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近期小儿高发!疱疹性咽峡炎,你了解多少?

2023-07-14 15:31 作者:守诚堂膏贴  | 我要投稿

最近,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增多。这种病传染性强、传播快,通过接触、飞沫传播,该病具有传染性,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需重点防范。患儿会突然高热,甚至反复高热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无法与普通感冒相区别。


听说这种病比手足口病还凶残?听说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分不清?


先别急!先来跟着小编了解一下,什么是真正的“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季节,但多在4月至7月高发。这种疾病主要通过胃肠道和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感染最具传染性的时期是在感染前1至2周,因此,托幼机构、早教机构、社区等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的场所容易发生聚集性病例。疱疹性咽峡炎可通过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以及被感染的物品,如使用过的手、毛巾、玩具、餐具、床上用品等传染。


患儿常常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也可能有胃口不好、恶心、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年幼患儿可能出现口腔疼痛导致流口水、哭闹和厌食等症状。个别患儿症状严重,表现为持续高热不易退、易惊、肢体抖动、呼吸急促和心率增快等类似重症手足口病的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的典型体征是口腔咽峡部的疱疹。最初会出现咽红和充血,然后口腔咽峡部的扁桃体、软腭、硬腭、悬雍垂甚至整个口腔都会出现灰白色的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1至2天后,疱疹会变大并破溃形成溃疡。多数患儿约在7至10天后康复,症状消失。但是仍有少数患儿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脑炎、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和神经源性肺水肿,甚至导致死亡。


要快速鉴别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和其他疾病,需要注意出疹位置。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一般出现在口腔和咽腭部,而手足口病的疱疹出现在口腔、手、足和臀部等部位。例如,麻疹的疱疹出现在发热高峰期(3至4天)之后,口腔黏膜可见麻疹黏膜斑,随后全身可出现斑丘疹,从头面部到颈部、躯干和四肢。水痘发病后24至48小时会出现皮疹,最初是红色小斑疹,然后变为水泡,水泡周围有红晕,中央呈脐窝状,口腔、咽部、眼结膜和生殖器等处都可能出现。


对于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重点是对症支持治疗。可以采用进食凉软的流食和半流食,盐水漱口等方式缓解咽痛。喉咙疼痛可以使用温和的止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用药剂量应根据体重而不是年龄来确定。此外,应尽早隔离患儿,保持空气流通,饮食清淡,多喝水并漱口。当体温超过38.5℃时,应物理降温或酌情使用退热药物,并适量补液。如果患儿出现精神差、嗜睡、烦躁不安和面色苍白等症状,应尽快去综合医院就诊。


关于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家长需要注意孩子的清洁卫生,这是预防疾病的第一道防线。注重孩子的手卫生,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让孩子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免疫力;居室要多通风,在疾病流行期间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定期清洗和消毒孩子的贴身衣物和玩具。


总的来说,要对抗疱疹性咽峡炎,需要注意以下四点:如果宝宝发烧超过三天,应及时就诊,因为虽然多数情况下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预后良好,症状较轻的孩子一般一周左右就会痊愈,但一些孩子可能会出现脑炎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危及生命;要避免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以减少交叉感染;外出回家要注意及时洗手,家长自己也不要忽视个人卫生,因为成人接触了手足口病毒同样会感染疾病并传染给孩子;不要滥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菌群紊乱并延长病程,加重病情。对于6月龄至5岁的儿童,可以接种EV71灭活疫苗,预防由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减少重症病情的发生。


近期小儿高发!疱疹性咽峡炎,你了解多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