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逆推“裸尸油画”凶手,最不可能变成可能,吴嘉一句话细思极恐
《尘封十三载》11.18系列杀人案又发现新线索,理发店齐莎莎被人杀死在店内,上帝视角的我们发现凶手用了同款被布包裹的锤子行凶,场面血腥,却没有类似以往的拍照姿势,现场也没有发现标签化的HB铅笔,是凶手改变了作案方式?还是换了凶手呢?

剧中,陆行知、卫峥嵘视线转移到细虫曲正祥身上,但是,据我自己看来,更加倾向一个不可能的人——吴嘉,杨漫学生,同样也是陆安宁的好朋友。
按照刑侦剧反向推断,看看我说的有没有那么一点道理。

首先,我们猜测一下吴嘉身份。
吴嘉,年龄23,和陆安宁还要大上几岁,按照刑侦剧熟人关系推断,吴嘉很可能小时候便出场过的。
1997年案发时一共出场三个孩子:
一个是被害者杜梅的女儿宁宁,也就是现在的陆安宁;
一个是卫峥嵘的儿子壮壮,很明显一直和爸爸卫峥嵘生活在一起;
还有一个是白晓芙的儿子张山山,在白晓芙意外死后,张山山没了消息;
如果张山山化名吴嘉,因为某些不为人知的原因变换身份,现在带着某个目的又出现,还是出现在和案件相关的人身边,让人不多想都难。

猜测原因二:
吴嘉第一次出现在陆安宁身边时,陆安宁正在搜索“1997年南都杀人案”,搜索页面还未关闭,吴嘉一定是看到的,没有人会平白无故在十三年后搜索“过时”的案子,如果吴嘉是凶手,这个高智商罪犯,即使现在不知道陆安宁是被害者杜梅的女儿,以后也会确认身份的;或者说,吴嘉一开始就知道陆安宁身份是故意接近。
更何况随着一次次的接触,吴嘉知道的细节更多,所以,在吴嘉带着陆安宁站上高楼时,吴嘉的一段话,还真是细思极恐。

猜测原因三:
吴嘉带着陆安宁所站的高楼对面,恰好是97年老城区杜梅被害现场,也是十三年后辛迪被害现场,在第一集陆行知的回忆中我们可以得到验证。
吴嘉为了给陆安宁解开心结,告诉她要学会“忘记噩梦”,并且说自己小时候上来过,“欣赏过风景”,这里所谓的风景,单纯只是老城区的面貌吗?是不是看到的恰恰是当年杜梅案的案发经过,而十三年后的吴嘉故地重游,看的风景是自己的“作品”。


97年,吴嘉也就是张山山也就十岁左右,是谁把吴嘉带到高楼上欣赏风景?妈妈白晓芙肯定是第一人选,原因听我慢慢说。
白晓芙——南大的科技人员,和丈夫张司城感情不和早就离婚,甚至申请了独立抚养权,拒绝张司城看望孩子,这在张司城跟踪卫峥嵘失控崩溃可以看出,他是深爱白晓芙的,但是自己就是赢不了卫峥嵘这个初恋。内向木讷的张司城变得阴郁,慢慢地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97年杜梅案案发时,如果是张山山自己在高楼上看到凶案,这么小的孩子受到刺激,母亲白晓芙指定会问出原因知道真相;如果是白晓芙带张山山上的高楼,那就有可能是她看到凶杀。
无论是哪一种,98年白晓芙便意外身死了,这里面会不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而动手的会不会就是身边人,丈夫张司城没嫌疑谁信?
别忘了,当年陆行知收到凶手挑衅呼机信息时,争分夺秒和卫峥嵘赶到嫌疑人所用的公用电话亭,反方向追捕时,恰恰看到路边骑自行车的张司城,难道真有这么巧合?

我这推理有没有点那个意思,毕竟,刑侦剧的镜头没有一个是白给的,凶手往往也是最出乎意料的那个。总结最后一句:十三年前张司城作案行凶,十三年后儿子吴嘉即张山山模仿作案,而白晓芙很有可能就是所有案件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