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圣人无名——荒落的读书笔记(九十六)

2023-07-13 07:27 作者:荒落丶  | 我要投稿

昨天睡前忘发了,赶紧补一下。 感觉最近读书颇有收获,思考事情的方式也深了许多,于是又开始重读《庄子》。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去看待同一件事,会产生不同的想法,看书也是一样。 而书上的内容是自己思考的起点,每个人的认知与理解不同,所以看到的东西也不同,所谓的剖析也只是在为自己的观点佐证——所以作者怎么想的不重要,读者想到了什么很重要。 老庄的思想是复杂、多样的,他们的《道德经》跟《南华经》篇幅不长,却足以让后世之人研究至今。前者是发人深思的哲学,后者在哲学中又融入了美学,不输《论语》与《诗经》。 当然,如此复杂的思想是很容易理解偏的。就比如我上学时就将“清静无为”简单理解成要贴近自然,让自己保持一颗平静的心。然而随着年岁增长,我对此的理解也转变成了“要顺应自然规律与自己的内心”。 所以老子被尹喜哄得开心了,就写下了道德经了。 说回《庄子》。 这本书自然是美学与哲学结合得最好的一本书,比如开篇便是: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还有什么: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以息相吹也。 即便放在现代,这份美感也都快溢出了。 而庄子一书每一篇都有着很多内容,能让人联想到很多道理,所以今天我也只从北冥有鱼读到神人无名。 而有关鲲鹏这个故事,庄子从许多角度都拆解了一番。比如开篇是直接描写,第二段则是从鲲鹏开始联想天地的本质、不同层次的生物看待天地的样子,颇有点科幻感——我们仰望星空探寻宇宙的本质,又想知道高维生物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第三段大概是讲有多大能耐就揽多少活,不然便是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后面还分别从小的角度跟大的视角来探讨鲲鹏的行为,以前老师的解释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现在读来,感觉也不仅仅是这样。 比如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这不是仅仅是眼界的问题,更是生命层次的问题。 生活在社会下层的我们,跟朝菌、蟪蛄并没有太大差别,很多东西在出生时就被决定了。所以我们去匹之彭祖,不亦悲乎? 此,大小之辩也。 后面则是道家经典的那一套: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追求顺应自然,尊重事物发展规律。

圣人无名——荒落的读书笔记(九十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