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紧张焦虑是得了焦虑症吗?5种状况要警惕
有读者在后台给小编留言:
我妈妈一天到晚担心家里的事,即便很小的事情都让她很紧张,还经常碎碎念,她是不是得了焦虑症?
焦虑症的确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且以女性居多,但担心生活大小事和经常碎碎念,不一定就是焦虑症。
01 认识焦虑症
焦虑是生物的本能反应之一,当我们面临一些压力事件或危险时,就会出现焦虑情绪。
比如,走在路上突然看到一条很凶的狗,或即将面临考试/比赛,我们感到害怕、紧张、焦虑,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除心情紧张外,还会出现心跳加速、手抖,甚至紧张到尿频、胃痛,都是可能发生的事,但这些症状在事件过后,自然就消失了。
但有焦虑症的朋友,经常会没缘由的过度担忧生活上的很多事情,容易紧张不安,提心吊胆,而且持续或反复很长一段时间,影响日常生活。
除过度担心、忧虑的核心症状外,焦虑症的朋友通常还伴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胸闷气短、出汗、口干,以及坐卧不宁、头痛、手抖、肌肉紧绷、无法放松等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因为各种压力而感到紧张焦虑,很多人难以分辨自己到底是压力太大,还是真的患上了焦虑症。
02 焦虑症的5大特点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焦虑,但焦虑症与一般的担忧、紧张和恐惧不同,如果出现以下5个特点,必须重视。
1.显著/过度的焦虑
在事情未发生前就不由自主地淹没在紧张害怕中,被担忧的想法绑住,总是往坏的方向去想。
焦虑往往脱离相应的情景,或程度通常大于事件本身的客观压力或危险程度。
在旁人看来,焦虑症朋友的情绪与感受,和实际的紧张与危险程度脱节,旁人可能会觉得「有这么严重吗?」
2.担心的事情较为广泛
一般的担心可能只是对少数的事情;而焦虑症的朋友担心的范围较广泛,不限于某种特定的情景,常常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工作、财务、家事、健康、意外等。
3.明知不合理却无法控制
明知焦虑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自己。而且通常没有遇到什么特别的事,症状也会出现。
4.症状持久时间较长
焦虑持续存在,常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症状持续时间较长(至少6个月),病程呈慢性化。
5.影响日常生活
一般的担心通常不会影响生活,如果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出现,也能把眼前担心的事放下,延后再处理。
但焦虑症朋友焦虑和害怕的感觉,会影响日常的生活,如不敢在社交场合说话、不敢搭乘公交车或地铁、不敢独自出门而把自己困在家里等;有的人甚至因为长期焦虑而衍生出抑郁、家庭沟通不良等问题。
03 焦虑症的治疗
目前焦虑症的常见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起效快,急性期效果确切,消耗的时间少。而心理治疗作用更持久,但需要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如果条件允许,建议两种方法合并使用,疗效优于单一治疗。
1.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
(1)具有抗焦虑作用的抗抑郁药: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艾司西酞普兰等,整体不良反应较轻,无成瘾性,可用于焦虑症的长期治疗。
(2)苯二氮䓬类抗焦虑药:如阿普唑仑、劳拉西泮等,起效快,常用于急性期,但有潜在的成瘾性,不建议长期使用。
2.心理治疗
在所有心理治疗方法中,最常用的是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患者改变导致焦虑的不良思考模式,指导患者正确应对恐惧。
不同类型的放松方法,如深呼吸、冥想、肌肉松弛法等,在感到焦虑紧张时都可以使用。
焦虑是人的本能,排解焦虑却是一种本领;如果久久无法排解,将对人的身体、心理、社会功能造成巨大伤害。
如果您或您的亲友时常焦虑担忧,看过许多科都检查不出身体毛病,而且跟上述描述的症状特征很相似的话,建议尽早到精神科门诊就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确保身心健康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