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q法的简单运用(三)

例三:,求证:
证明:原不等式
记
这个式子非常麻烦,因为同时出现在不等号的两边,难以放缩。但更加不幸的并不是这一点,我会在下文中说明。
仿照前几题的证明方法,设法消元得到一元函数后再进行分类讨论。
由
那么根据前几题的经验,我们只需知道使得上式恒成立的p的范围
上式
上式对于恒成立,从而只需讨论
的情况
这里我试图证明余下的情况时没有动用三次舒尔不等式,原因是解刚才的不等式时已动用两次均值消元,若想消p,会动用两次均值与一次三次舒尔不等式,只会放得更松。
于是我直接对进行解二次不等式
其中,函数
的极大值为36,极小值为9
从而其图像与x轴仅有一个实交点,又
从而的唯一实根在
之间,故知对
由知
是恒成立的,
我们考虑使得恒成立的q
则
这说明当时原不等式成立
我们只需继续证明当时原不等式成立即可
其实当有更小的范围
我继续逼出,并考虑使得
恒成立的q
这里直接交给计算器,得
接下来只需证明当时原不等式成立
可以看到,我们“成功”进一步缩小了q的范围,我断定再进行有限次重复的操作,能最终证明原不等式。
但是,真的有小可爱会这样算下去吗?
于是,这种思路pass,我们换一条路。
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此题的不等式十分之紧,故而最好不要进行放缩,在这里,我们证明一个引理。
引理:,若记
,则
证明:令
那么,,则
在
上单调递减,在
上单调递增,并在
处取到极大值与极小值
因此,存在有三个实数根(记重根)
回到原题,我们的目标是去证明当
前文已经做过相同的分析,只需证明
由引理知
只需证
这个不等式肯定是成立的,而且不需要分类讨论

我们考虑函数
目标证明0与3是相邻的两个根,从而利用其连续性说明上式成立
我们令,并不断化简,最终得到:
我们解四次方程
其,从而方程有两个互异实根与一对共轭虚根
我们只考虑正实根,若记
则
取近似值得到
于是,的根为(有可能有增根,但0与3是原方程的根)
我们只考虑正实根,他们为3与
(1) 若是
的增根,则0、3是
相邻的两个根,又
,故而在
上,连续函数
,原不等式得证!
(2)若是
的根,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若(即
是一个极值点,且极值为0):

首先上的连续函数
其中,即0是极值点,而0与
是
相邻的两个根
若0是极小值点,由知
间有一根,矛盾!
若0是极大值点,是极小值点,其与0一定不是相邻的极大值与极小值点,从而0与
之间一定存在另一个根,矛盾!
那么一定是极大值点
我们知道
由于上连续,从而
②若(即
非极值点):

先前已经得到上有且仅有一根
,且
,则
,矛盾!从而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综上,原不等式得证!
实际上,是在解方程过程中由于平方而得到的增根,从图像上可以看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