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常识午餐】
1. (单选)古诗云:“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下列选项中与此诗所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答案】C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哲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题干古诗出自金代诗人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强调要写出意境神妙的诗句需要亲自体验感悟,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的哲理。C项出自宋代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强调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比较肤浅,想要获得真知灼见必须亲自实践,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的哲理,与题干哲理一致。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出自宋代苏麟的《断句》,强调靠近水边的楼台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体现了因果联系的哲理。
B项:出自宋代苏轼的《春江晚景》,强调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体现了普遍联系的哲理。另一方面,从拟人的角度来讲,该诗句也能体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与C选项相比较,C选项与题干的关联度更强。
D项: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强调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像湛蓝的蓝草,体现了普遍联系的哲理。
2.(单选)红色与黄色混合得到一种新颜色,红色与蓝色混合得到另一种新颜色,这两种新颜色分别是:
A.绿色、紫色
B.绿色、橙色
C.橙色、紫色
D.紫色、绿色
【答案】C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物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
第二步,红、黄、蓝是我们通常上认为的三原色,即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三原色可以混合出所有的颜色。红色与黄色按照1:3的比例混合是橙色;红色与蓝色按照1:1的比例混合是紫色。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1.美术中的三原色:红、黄、蓝。原色可以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而其他颜色不能调配出三原色。①红色与黄色按照1比1的比例混合是砖红色;②红色、黄色和蓝色全部混合是黑色;③蓝色和黄色混合是绿色。
2.光学中的三基色:红、绿、蓝。三基色的光可组成以下几种颜色:红+绿=黄;绿+蓝=青; 红+蓝=品红; 红+绿+蓝=白。
3.(单选)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泄露,车厢里充满了汽油的气味,这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洒水降温减少汽油蒸汽
B.开灯查找漏油部位
C.让车内的人集中到车厢后部
D.打开所有车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车安全知识。
第二步,当油箱泄露致使车厢里充满汽油的气味,此时应该打开车窗以使车厢内空气流通,释放车厢中的汽油味,同时打开所有车窗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汽油遇到火源容易着火,所以要严禁烟火,疏散乘客可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对比选项,D项措施比较恰当。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汽油不溶于水,而是漂浮在水面,水不会溶解汽油蒸汽,因此洒水降温无法减少汽油蒸汽。
B项:汽油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或电火花容易发生爆炸,而开灯可能产生电火花,汽油蒸汽遇电火花容易发生爆炸,因此不宜开灯。
C项:油箱已经泄露,如果发生爆炸,不管在车厢哪个部位都会有生命危险,因此让人集中到车厢后部并不能避免危险。
4.(单选)蔡元培先生曾经撰联以挽某人曰:“为地方兴教育诸业,继起有人,岂惟孝子慈孙,尤属望南通后进;以文学名光宣两期,日记若在,用裨征文考献,当不让常熟遗篇”。该挽联所悼念之人的主要历史贡献是:
A.领导革命,倡导民主共和
B.热心洋务,主张中体西用
C.兴办实业,投身实业救国
D.思想解放,宣传民主科学
【答案】C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历史-中国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人物相关评价。
第二步,张謇(jiǎn),近代著名教育家、实业家,主张“实业救国”,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1926年8月,张謇在其故乡江苏南通病逝,蔡元培撰写此联以表悼念。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是孙中山的主要贡献,他领导了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项:是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张之洞在其著作《劝学篇》中全面论述了这一思想。
D项: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5.(多选)据统计,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最具危害性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中,中国有50多种,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有11种。外来生物入侵的途径包括:
A.主动引入物种
B.海洋生物漂流
C.旅游
D.国际贸易的货物吞吐
【答案】ABC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地理国情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外来生物入侵。
第二步,外来生物入侵的途径:大多数外来种的传入与人类活动有关。在对外交往中,人们有或无意将外来种引入了我国。但也有一些入侵种类属于自然传入,与人类活动无关或没有明显关联。主要分为:人为有意传入、人为无意传入、自然传入。人为有意传入,如人为有意主动引入物种进国内或种植或售卖。人为无意传入指入侵生物是随人类活动而无意传入的。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增加、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国际旅游业的迅速升温,外来入侵物种借助多种途径越来越多地传入我国。自然传入,外来入侵种还可通过风力、水流自然传入,海洋生物漂流、鸟类等动物还可传播杂草的种子,例如紫茎泽兰是从中缅、中越边境自然扩散入我国的。薇甘菊可能是通过气流从东南亚传入广东;稻水象甲也可能是借助气流迁飞到中国大陆。可见主动引入物种、海洋生物漂流、旅游、国际贸易的货物吞吐都属于外来生物入侵的途径。
因此,选择ABCD选项。
6.(单选)郭沫若用“犀利”“恣肆”“深厚”“峻峭”四个词语分别概括了先秦四大散文家作品的风格。符合这四种风格的散文家依次是:
A.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B.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
C.孟子、庄子、韩非子、荀子
D.庄子、孟子、韩非子、荀子
【答案】A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人文-文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诸子百家。
第二步,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文中对应的分别是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①孟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仁政”“民贵君轻”,代表作《孟子》。
②庄子,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代表作《庄子》。
③荀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性恶论”,代表作《荀子》。
④韩非子,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张君主专制,代表作《韩非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