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第一贤相伊尹,历经商代前五朝,商代前期的守护者
商汤推翻夏朝其中有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有高人相助,这个高人就是伊尹,他是中华历史上第一贤相,为什么这样说呢?其一: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记载的宰相,在之前有司徒、司空,就是部长级别。其二:历经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位天子名副其实的五朝元老。在协助商汤推翻夏桀方面功勋卓著,后来辅佐商汤之后的四位天子,尤其是第四位太甲也就是商汤的嫡长孙,教化太甲最终浪子回头,传位美谈。那么伊尹这么厉害,他是怎样的家世呢?是怎样得到商汤的赏识呢?同时历经五朝一直被信任如何做到的呢?我们还要从他的身世解开这些疑问吧。
伊尹,伊是他的姓氏尹是官职,古人常常这样称呼,其实名是阿衡。他的父亲是个既会杀猪又会做饭的厨师,他的母亲居于伊水,是个采桑养蚕的女仆,有一个神话故事说他的母亲在在生他之前得到上天启示,河水发大水要向东跑不要回头。第二天果真如此于是他的母亲拼命的向东跑,但她很担心左邻右舍的安危于是回去告知,结果她违背了神的告诫化身为空空的老桑树,有莘国的采桑女路过此处发现桑树孔洞里有一婴儿,便带回献给了有莘国国王,国王安排御用厨师抚养他。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伊尹的家世并不高,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你看他的母亲是个采桑女干活的奴隶,他的父亲同样如此是个为国王做饭的下人,通过这个故事说他一出生就献给有莘国国王很明显是为了伊尹的家世做一些美化,你想啊献给国王的婴儿地位不算差吧,请原谅古人的这种美化,因为当时的社会等级森严,阶级固化,像伊尹这样的人不可能有良好的教育、锻炼学艺的机会的,为了宣扬伊尹的功绩的可信性只能这样美化了。
伊尹自幼聪明,勤奋上进,虽为下等人但乐于学习尧舜之道,又受到父亲的熏陶掌握了烹调技术,厨艺特别好,因此他被称为中华厨师的始祖。由于他做一手好菜又懂治国之道,他的名声传的越来越远,有一次商汤来有莘国,有莘国招待商汤的时候,伊尹端着他做的好菜与商汤谈起治大国如烹小鲜的道理,商汤对此非常赏识,于是派人聘任他封他做了令尹,委以国政。
伊尹向夏桀的元妃妹喜送了很多奇珍异宝,通过妹喜获取很多关于夏桀的情报,伊尹认为夏朝日渐衰微想试探一下夏桀以及各诸侯的反应,于是他建议商汤停止向夏桀贡赋,后来夏桀立即反扑,伊尹认为时机未到又建议向夏桀贡赋。而后在伐昆吾氏,追逐夏桀等重要战争中他都在商汤的身边出谋划策。成汤崩了以后,伊尹又辅佐了外丙、仲壬两帝,而后到了太甲帝,太甲在位三年后昏庸暴虐,伊尹很铁不成钢就把太甲放逐到商汤墓的所在地桐宫(河南虞城县),商暂由伊尹代政,太甲在桐宫居住三年改过自新,伊尹迎太甲复位,太甲修德诸侯归附。伊尹成就了太甲浪子回头金不换的美名。对于伊尹代政、太甲浪子回头的这段历史,很多人质疑伊尹篡权的嫌疑,但我不同意这种质疑的观点,伊尹贤能而能够顾全大局,一直在维持商朝前期的政局稳定,是前期商朝的守护者,哪里有篡位的可能?原因有二:
1、没有篡权动机。早在商汤时功勋卓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到太甲时更是德高望重,颠覆王朝应该有这个实力,但是他把太甲放逐桐宫,三年后又迎回太甲,他为什么不在这三年里荡平反对势力登位呢?显然没有这个动机。
2、篡权有违天命。商朝的时候想推翻一个正统政权需要名正言顺,一个是天子暴政,一个是自己的出身好,还有就是诸侯都有反的意思。三者缺一不可。并不像后世特别是唐宋以后就不讲这些了,只要有实力就可以反。
伊尹这个人在太甲一朝一直为商朝服务贡献,直到太甲的儿子沃丁继位后的8年去世,可见伊尹很长寿的,活了100岁。
通过伊尹的一生解读,我们发现伊尹作为中华历史第一贤相是实至名归,后来周朝的周公旦以及三国的诸葛亮,无不受到伊尹的影响。毛泽东对伊尹的评价是:生专制时代,其心实大公也。可见有大公之心必受人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