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月明里,姚广孝作为大明三代帝师,实力绝非常人可比
电视剧《山河月明》迎来了大结局,朱棣纵马狂奔,仿佛当年那个少年,一生征战的朱棣,也终于死在了北伐的军营里面,对自己的一生终于有了一个交代。
这部电视剧是以朱棣为主角的,讲述了朱棣传奇的一生,但因为剪辑得太厉害,很多剧情都不连贯,尤其是剧中很多人的觉的都莫名其妙。
就说白月光海别吧,看到最后,大家也没明白这个角色到底是用来干嘛的,感觉完全就是多余的角色,这个被剪辑成这样,本来也不可惜,毕竟历史片里不需要那么多的感情戏。

但是把姚广孝的戏份减掉可就太可惜了,他可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很多人都问,那个胖和尚也没什么戏份呀,怎么老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事实上姚广孝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大明第一智囊,三代帝师,一生更是传奇色彩浓郁,单纯从史书上看,功绩远在刘伯温之上。
姚广孝是出身中医世家,14岁的时候,看到有和尚很风光的从家乡路过,感觉这当和尚是个很有前途的工作,于是就跑去庙里当和尚了。

听上去是不是有些荒诞,但牛人往往不可以用正常的思维去理解,更为神奇的是,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姚广孝都只是一名很普通的僧人,只不过他爱好广泛,什么都学习,儒释道阴阳兵法,什么都学,他似乎一直在等待一个什么机会,尽管当时已经天下太平。
马皇后的死,对朱元璋打击很大,儿子们祭奠完之后,朱元璋让藩王们一人带一个和尚回去,给马皇后祈福。
被人熟知的那个故事,说姚广孝直接说送朱棣一顶白帽子,这个是出自野史,并不可信,当时的朱棣并无半点造反的可能性,但姚广孝跟着朱棣,应该也是经过精心谋划的,毕竟当时的朝堂上已经能看出来,朱棣是个很有前途的皇子。
后来的形式发展,完全背离了朱元璋的设想,儿子朱标突然死了,最终皇太子朱允炆继位,而在北平,朱棣经常和姚广孝密谋着什么,当时的北平,也只有姚广孝能够明白朱棣,没有谁一开始就想着要造反,但也不会有人甘愿把脖子伸出来让别人砍。
在姚广孝的不断鼓动之下,朱棣终于起兵造反了,而姚广孝这一身的本事,也终于有了施展的地方,姚广孝作为朱棣最为信任的军师和智囊,在靖难之役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姚广孝这个人很是奇怪,一个人可以装,比如说为了荣华富贵,这种人历史上很多,但姚广孝不一样,他是真的不想做官。
靖难胜利之后,朱棣要他还俗做官,姚广孝就是不同意,最后的折中办法是,姚广孝白天去朝堂上班,晚上还是穿僧袍,在庙里居住,因此他也被成为黑衣宰相。
姚广孝对朱棣一家的影响非常深,朱棣那就不用说了,当时的太子朱高炽,朱棣也让姚广孝尽心教导,完全把他当做是帝师来看待。
还有就是后来的皇孙朱瞻基,也是认得姚广孝做师傅,而且后来朱棣想要迁都北平,同样是派姚广孝过去作为总设计师,设计的北京,我们现在看到的北京城的基本面貌,就是姚广孝设计的。

而在营造北京城的过程中,姚广孝对朱瞻基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为日后大明朝的盛事,埋下了种子,但姚广孝终其一生都是以僧人的面目示人,普通人真的很难理解,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姚广孝看到了永乐的盛事,却没能看到仁宣盛事,但作为三代帝师,他应该也心满意足了,施展出平生的才华,或许才是他最大的愿望吧,至于外在的形式,他从来都是不在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