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郑州民办小升初双轨并行,看菜吃饭


民办初中摇号已于6月29日结束,有人欢呼雀跃,有人捶胸顿足。但对一些摇不中的家长来说,真正的小升初,才刚刚开始,因为检验过去的努力是否能换来回报的时候到了——没错,我说的是补录。
因为众所周知,大家都在郑州,大家都在小升初,但使用的是两套规则。
一个公办相对就近划片,二是不用摇号直升民办初中,三是报民办学校摇号志愿,摇上的录取,摇不上的可以咨询有补录名额学校的补录情况。
相对就近划片这条路,是政策上鼓励的路,从家长的学生,全程全方位轻松无负担。不补课不培优,不用承担高价学费,从6岁到15岁,省钱,省时,省心。缺点也显而易见,越躺越平。舒舒服服地读完初中,能继续读高中的概率大减,能考上优秀高中的概率更低。
第二条路,恰恰相反。左手要鸡娃,右手搞学位,双管齐下。
课内是基本操作。从小学开始,各种超前学习,培养兴趣,什么ket、pet、奥数、竞赛……能学就学,不能学创造条件学,没有时间就挤出时间。
鸡出了牛蛙,剩下的就是家长的工作了。泡各种论坛和群,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这里说的机会,指的是不通过摇号这种不确定方式进入名校的机会,操作方式多变,从密考到xx营,从开会到打电话。
这样持久的游击战下来,不少家长身体和钱包双双被掏空。但只要收获一个承诺,一张票,瞬间变成大型“真香”现场。毕竟,一个名校重点班的学位,在很多家长眼中,都不能说赢在起跑线上了,简直是赢在终点线前5公里。
两条路,逐渐成为了不相交的平行线。
第二条路,是需要成本的,很多家庭,没有这个“家底”,想走也没法走,或者没法一直走下去。
其实,还有走第一条路都费劲的,比如为数不少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希望在郑州扎根,但由于身份谋生压力,由于户籍限制,他们的孩子只能读一所民办低质量的学校。
顶层设计无疑是坚定导向第一条路的,但落到地方实在太难。
我总是不提倡焦虑,鼓励躺平。但说实话,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天经地义。很多走上第二条路的家长,其实本身很反感这个模式,但眼看走在这条路上的前辈和同龄人收获颇丰,自己能甘于人后吗?自己有能力,哪怕咬咬牙,也没有什么错。
这里有一些建议,给所有尚未走到小升初这个节点的家庭。
首先,如果不是天赋型孩子+厚实型家底(人脉),进入最顶尖的层次的学校的机会太小,可以断了这个念想。
其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依然要两手准备。一方面,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关注学校动态;另一方面,抓紧孩子课内成绩的同时,适当拓展。至于自己能做到多少,完全看菜吃饭。孩子的能力,家长的家底,家长的努力,以及运气,四方面决定了你能去哪个层次的学校和班型。
再往下,那就是普通初中的公办重点班了。公办重点班,绝不是一个难以企及的,要倾尽所有的目标。只要孩子校内成绩不俗,家长在五六年级稍微关心一下学校的动态,难度并不是很大。
家长看菜吃饭,躺平指的是在公办重点班的基础上可以不以牺牲生活质量为前提,去追求顶级民办,但无论如何,对孩子的校内成绩和学习习惯,是一定要严抓的,否则那叫做躺尸。
选学位房变成选学区,选学区变成选学校,选学校变成选班级。小升初的形势,一直在变,大方向是提高随机性,是向均衡化倾斜。择班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必然,普通学校的公办重点班也将有一定竞争力。
总结一下:
家底殷实,视钱财如粪土的,以最顶尖名校的重点班为目标,往死里砸;
家底还可以的,以一二线民校重点班为目标,看菜吃饭;
普通家庭,公办重点班或二三线或新兴民办重点班;
最差的,亲力亲为,维持孩子校内成绩,五六年级多留意区内公办学校动态。
衷心希望越来越多人认可公办学校,不要被民办高价学费,不要被宣称有票的教育机构牵着走。而一切的根源,归根结底,是提升公办学校质量。此外,公办学校做得好的地方,不应该遮遮掩掩,禁止公布,反而要大力宣传,让大家知道。

郑州小升初摇号6月29日电脑派位,共有21所民办初中学校参加电脑派位,报名参加派位学生17393人,派位录取7504人,总摇号率:43%。

今年,摇号由于部分学校有直升名额,学位数量整体比以往少了很多,不过,这个消息,对于今后幼升小的家庭来说,是个好事,多一种升学选择。
另外,父母们需要关注的是,部分区域教育形势已经发生改变,新公办学校的到来,打破了原先区域的升学走向,这个趋势,家庭要关注起来。
各区学校摇号变化

先来说说,各个区域参加摇号的民办学校。
①金水区:

今年,郑州市金水区6所民办初中报名参加电脑派位4420人,计划派位录取1933 人,摇号率:45%
金水区,最火热的学校就是省实验文博学校。
今年,文博主要生源:学位房338人+摇号462人。但是,需要家庭注意的是,随着文博与省实验总部的回撤,文博在面对如今的生源,未来是否能够交出一份家庭满意的答卷,是个问号。
金水区紧跟省实验文博的学校就是一八中学,今年,小学部直升181(6个班)+摇号录取219人。
目前,一八初中开始采用分层教学,主要以分数为主,进行分班:三科98以上/95以上/90以上....这种分层模式,未来尖子生还是能够出来的。
②中原区:

今年,郑州市中原区3所民办初中报名参加电脑派位2490人,计划派位录取935人,摇号率:37%。
中原区摇号,桐柏一中绝对的力压群雄,小学部直升13个孩子+387个摇号录取是今年的生源构成。不过,一中教育理念很挑孩子,学习自主能力不高的孩子,去了一中集团,会有很长的适应期,这对摇号进来的孩子是个考验。
另外,在中原区,领航初中部上升势头越加明显,小学部125名孩子直接直升,这个对于之后幼升小的家庭来说,可以重点考虑。
二七区:

今年,郑州市二七区6所民办初中报名参加电脑派位4688人,计划派位录取2361人,摇号率:50%。
二七区摇号报名人数最高的是:树人外国语,这所学校对于外区的家庭比较陌生,但是,如今在二七的影响力非常大,至于为什么?咱们直接看学校这两年的成绩。之所以学校成绩出色,就是分层好,学校有5种班型:周恩来班、邓颖超班、青羽班、实验班、平行班,让不同程度的孩子,都可以分配到适合的班型,培优补差。
惠济区:

今年,郑州市惠济区2所民办初中报名参加电脑派位823人,计划派位录取399人,摇号率:41%。
惠济区,家庭需要注意的是,整个区域教育都在偏向公办,例如:惠济外国语、惠济四中、四中实验学校、惠济一中、京广实验(转公中)......民办力量在本区域,只是配角,影响力不大。
高新区:

高新区报名参加电脑派位4972人,计划派位录取1876人,摇号率:37%。
高新区,有着郑州市小升初摇号的重头戏,枫杨外国语。学校依然保持硬朗的摇号录取率,也是郑州市摇号录取率最低的学校,录取只有:23.83%。

目前,枫杨外国语已经做好细致分层教学工作,比如:科目AB班分层、班级内部科目分层、班级内部学习小组分层........针对孩子不同的水平,做到因材施教。
整体来说,摇号的降温,公办的上升,让家庭有个更多的选择。
未参与摇号的学校

这些未进行摇号的部分学校,随着公办学校,与民办优质学校整体办学的影响,所剩办学空间,越来越少。
同时,对于新的民办学校,部分区域,新公办学校已经站稳脚跟,新民办校想要分一杯羹,几乎不可能,比如:经开区(经开外国语、经开十一、经开六中....)、惠济区(惠济外国语、惠济四中、四中实验学校...),公办的影响力,只会不断增加。
另外,部分教育弱区开始筹备公办新学校,之后公办教育势头会直线上升,比如:管城区。管城教育无法择校的尴尬地步,将被打破。
前不久,管城回族区与郑州市四所省级示范性高中(郑州市第一中学、郑州市第四中学、郑州市第七中学、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开始建设联合办学。
这也为即将来临的锁区政策,打入了强心剂。
整体来说,2021年民办小升初摇号:
1.民办教育逐渐降温,家庭开始理性的去思考选择民办,还是公办。
2.民办一贯制直升政策的到来,让幼升小的家庭,多了一个择校选择;但是,对于小升初来说,未来办学越好的一贯制民办学校,摇号学位会越少。
3.一些区域民办学校力量将逐渐被公办学校替代,但是,随着公办初中实验班的“年审”开展,无法参与划片的孩子如何入学,将是一个问题。
4.民办学校整体将进入大型分层教学,摇进去之后,孩子想要走得好,扎实的学习基础依然是升学的动力。
最后,升学阶段,家庭的心态是重点,适度的焦虑可以促进行动力,但是,过度的焦虑往往会阻碍家庭的前进。
其实,从时间维度来看,普娃和牛娃很容易相互转化,普娃可以通过努力变成牛娃,牛娃如果浪费天赋,也会变成渣娃。
总之,脱离短期的学习目标,往长远了看,家庭要思考,到底要培养孩子哪些能力,才能让他们在未来更好的扎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