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出眠杂记
对于冬眠沉寂了一个冬天的南方朋友来说,对于春天的期盼就显得格外的激动,毕竟还有什么快乐能比得上换水、喂食、铲屎呢(「・ω・)「嘿。

那么什么时候出眠呢?这个对于老油条来说,那都是驾轻就熟的事情,毕竟每年都是这个时候。靠南的地方基本惊蛰后就会慢慢的升温,长江附近的区域大部分需要等到清明才会慢慢的升温。哪怕今年,春节期间其实气温已经很高了,但是磨磨蹭蹭,还是等到了惊蛰后,接近清明节了,我这边才出眠,还有很多朋友的龟还没醒来,龟个体间的差异很大。
就拿我手里的三个家伙来说,第一个醒来的,其实是小母,它表现的其实更耐寒一点,已经连续几年都是这样,出眠早,开食早,冬眠晚,基本上红塔山和四百还没动静的时候,它已经出来溜达找吃的了。

说到这就免不了说一下什么状态才叫出眠了!有人喜欢把龟睁眼了就认为出眠了,但是后面就会发现,醒了是醒了,眼睛还挺大的。但是龟不爱动,可能稍微一降温又缩回去睡觉了,更别说吃东西了。这时候最好不要去过多的刺激他们,随着规律的昼夜光线变化,龟自己就能慢慢的“出眠”,而一但龟状态转变后,哪怕温度突然下降3-5℃,其实龟的活动并不影响。我个人认为,龟出眠的标志就是食欲的恢复,能有主动觅食行为。
通过监控设备,我可以连续好多天看到小母要出来走走,探头找吃的,也可以看到红塔山每天都会频繁的在水盆里活动,然后我试着丢了一些水果、龟粮之类的试探看看有没有食欲,如果能主动去吃,那说明是恢复了。如果不吃,或者不主动去吃,那说明时候还没到,耐心等等就是了。

为什么要说必须等龟自己主动去觅食才算是出眠了呢?其实这就是一个肠道消化功能复苏的问题,肠胃复苏了,龟就能感到饿,饿了自然就会去找吃的(刚到家的就算了,我也不推荐冬天入龟)。以四百为例,之前也出来过,眼睛也清亮有神,看着比红塔山精神多了,可是一直没有开口过,果然后面降温的时候,又去睡了。这两天温度回升了,前天才看到又出来了。只是喝水,没有吃东西,我用筷子喂了一颗龟粮,吃的很勉强…说明肠胃还没完全复苏,当然这个和它本来就年龄大一些有关,也可能和本身不那么耐寒有关系。

那么先抛开四百不谈,看看另外两个,哪怕前两天温度只有20℃不到,室内只有18℃,依然是吃的很开心,放下食盘就跑出来要吃了。但是这个时候喂食,个人还是建议份量少一点,周期长一点,毕竟气温还不算很合适的温度,消化周期会长一点。我基本上一周多才喂一次,份量直接是减半的,不过还是没吃完,剩了一点点。

原则就是,龟要吃,就喂一点,不要多喂,龟不吃那就不强求!
当然把握不准的朋友,那就劝你们再等等,4月底甚至5月再喂食都行,不着急那么一顿两顿,龟不会被饿死,肠胃炎才是大杀手。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看一点法,非大佬,没有任何权威认证(๑˙ー˙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