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报录比分数线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2023天津大学教育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法学院]法理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生药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管理学基础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微生物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仪器科学与技术基础(大学物理)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工程水文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程水文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理学院]光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药物化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货币银行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仪器科学与技术基础(大学物理)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普通心理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理学院]电磁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药剂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程水文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数据库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法学院]刑法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法学院]民法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固体物理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固体物理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传热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药物分析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初试复试都有其它专业也有都在更新,
huoqu laiyuan guanzhu gongzhonghao 准硕士之家
天津大学(天大,Tianjin University),坐落于天津市,由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教育部、天津市、国家海洋局共建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1]。该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重点建设大学,卓越大学联盟成员,“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合作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建筑老八校”之一,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中国与中欧国家科技创新大学联盟创始成员[2]。 现任党委书记杨贤金,校长金东寒。校训为“实事求是”。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天津大学设有卫津路校区、北洋园校区和滨海工业研究院校区。占地总面积分别为136.2万平方米、243.6万平方米、30.9万平方米。有74个本科专业,4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了工科优势明显、理工结合,经、管、文、法、医、教育、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学科布局。国家级一流课程4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7个,12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百分之一,其中3个进入ESI前千分之一。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教职工4960人。[2]
天津大学前身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堂”,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1900年,学校被迫停办,后于1903年4月在天津西沽武库复校。1912年1月,“北洋大学堂”定名为“北洋大学校”,1913年定名“国立北洋大学”,1928年大学区制试行,更名为“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1929年,根据《大学组织法》学校更名为“国立北洋工学院”。1937年,遵教育部令学校西迁;9月10日与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北平研究院共同组建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3月,临大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国立北洋工学院(泰顺)、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西北工学院和北洋大学北平部四校师生返回天津,恢复国立北洋大学,1946年复名“北洋大学”,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由国家定名为天津大学。[2]
截至2022年,天津大学位列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21名;[3]位列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第22名。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学校成立“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与“中国与中欧国家科技创新大学联盟”,成立“中国—东盟智慧海洋教育中心”及“国际能源合作机构—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学校与世界上50个国家、地区的256所高校、研究机构及公司签署协议。在海外成立了3所孔子学院,分别是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孔子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孔子学院和法国尼斯大学孔子学院。[2]
天津大学牵头筹建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并受中国国家能源局委托负责中心管理。APSEC于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写入《北京纲领》,是亚太地区能源可持续合作与发展的机制与平台。
2020年9月15日,北京市文物局与天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北京古建筑研究院在天津大学揭牌成立。[49]
3
学术研究
编辑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学校建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为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8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33个、天津市工程中心23个、天津市国际合作基地36个。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8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于2019年10月正式启动建设;获批建设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是教育部首批批复建设的7个前沿科学中心之一。学校获批10个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药学院获批“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2]
科研成果
2019年10月,天津大学上榜深度学习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的公司机构,排名第10。
2001年-2013年,学校有35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3项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415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
2006-2010年,天津大学科技总经费达到37.7亿元,比“十五”期间翻了一番;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有14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011年,学校科技总经费达15.05亿元;2012年科技经费总量18.08亿元。
2012年,学校签订千万元以上大项目达到30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19项,总资助额度达到21114万元,授权专利622项(其中发明540项)。2011年-2013年,学校取得千万元大项目74项,其中亿元级项目3项;获批“973”计划项目10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4项;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6.4%,2013年达到1716项,2项发明专利获2013年度天津市专利金奖,1项发明专利获得第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2015年,科技经费总量22.15亿元,新立千万元以上大项目18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12项,获批直接经费20195.90万元,间接经费3518万元,授权专利916项,其中5项发明专利获得第十七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全国排名第一。5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天津大学均为第一完成单位,1项成果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7项成果获天津市科学技术奖,17项为第一完成单位,其中7项一等奖。1项成果荣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6年至2020年,共获国家三大奖2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2]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9年底,天津大学图书馆纸质书刊总量310万余册,电子图书193万余种,全文电子期刊8.2万余种,电子数据库105个总库(203个子库)。此外,藏有《闲情偶记》《御纂周易折中》《西湖志》等珍贵古籍、数百种线装书、名人手稿等。[50]
学术期刊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学术期刊(2)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CSSCI收录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月刊,Ei收录
《天津大学学报(英文版)》双月刊,Ei收录
《管理科学学报》月刊,CSSCI收录
《系统工程学报》双月刊[51]
《燃烧科学与技术》双月刊,Ei收录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双月刊,Ei收录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内燃机学报》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4
文化传统
编辑
校训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天津大学校训
天津大学校训为“实事求是”,由建校初期北洋大学原校长、著名法学家赵天麟首倡。赵天麟任校长期间(1914-1920)总结北洋大学办学经验,概括出“实事求是”四个字,以之教导学生,遂成为校训。
“实事求是”一词出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文中说刘德“修古好学,实事求是”。赵天麟以这四个字首倡于北洋大学。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待科学技术知识,端正学风。
赵天麟坚持严字当头,以讲求高质量为教学目标。他在1925年北洋大学三十周年校庆祝词中写到:
形上形下,聚精会神。人文渊薮,日新又新。
猥长其曹,改制伊始。一得之愚,实事求是。
忆当髫稚,蛾术于斯。归自海外,乃辱皋比。
教学相承,渊源接续。从事此间,厥情最笃。
别来数稔,时复念兹。达材成德,与有荣施。
云霞蒸蔚,盛会欣逢。洋洋学海,万派朝宗。
这一段祝词是赵天麟办学思想的回顾和总结,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和集中精力从事教学工作,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的抱负。
天津大学在继承这一优良校训的基础上赋予了新的内涵,即办事求学,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诚实守信,并注重求索真相,开拓创新,把握规律。天津大学继承了北洋大学的优良校风和学风,恪守“实事求是”的校训。
校庆
天津大学以每年公历10月2日为校庆日。
校色
天津大学校色为“北洋蓝”(C100,M80,Y0,K30),代表理性、沉稳、效率、科技。
校徽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校徽
天津大学校徽于1990年确定,设计者为设计院郭泉。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原北洋大学校徽
校徽外形为圆形,取自《淮南子·主术训》“智圆行方”之意。校徽中间“1895”字样为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创建时间,盾形为原来北洋大学校徽的概括,二者说明了天津大学前身为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大学。英文为“TIANJIN UNIVERSITY(PEIYANG UNIVERSITY)”亦为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的英文翻译。校徽外为齿轮,象征天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
校歌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天津大学校歌
《天津大学校歌》,又称北洋大学校歌,诞生于1935年,为纪念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建校40周年而谱写。校歌作者萧友梅、廖辅叔。校歌总结了北洋大学兴学育人、实业救国的历程,激发北洋学子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精神与优良传统。
歌词为:
花堤蔼蔼,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
悠长称历史,建设为同胞。
不从纸上呈空谈, 要实地把中华改造。
穷学理,振科工,重实验,薄雕虫。
望前驱之英华卓荦,应后起之努力追踪。
念过去之艰难缔造,愿一心一德共扬校誉于无穷。
百廿邮票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天津大学校庆邮票
2015年10月2日我国发行《天津大学建校一百二十周年》纪念邮票1枚(右图)[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