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五大文臣排行榜:皆堪治国良才,第一乃开国元勋
五、徐溥
大明正直最清明的是哪一朝?大多数人会说弘治朝,史称“弘治中兴”,而弘治中兴当中,弘治帝最倚重的大臣叫做徐溥。居内阁十二年,从容辅佐,爱护人才,德高望重,非常保护言官,政治威望非常高,被追谥“文靖”。

四、杨溥
“三杨”之一曾因直言进谏得罪汉王朱高煦被下狱,下狱后仍不忘学习。朴实正直,廉洁好静,没有城府。个性恭敬谨慎,每次上朝,都顺着墙跟走。即使对隶属小官,也不敢怠慢。明初的这些大臣,真的有大家之风。杨浦的威望在当时仅次于杨士奇,杨浦去世时,明英宗辍朝一日,追谥“文定”。

三、杨士奇
“三杨”之首。明朝第一个盛世“仁宣之治”出现的最大功臣。他是千古内阁首辅的典范,劝谏宣宗免除征伐,又能体恤百姓,他对于后辈的提拔,也是不遗余力。当明英宗即位,宠信王振时,他几次劝谏,英宗不以为意。他忧虑不起。死后追谥“文贞”。

最适合做内阁首辅的杨士奇
二、于谦
不是郭德纲搭档,“千凿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千古名句出自他手,若非于谦,大明的灭亡时间要早将近200年。他在明英宗被俘虏后果断的立代宗为帝,让也先用英宗威胁朝廷的阴谋没有得逞,而他率领二十万大军拒鞑靼大军于国门之外。也因用力代宗招了英宗的忌讳,在夺门之变后,于谦被斩首。明神宗为其平反,追谥“忠肃”。

于谦
一、李善长
明代建立时,文臣很多,选择也很多,李善长、刘伯温、宋濂等等,但是老冯还是选择了李善长,是他给朱元璋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为大明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在明朝建立后,李善长参与制定《大明律》、大明国号、大明首都选址,在明初的一些休养生息政策当中,大多都有李善长的影子。如果不是因为最后举荐了同乡胡惟庸,李善长应该可以善终。

李善长的下场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