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个菜鸟的游戏设计梦工厂的读书笔记(六)2022.11.17(第四章 运用戏剧元素)

2022-11-17 17:52 作者:glhal  | 我要投稿

保命声明:

以下全是个人学习途中的不断理解,很可能都是错的!

并且这个读书笔记主要记录我在学习过程中思考得比较多的内容,因此可能会有上下文缺失,不全面不正确的现象。

请大佬狂喷!请小白勿当正确的知识来学习!欢迎大家赐教!谢谢了啦!


第四章 运用戏剧元素

    第三章使用正规元素的学习告一段落,然后开启第四章运用戏剧元素的学习了。

    戏剧元素给游戏玩法赋予内容,覆盖并结合游戏系统中的正规元素,把它们变成一个有意义的体验。

    最基本的戏剧元素是挑战和玩,在所有游戏中都能找到。一些更复杂的戏剧技巧,比如前设、角色和故事,通常被用于来解释和增强正规系统中更加抽象的元素,为玩家建立更深的情感连接,并在总体上丰富游戏的体验。

    本章一开始有个练习是让西洋跳棋戏剧化。既然刚结束正规元素的学习,那就试着使用正规元素分析西洋跳棋吧。过后发现在戏剧元素与正规元素的结合里,也是会用上的呢。



使用正规元素对西洋跳棋的分析

玩家:

       玩家的数量为2,玩家交互模式为玩家对抗玩家(传统线下);若是电子西洋跳棋,玩家数量可为1,交互模式可为单人对游戏。

目标:

       消灭对方所有棋子,或者使对方的棋子都不能动了。属于掠夺型目标。


操作:

       开始操作:由白棋先手,即开始游戏。

       行动操作:

                        移动:棋子每次往左上方或者右上方斜着走一格。(不能后退)

                        吃子:

有吃必吃(即只要能吃掉对方的棋子,就必须吃掉,不能不吃;当吃掉对方一棋子后还能继续吃掉对方棋子,应一路吃到底,直到不能吃为止)

                   有多吃多(如果有两条路或两枚棋子可以吃对方棋子时,必须选择吃掉棋子数量最多的那条路)

                   满足“己方棋子同对方在同一条斜线上面对面相遇,并且对方棋子身后是一个空位”的情况,己方棋子可以跳过对方棋子,落到对方棋子身后的空格,并吃掉它。

       特殊操作:

王棋:

满足棋子落到对方底线时,可升变为王棋。

                   王在其位于任何一条斜线上均可进退,并且不限格数。

                 王的跳吃是王与对方棋子遇在同一斜线上,不管相距有几个棋位,对方棋子的前后只要有空棋位,那么王棋就可以跳过去吃掉对方的棋子,而且跳吃时要跳过的对方棋子前后面的那一个空位里。

                 要遵循有多吃多的规则,如果出现可以继续吃子的情况,王棋必须走那条路线。

       解决操作:消灭对方所有棋子,或者使对方的棋子都不能动了即为游戏结束。

 

规则:

           定义对象和概念的规则:对象为棋子和王棋。跳吃这个应该属于国际跳棋的专有概念了。

            限制行为的规则:

                                         棋子移动的限制;有吃必吃、有多吃多(棋子与王棋都需遵循);吃子的限制;变升为王棋的限制;王棋移动的限制;

                                         基本界线为10乘以10的棋盘内。

            决定结果的规则:消灭对方所有棋子,或者使对方的棋子都不能动了即为游戏结束。

资源:

            命数:每颗棋子命数为1。单位:每颗棋子即为一个单位

            行动:每轮玩家只能行动一次(满足条件连续吃子为一个整体,即一次行动)

            能力加强:满足棋子落到对方底线时,可升变为王棋。

            特殊区域:对方底线。

冲突:

            障碍为对方棋子。对手即是对方玩家。两难选择为进攻或防守。

边界:

            物理性边界为10*10的棋盘。概念性边界为大家所认可的玩法。

结果:

            消灭对方所有棋子,或者使对方的棋子都不能动了即为游戏结束。

            一方赢一方输的零和游戏。



练习4.1让西洋跳棋戏剧化

背景故事:

        有一个地方那里只有一百个方格,只有深色和浅色方格。那里的人们都是白色外表的圆形,它们的名字都十分有规律,白棋壹、白棋……没有人知道自己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在它们意识里从来如此便是对的,大家都这样活着。

        它们有个很奇怪的仪式,那就是每天晚上必须对着夜空大声喊着我是白色的圆形,要不然拥有着白色外表圆形的人们就会慢慢褪去白色,身体也会逐渐扭曲,散出黑色的气息。

        从古到今有人不进行仪式吗?那当然有少数的人因各种原因化作黑色的迷雾,只是第二天明后就再也看不到它们的身影,也许当晚就消逝在夜色里。

        那它们的家人呢?白色圆形们没有父母儿女,它们是一个集体一个家庭,只要是白色圆形,那么就是一家人了。在白色圆形面前已经消逝的格格不入的黑自然没有家人,在名为“玄”的黑色眼里,那些曾经的家人到底才是杀死他的凶手呀!

        不管白还是黑,他们都有着奇怪的行为,并且不受自己控制。当然也可能压根没意识控制自己。他们呢,都只能斜着往前走,只能走在深色的格子里;不能正着走,不能后退,也不能走浅色格子。

        更奇怪的是,只要碰上与自己不同颜色的人背后无人时,譬如白见到黑后面无人时,自然知道在这个黑弱小于他。便很自然的白会从黑的头顶越过,然后将其吃掉,并往前。反过来黑也是如此。为什么呢?也许是这个小小百格里只有黑色与白色,又或许是天注定吧。

        那么有没有不做仪式却仍白的人呢?答案是显然的,这就是这场战争达到相当规模的开始,也是百格外的世界与那两股强大力量显现的开始。

        传言有一晚,时钟的指针已到九点,天却还敞亮着,天空的亮光让平时习惯对着黑夜大喊的白色圆形们感到刺眼。也许那晚是白色圆形的人们第一次拥有了作为人的感觉。

        那一晚被称为“(这事件名字还没起好)”。那晚有的人忍住刺眼的痛仍然高喊着“我是白色的圆形!”;更多的人呢,害怕亮光刺眼更恐惧变黑的死亡,便闭着眼睛一如既往地喊着大家所喊。而别的一些没进行仪式的人呢,有的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愕然了一晚;有的被刺痛后已不再相信仪式;还有的呢是那星星之火的反抗意识,他们决定一起化作刺眼亮光下的黑色。

        不管是黑色还是白色,大家都不知道那晚天空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一直以来的常规被打破了。那晚人们有了意识的选择白或黑,不管是出于意志又或是恐惧。

        那晚,黑色迷雾中传出了这样一段话“不作虚伪的祷告,我们本来就是黑。我们没有形状的条框,随心的形变是我们自由意志的体现。怪奇的名字是作为人的自由。白与黑一直以来都是斜着走,我们走不向正道,走的始终是那幽暗的路,往后我们就一邪到底吧。”至此,一大批的黑色迷雾在百格上占据了一半,以造就了黑白对立的局势。

        你以为黑白对立就不存在弱者吗?其实那晚还出现了这样的一批人,他们没进行仪式,却仍然是个白色圆圈。他们那表面的白色家人并不认同他们,说他们不是真正的白,指责他们是白色的混沌,并驱赶与杀害他们。而黑呢,同样也不认可他们,觉得他们身上带的白色是懦弱,是压迫黑色的象征。因此黑与白史上做的第一件相同的事就是迫害那些未进行仪式的白色圆圈。也可能是唯一一件相同的事了。

        黑白对立的局势开始后,百格里天天充斥着战争,黑白依旧顺着本能去吞噬对方,只要碰上与自己不同颜色的人背后无人时,便自然知道对方弱小于己方,然后就是从对方头顶掠食而过。

        战争持续了很久,不是白色吞噬黑色,就是黑色吞噬白色,又或是五五对立。而那些未作仪式的白色圆圈呢,有的为了证明自己对白色所谓的忠诚,冲锋陷阵地进入了黑色区域的底线,变升为王棋,得到了所谓的崇拜。当然,黑色们同样在白色区域底线里变升为王棋,以更强势的姿态消灭对方。慢慢地黑与白都变成了杀戮机器,此后每天都是机械般的进行战争。

        也许那晚那份作为人类的尊严与意志,被那小部分经受种种迫害未作仪式的白色圆圈带上了天空了吧。



戏剧元素与正规元素的结合

        两名玩家将分别代表着两股人类社会从古至今对抗了数千年的力量,即自由与秩序。白棋代表秩序,黑棋代表自由,他们命中注定是对立的。回头想想玩家参与这个游戏是否已经默认了这个规矩,即开始游戏后需要将敌方击败以获得胜利。

        在开始操作中游戏规定了白棋先手,结合背景故事,白棋在一开始确实占据了优势,合情合理o( ̄▽ ̄) o

        在限制行为的规则里,有吃必吃、有多吃多这一规则也符合了人类内心的贪婪与凶残。

        关于行动,怎样的情景可以做多次行动,怎样又被限制行动呢?这点待思考。

        将特殊区域设定成敌人的城堡,占据了即可加强能力变升成王棋

        关于结果这是一个零和游戏,也就是说无论谁赢,结果都为零,世界并不会增添一份美好,少一份悲伤。人类的战争也是如此的吧。然而决定结果,结束游戏除了消灭对方所有棋子,还有一个选择就是使对方的棋子都不能动了,也许我们都无意地被迫地间接地伤害着别人,那么雪崩时至少我们可以努力地选择自己下落的方向。

        关于边界,实际上这场游戏结束后,返回现实世界,两名玩家还是好朋友,并不会因为这场游戏伤了友谊。而战争与人类的幽暗,希望只存在于这百格之中,并且这边界可以越来越小。


        当然,至此就大概描述了一个较为沉重的故事,让人情感投入之后呢?有让玩家更想参与这个游戏并投入其中吗?要带着罪恶去消灭别人,就连我自己都不想。游戏总归是游戏,参不参与是玩家的决定,但人生不一样,就算发疯了也得继续下去。毕竟做人哪有不疯的,只是硬撑罢了。

        被迫进行游戏可不是一个好的开始,在此故事背景下又该如何让玩家更投入这个游戏呢?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进攻的合理性和积极性,剧情要如何使得玩家保持对敌方的攻击?(这点或许可以参考《尼尔:机械纪元》,但剧情和游戏的结合还是个很头疼的难题,在西洋跳棋这个简单抽象的系统里确实难以实现一个故事。也许在我熟悉这个游戏后,将一些常见的情况分成若干个节点后,再插入故事,也许可行)


        又一天了,路漫漫啊。不过,也许今天是在公路与荒野的分界上烂漫的一天吧。明天有会怎样呢。







一个菜鸟的游戏设计梦工厂的读书笔记(六)2022.11.17(第四章 运用戏剧元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