷字代表出世,而兴字则代表着兴旺,兴隆与兴盛,也代表着从虚冷空无中生发出热闹幻景这个含义,因而其本质的含义,正是一个代表着入世的“热”字,表示原本并没有这部小说和故事,都是从虚冷和空无中生发出来的浮光掠影,看似热闹繁华,其实本质是如同海市蜃楼一般虚幻的影像,其实什么也没有的意思。
冷子兴的兴既然代表热字,表示从冷子兴口中提到的这一大家族上上下下几百号人口,其投入的扮演自己在梦幻中的角色,在红尘幻境中为了各自的欲望执迷而沉溺梦中,在迷津前不知回头不知醒悟的故事,越是执迷红尘欲望,其入世之心就越热。而与冷子兴是好朋友的贾雨村则是个典型的“入世迷人”,他沉迷于官阶利禄,不惜贪赃枉法也要结交攀附权贵,这便是他的入世之心,而入世之心是热的,所以也是渴望兴旺兴隆的,这就是为什么作者让贾雨村住在兴隆街的原因,他是兴隆街的大爷,满心里渴望的是高官厚禄,步步高升,飞黄腾达,而脂批曾经提过贾雨村的确曾经“新荣爆发”过,而这个兴隆二字背后,正是隐含着贾雨村对尘世欲望的热切追求与无止境的贪婪索取、不知收敛的那种狂热的执迷之态,恰恰暗含的是一个入世的“热”字。脂批后来提到贾雨村结局是“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这表明入世之热心太过了,不知缩手,开始不顾公理道义甚至伤害无辜的时候,冷酷的真相就开始最终显现,表明热都是虚幻的,无论何种兴隆兴旺,新荣爆发都是一时浮华,转眼如梦般消散,剩下的只有冷酷的现实,唯有看破,才能保持一颗冷心,不要那么投入和执迷,却反而能够保存身命,只是像贾雨村这样的执迷之人是不可能看透的,这就是为什么当贾雨村在智通寺门前看到那副对联,又见到了聋昏老僧却毫不在意,还觉得不耐烦的时候,脂批在旁反复说他“是雨村火气”,何为“火气”?火气即是孽火,火当然是热的,热就是强烈的入世之心,因为贾玉村火气太重,所以他只醉心于虚幻的功名利禄,看不明白智通寺带给他的警示,因而才在最后“锁枷扛”了,这便是作者笔下又一个执迷不悟不肯被度化的“入世迷人”的悲惨下场。
说完了冷子兴与贾雨村,我们再来看看冷二郎,作者是直接用冷来形容柳湘莲的,相比于贾雨村的俗臭,柳湘莲绝对是作者笔下风流仙品一类的人物,他平时与宝玉、秦钟之流交好,也表示他不是俗蠢之人,这个人看得出一身傲骨,并且看不起贾府那些污浊腌臜的纨绔子弟习气,所以才会不屑的说出东府里除了石狮子干净就再也没有干净了的话,从他殴打薛蟠,但是又在薛蟠遇劫的时候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来看,这都是一个品行高洁同时又风流倜傥不拘于俗世眼光的人物,同时作者字里行间对这个人物的描摹又明显能让人感觉到他内心的高傲,也正是这份高傲,才导致了他对尤三姐的见弃和最终醒悟过来时的出家。这也说明,最初的湘莲其实也并未醒悟,仍然算是迷人一个。他迷的恰是自以为是的“高洁”,因为过度追求所谓的干净,没有认真去了解尤三姐对他的一片痴心与真实的为人,最终导致尤三姐自刎以后又后悔莫及,才觉然梦醒遁入空门的。
回目上说:
《冷二郎一冷入空门》
尤三姐死后魂魄曾经来见柳湘莲,说他是:
“妾痴情待君五年矣,不期君果冷心冷面,妾以死报此痴情。妾今奉警幻之命,前往太虚幻境修注案中所有一干情鬼。妾不忍一别,故来一会,从此再不能相见矣。”
冷代表出世,用冷来形容柳湘莲,说明他不止是性情孤傲,冷心冷面,而是指他最终走向出世,这也是他宿有慧根的表现,回目上也明显看出来这一点,他一冷就入了空门了。冷正是柳湘莲的出世之心,在经历了尤三姐的自刎之后,他又遇见了一个道人:
湘莲警觉,似梦非梦,睁眼看时,那里有薛家小童,也非新室,竟是一座破庙,旁边坐着一个跏腿道士捕虱。湘莲便起身稽首相问:“此系何方?仙师仙名法号?”道士笑道:“连我也不知道此系何方,我系何人,不过暂来歇足而已。”柳湘莲听了,不觉冷然如寒冰侵骨,掣出那股雄剑,将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便随那道士,不知往那里去了。
这个捕虱的跏腿道士毫无疑问是跛足道人的幻身,他既然身负度脱这些下界的痴男怨女的任务,此刻便是来度化柳湘莲来的,故此一句话便点醒了柳湘莲,起初,作者写湘莲警觉,便是指他快要梦醒觉悟了,柳湘莲似乎已经有点领悟到自己身处红楼大梦之中,所以才会有“似梦非梦”的感觉,柳湘莲管道人称为仙师,问他仙名法号,神仙也是出世之词,神仙道士说“不过暂来歇足而已”恰说明了梦的短暂和无法永恒,终究要醒来的道理,而听了道士点化之语的柳湘莲瞬间被一盆冷水浇醒,他此刻的感受是:“不觉冷然如寒冰侵骨”,这句话形容的正是一个彻骨的“冷”字。这说明,人在觉悟梦醒的时候,真正的感受正是“冷”,冷意味着真正的清醒了,不再投入一片热心去追求尘世的一切虚华,而是心冷了,放弃了从前心热时追求的一切,就要出世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推测标记贾宝玉最终梦醒时刻的醒梦香的时候,说贾宝玉很可能是闻到了一股“冷寒彻骨”的香气最终梦醒的原因,因为梦醒时分,正是放弃红尘热望,出世之时,这个时候心是彻底冷了,也只有寒冷的香才代表真正的梦醒和出世,这个时候贾宝玉已经大彻大悟了,才会梦醒悟道,也才会最终悬崖撒手,化灰化烟最终归于空幻。
当柳湘莲跟随道士出家而去以后,薛蟠在与伙计聚会的家宴上嗟叹不已,这时候伙计说了一句话尤为醒目:
众人听了,越发骇异,因说道:“怪不的前日我们在店里仿仿佛佛也听见人吵嚷说,有一个道士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又说一阵风刮了去了”
众伙计说,道士把人度去了是事实,后面又说柳湘莲是被“一阵风刮了去了”。一阵风刮了去了,正是我推测中贾宝玉的结局。看来,被一阵风刮去的不止是贾宝玉还有柳湘莲,而作者也正是用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闲言闲语在给我们不断的暗示《红楼梦》的真正结局正是被一阵大风吹散,了无痕迹的这样的结局。
说完了柳湘莲,我们再来看惜春,这也是一位冷小姐,惜春性格孤介冷僻,时常叫人难以忍受,因此尤氏在跟惜春起了冲突后,怒而说她:
惜春道:“状元榜眼难道就没有糊涂的不成。可知他们也有不能了悟的。”尤氏笑道:“你倒好。才是才子,这会子又作大和尚了,又讲起了悟来了。”惜春道:“我不了悟,我也舍不得入画了。”尤氏道:“可知你是个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惜春道:“古人曾也说的,‘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教你们带累坏了我!”
尤氏说惜春是心冷口冷心狠意狠,其实不止是在说惜春的性格冷僻孤介,也不只是因为她年纪小不懂事,讲话不知道分寸和轻重,而是指惜春的话,直接道破了污浊的世情,指斥了人生虚假伪善的真面目,而这种真相是入世迷人非常害怕也不愿意面对的,可偏偏惜春就毫不留情面的当面指了出来,所以尤氏被击中要害,非常的生气,而且尤氏说惜春的话能够“寒人的心”,也正是因为她感受到了惜春冰冷到了接近出世的内心。作者也借尤氏口中形容惜春的“冷”字,告诉读者,惜春其实很早就看破了,她也是最早清醒的看待世情的人,所以惜春才说“看着明白人,倒说我年轻糊涂。”,除此而外,惜春又提到了了悟,这正是红楼关键字中的出世之词,与冷字是相类同的关键字,尤氏说她这会子又作大和尚了,其实正是暗示内心早已向往出世的惜春,最后走向了出家为尼的结局。而惜春回怼尤氏时说的: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狠心人”其实正是“斩情”,“斩毒龙”,“撒手”的含义,即断绝与红尘的一切瓜葛的意思,“自了汉”是指唯有狠心斩情以后,才能获得的逍遥自得,无牵无挂的轻松状态。她不愿意自己的清白之身被宁国府的污浊恶臭之气给污染了,所以宁可断绝恩义,不讲情面,以免他们“带累坏了”自己
惜春对于入画的绝情,丝毫不顾念多年相伴的情分,是出自内心的冷,而不是天生的无情,所谓的冷是看破了之后的自保态度,说明惜春其实对贾府未来,哥嫂的未来绝不看好,也无法被眼前的一点小情份所打动,她能做的只剩下保全自身的清白了。固然惜春看破世情,但是她态度过于极端和消极也导致她无比绝情,同时也证明了,惜春似乎能预见到贾府的悲惨未来,此刻即便留下入画,又能好几时?未来大厦倾覆,无人幸免,入画也跟所有人一样要经历大祸,撵与不撵入画,其实入画的命运都不会好到哪去。唯有早日断绝恩义,才能了无牵挂,这大概是惜春做了狠心人,才得自了汉的真实想法和写照吧!
如果说,柳湘莲是冷二郎一冷入空门,那么未来四小姐便是“冷小姐二冷入空门了”。最后当然还有一位三冷入空门的,不用说,就是全书第一主角贾宝玉,他应该称作是“冷二爷三冷入空门”。可以想见未来贾宝玉心冷之时,将要第一次出家,作者势必会用出世关键字“冷”字来形容贾宝玉那时的状态。
除了以上几个人物以外,脂批中也有典型的冷热二字对照,在怡红夜宴上,作者写到芳官的时候,脂批有过这样的评论:
当时芳官满口嚷热,【庚辰双行夹批:余此时亦太热了,恨不得一冷。既冷时思此热,果然一梦矣。】只穿着一件玉色红青酡绒三色缎子斗的水田小夹袄,束着一条柳绿汗巾,底下是水红撒花夹裤,也散着裤腿。
芳官嚷热,原本只是夜宴上热闹之时的临时身体状况,可是脂批却说了这样一段令人深思的话,其中就提到了冷热二字,还提到了梦字,究竟有何深义呢?
芳官满口嚷热是在怡红夜宴上,而宝玉的生日夜宴正是红尘幻境中欢聚一堂最热闹不过的一景,当时投入其中的人,无不是沉溺在梦中,不知醒悟,这里的热字,正是暗示这种投入虚幻的热闹繁华之时沉迷不醒的入世人心,故此,脂批在看到芳官嚷热时,说自己也太热了,这是批书人看到热闹处,感受到了入世的欢聚和享乐之心,而恨不得一冷,因为热闹总是虚幻的,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夜宴是要散的,梦是要醒来的,所以恨不能一冷,用出世之心来清醒一下头脑,从而明白人生的虚幻。“既冷时思此热,果然一梦矣。”就是说散了以后再回顾从前的欢聚一堂与热闹快乐,则恍然若梦,这固然是对人生聚散的一种感叹,但是也从一个侧面暗示,作者描写的这一场欢乐的夜宴其实也只不过是一场大梦中的热闹一景而已,而这个梦正是作者营造的那一场红楼大梦,梦字也是一个入世词,终究梦是要醒的,醒后再来回想起梦中情景,就是既冷时思此热,即从出世的视角审视回顾入世时的欢乐过往,果然如梦般虚幻。
本篇通过对冷热二字相关人和事的分析,证实了作者是用冷、热两个关键字围绕着红楼梦主旨进行相关暗示,看懂了这两个字的内涵深意才可以更加深切的理解作者的创作本意和思想主旨。同时,由此也可以看出人们以往不会留意到的一些看似无关的事实,实际上内在暗中都有关联,例如冷子兴的冷与冷二郎的冷,以及尤氏形容惜春的心冷口冷,居然是同样的内涵,都代表出世,而冷子兴的兴也与兴隆街大爷的兴字是一个含义,也与其他代表热字的关键字意义相同,都代表入世。当然了,这里提到的冷字与冷香丸的冷也是一样的含义,而芳官满口嚷的热,冷子兴的兴字与兴隆街的兴隆等等又跟胎里带来的热毒的热字是类似的内涵,关于冷香丸与热毒,我们下一篇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