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然是个天才-尼古拉·特斯拉

发明创造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就是它,推进了人类的进步。发明创造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利用自然力满足人类的需求,用智慧掌控物质世界。很多时候,有些发明家在进行发明创造时不仅得不到物质回报,还要遭受外界的嘲弄,于是这项任务便更为艰巨。可是,在运用智慧进行发明创造的过程之中,他们可以获得极大的满足,他们拥有的知识使他们变成某种特权阶层——人类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能够生存,就是由于有了他们的存在。这种快乐和价值,就是他们得到的丰厚的精神报酬。

多年以来,这种至高的快乐始终围绕着特斯拉,一直以来他都沉浸于发明创造带来的自我满足之中。有人用“最勤奋”来称赞他,特斯拉觉的自己能配得上这个称号的前提是自己能独立的思考和实际的动手实践,因为除了睡眠,特斯拉的脑袋就没有停止过思考。然而,如果只是狭隘地将动手实践理解为特定时间内的特定活动,那么特斯拉反而是那个“最懒惰”的人了。
一般而言,如果一项工作是被迫进行的,往往就会损耗工作者的“生命能量”。然而,对特斯拉来说却并非如此,恰恰相反,思考只会让特斯拉的智慧更加丰富。
年轻时期所受的影响、所处的环境和经历过的事情,对特斯拉职业生涯的确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年轻时的我们,率性冲动,天马行空,不受拘束。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逐渐变得理性,行事周密,谋而后定。但然而,最伟大,甚至最有可能决定我们命运的,却是那些没有马上产生效果却又影响深远的早期活动。
特斯拉曾说过:"我如果能在年幼时就理解到这些,能够培养而不是压抑自己的冲动,那么我可能对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但是可惜的是,当我发现自己是个发明家的时候已经个成年人了。"

不平凡的人往往也有一个不平凡的家庭,特斯拉的哥哥也同样是一个天才级的人物,但是天妒英才,特斯拉哥哥早年夭折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他的父母在往后的生活中难展欢颜

那是—个寒冷的冬夜,有人非常着急地找特斯拉父亲去做法事,在经过常有狼群出没的山林时,马匹受惊之后狂奔离去,我父亲则被重重地摔到地上,昏迷过去。那匹马伤痕累累地跑回家中时,已经是精疲力竭。然而,它向我们发出遇到事故的警报之后,就立即冲回了事发地点。那时,不知自己在雪地里躺了几个小时的父亲已经恢复了意识,那匹马就把他驮了回来。在回家的路上,他们遇见了刚刚出发进行搜救的人群。然而,也就是这匹马弄伤了特斯拉的哥哥,并使他因此过早地离世。事故发生时,特斯拉也在现场。尽管过去那么多年,特斯拉依旧忘不了当时的情景……
自从发生了这件事情之后,无论特斯拉做任何事情,做得多好,都不能缓解他父母的痛苦,相反,他们会愈发思念哥哥。因此,在幼年时期的特斯拉非常没有自信。

特斯拉的父亲是一名牧师,所以,从出生时起,家人就想让特斯拉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子承父业也做一名牧师。他们的这个想法让特斯拉一直很困扰,因为特斯拉的志向是做一名工程师,而他的父亲却非常固执,执意让特斯拉当牧师。特斯拉爷爷辈是拿破仑时期的一个军官,而且还是一名数学教授。但是,令人费解的是,父亲却成了一位牧师,而且还拥有很高的声望。
虽然特斯拉发明创造的能力更多来自母亲的遗传和影响,但也离不开各种培养和训练。这些训练多种多样,比如猜测别人的心思、找出别人仪容或言语上的毛病、复述冗长的句子和进行心算等。这些训练,是为了锻炼记忆力、增强推理能力,特别是提高分析判断能力。毋庸置疑,特斯拉以后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训练。
特斯拉的母亲出生于传统的农村家庭,她的家族里有好几位发明家。比如她的父亲和祖父,为了家人的家庭生活、农业生产等,曾发明了很多生产和生活工具。在特斯拉看来,他的母亲绝对配得上“伟大女性”这一称呼,她拥有非凡的能力,性格上坚强勇敢、刚直不屈,她的一生经历了很多艰辛与苦难,而她一直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风雨和挫折。
在她16岁那年,她的家乡发生了一场恐怖的瘟疫,疫情席卷了整个地区。有一天,一户人家把外祖父叫去给将死的病人授临终圣餐礼,这时候,邻居家也有人染上重病、奄奄一息,勇敢的母亲一个人来到邻居家帮忙。很快,邻居一家五口相继病亡。她帮逝者沐浴更衣之后,还安放好他们的遗体,并依照当地习俗摆好鲜花进行装饰。一切就绪之后,外祖父回到村庄,他惊讶地发现我母亲已经完成了一场基督徒葬礼应有的所有准备。
特斯拉的母亲是高超的发明家,特斯拉深信,如果她不是待在家中、与现代生活隔离,如果能有更多机会接触外界,她一定能发明出很多伟大的东西来。在家中,她非常擅长发明和制作各种家庭手工工具和设备。她亲自播种、培育农作物,并从中提取有用的纤维,然后用自己纺出的棉线编织精美的图案。每天,自晨至夜,母亲一直忙碌不停,她用双手制作出了我们家里大部分的生活用品,包括我们穿的衣服和房中摆设的家具。在60岁以后,她的手指依然灵巧自如,甚至能够在一根眼睫毛上打三个结。

特斯拉迟迟未能觉察出自己在发明方面的天分,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少年时期,有过一段奇怪而痛苦的经历。有段时间,特斯拉的眼前会浮现出一些画面和景象,有时还伴随强烈的闪光,这时,视线变得模糊,思想和行为也受到极大的干扰。那些在眼前经常出现的景象,并不是自己主观幻想出来的,而是曾经真的见到过的东西。当特斯拉听别人说到某个词时,眼前就会清清楚楚地浮现那个词所指代的景象,以致有时特斯拉自己都无法判断出现在自己眼前的事物是真实的还是仅为幻象。
这种感觉让特斯拉万分难受和焦急。为此,特斯拉专门请教过许多生理学专业和心理学专业的研究人员,却没有一个人能解释这种现象。特斯拉觉得只有自己自己有这种怪异的现象,但这个想法是不对的,因为他很清楚地知道,这种情况也曾发生在他哥哥身上。
经过分析,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些景象的出现,是在极为兴奋的状态下,大脑对视网膜产生的反射作用。鉴于他的其他方面都很正常,情绪也很平和,由此可知,这种现象绝对不是一种疾病或由精神痛苦而产生的幻觉。比如说,当他参加葬礼或看到其他刺激性场景时,这种痛苦就会碾压过来。等到夜深人静之时,他看到的那些景象便会重新浮现在他眼前,栩栩如生,他无论怎么做都驱散不了它们。
假如他的推论没有错,那么,将人们想象到的任何景象通过图像投射到屏幕上并让所有人看到,就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一旦这种可能成为现实,它将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带来根本性的变化。特斯拉深信,有朝一日,这样一种奇迹必定会实现。
这种经常出现的景象让特斯拉非常痛苦,为了摆脱这种痛苦,他试着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想他看到过的其他东西。这种方法能够暂时缓解他的痛苦,但前提是他必须不停地在脑中想象新的场景。就这样过了没多长时间,我的“影像资料库”就开始告急,因为当时他的生活圈子实在太小了,目光所及之处只有家以及家附近的地方。这样,他在痛苦时可以调用的记忆图像越来越少。这是因为当注意力转移到一个新场景时,他的痛苦就能得到缓解,但是当相同的景象第二次或第三次在脑海中出现时,这种转移注意力的缓解效果就会逐渐减弱,直到彻底失效。因此,出于本能,年轻的特斯拉开始走出去,走出那个曾经了解的小世界,去寻找新的景象。最开始,这些新景象非常模糊,很难辨认,每当特斯拉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些新景象上时,它们总会突然消失。然而,逐渐地,它们也会变得更清晰,最终这些景象在特斯拉脑海中恍如实物。
很快地,他发现,自己能从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中得到极大的乐趣和满足,这种想象能有效地缓解他的精神痛苦。于是,特斯拉开始享受这种思想的漫游。每当独处的时候,往往是在晚上,有时也在白天,特斯拉就开始了自己的旅程,游览新的地方,来到新的国家和地区,居住在不同的城市,了解当地的生活,结交新的朋友。实际上,可能你并不相信,但特斯拉知道,他们非常友好,与他们相处就跟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打交道一样,他们的音容笑貌是如此亲切,与真人别无二致。

17岁以前的特斯拉一直都是这样生活的;17岁以后,他就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发明创造之中。那时候的他异常高兴,因为、他这种极高明的想象能力有了用武之地——完全不需要模型,不需要绘图,也不需要实验,单凭想象就可以在脑海中将所有细节看得一清二楚,和真的一模一样。与其他人纯粹的试验理论相比,这是一种全新的发明理念和思路,甚至特斯拉觉得,这种理念和方法更方便、更有效。当人们想将头脑中的构想付诸实践而制造某种设备时,就会发现自己的注意力总是很难集中在设备的细节上。随着对设备的不断改良和重新设计制造,设计者的注意力就会愈加分散,甚至会将设计的基本原理都忽略掉。这样的设计或许也能收到一定成效,然而,产品质量却会大打折扣。
与之相比,特斯拉的设计方法可谓截然不同。他从不盲目地进入实践操作。当产生一种想法时,就立刻在脑中构图。在头脑中修改其结构,改良设计,并操作起这套装置来。是在头脑中开动涡轮机还是在车间里对它进行实验,这对他来说无关紧要,反正都是想象中的行为。就连涡轮机失去平衡的细节,也会在想象中出现。而且,他想象中发生的情况和实际中发生的情况是一样的,其最后结果都一模一样。通过这种设计方法,特斯拉能快速地将想法付诸实践并加以完善,而不必接触任何实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