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2年国内HEC产品供需现状及竞争格局[图]

2023-02-02 11:00 作者:噗嗤一愣  | 我要投稿


 

 

纤维素醚是纤维素与醚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一系列纤维素衍生物的总称,是纤维素大分子上羟基被醚基团部分或全部取代的产品。

 

HEC 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离子型纤维素醚产品,可应用于涂料、日化用品、环保材料、油气开采、制药、食品、造纸等诸多领域,但水性涂料是 HEC 产品最为主要的应用市场。

 

1905 年,世界首次实现了纤维素醚化,采用硫酸二甲酯与碱溶胀的纤维素进行了甲基化。非离子型纤维素醚由 Lilienfeld 于 1912 年获得专利,Dreyfus(1914 年)和 Leuchs(1920 年)分别得到水溶性和油溶性纤维素醚。Hubert 于1920 年制得 HEC。在 20 世纪 20 年代早期,羧甲基纤维素在德国实现商业化。1937 年至 1938 年美国实现了 MC 和 HEC 的工业化生产。1945 年后,纤维素醚的生产在西欧、美国及日本迅速扩展。经过近百年发展,非离子型纤维素醚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普遍使用的化工原材料。我国HEC 最早于 1977 年开始由无锡化工研究所、哈尔滨化工六厂等进行研制,此后随着我国非离子型纤维素醚工业的发展完善和市场的健全,部分纤维素醚厂商开始自主研发生产 HEC 产品。但因工艺技术相对落后、产品质量稳定性较差等因素,未能与国际厂商形成有效竞争。近年来,银鹰新材等国产厂商逐步突破技术壁垒、优化生产工艺,形成了稳定质量产品的量产能力并被下游厂商纳入采购范围,不断推进国产替代进程。

 

非离子型纤维素醚行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行业的上游包括棉浆粕、木浆等纤维素加工企业以及化工原料生产企业。上述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对HEC的生产成本和售价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下游行业覆盖国民经济的诸多领域,主要包括涂料、建筑材料、日化用品、油气开采、制药、食品、纺织、造纸等

HEC行业产业链结构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HEC 制备工艺中,需先将棉浆粕送入粉碎机粉碎成一定细度及松密度的粉状棉浆粕;再将氢氧化钠、醇类溶剂等投入化碱釜形成化碱后的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泵入反应釜并投入粉碎后的棉浆粕进行碱活化;碱活化完成后,向反应釜加入环氧乙烷进行初次醚化反应;初次醚化后向反应釜内缓慢滴加冰醋酸等中和过量的碱液,然后进行二次醚化;完成后再次进行中和;中和后为了增加纤维素溶解性,选用醛类溶剂对纤维素分子表面进行交联处理,防止形成难溶球状胶体;此后需对洗涤釜中的物料进行洗涤和离心,以此去除中和过程中产生的盐分,采用醇类溶液溶解盐分,洗涤后物料泵入离心机进行母液分离,分离后固体物料送入洗涤釜再次洗涤,离心母液泵入醇类母液罐,经蒸发冷却后回收利用;上述工序完成后,将最后一次离心后的物料送入干燥机进行干燥,分离出产品送入成品粉碎机粉碎;为提高产品均匀性,需将生产的几批产品由混料机混合搅拌后进行包装为成品并办理入库。

HEC 产品生产工艺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目前参与 HEC 市场竞争的企业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美国亚什兰、美国陶氏化学、日本信越、韩国乐天、诺力昂等为代表的大型跨国厂商,其凭借产品线完整、技术领先、研发能力强、品牌影响力高等优势,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第二类是以银鹰新材等企业为代表的国产厂商,该类企业较早完成了国内 HEC 产品在技术工艺方面的突破,实现了国产 HEC 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与销售,其自主核心产品已经基本达到国际厂商水平,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较高的性价比和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逐步推进国产替代的同时在国际市场具备一定影响力;第三类是国内外较多中小规模 HEC 生产企业,资金和技术实力有限,整体竞争力较弱,主要提供低端产品。

 

高密银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国内主要非离子型纤维素醚生产企业之一,优势产品为 HEC,2021年银鹰新材HEC产销量为7224.34吨、6729.4吨。

2019-2021年高密银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HEC产品供需统计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行业报告:共研网发布的《2022-2028年中国羟乙基纤维素市场全景调研与投资策略报告》

 

2019-2021年高密银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HEC 产品销售收入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HEC 作为添加剂其销量受下游市场需求影响程度较高,涂料行业作为 HEC最为主要的应用领域,其产量、市场分布与 HEC 行业有着较强的正相关性,2021年国内HEC产量17317.34吨,消费量16791.4吨。

2019-2021年国内HEC产品供需统计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目前我国内资厂商涂料级 HEC 市场占有率仍然较低,国内市场份额主要被美国亚什兰为代表的国际厂商占据,存在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随着国内 HEC 产品质量提升和产能的扩大,将与国际厂商在以涂料为代表的下游领域进一步展开竞争,国产替代与国际市场竞争将成为该行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的主要发展趋势。

 

更多本行业详细的研究分析见共研网《2022-2028年中国羟乙基纤维素市场全景调研与投资策略报告》,同时共研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可行性分析、商业计划书、IPO咨询等产品和解决方案。

 


2022年国内HEC产品供需现状及竞争格局[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