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TTGEARLAB的数据再谈两类削球板(弧圈板也适用)

2023-09-28 19:42 作者:陳-風暴烈酒  | 我要投稿

我们知道ttgearlab是骄猛、挺拔、阿迪达斯、ITC等一些品牌的设计团队,而我最近发现,骄猛底板的参数,它还真不是乱标的。

ttgearlab一共用了四个参数来大概描述板的性能与手感 Primary Deflection(主要偏折)关系到球拍速度 Central Deflection(中心偏折) Primary Vibration(主要震感)主要手感软硬所在 Lateral Vibration(侧边震感)手指处的震动感 这四个指标正是对应骄猛的 Rebound 回弹速度 Central Deflection 中心偏折 Hardness 硬度

Sharpness 尖锐度

如果侧边震感比主要震感高出很多,使用者大都会觉得手指处很尖锐,也就是很多人说的震手。 而其中最为抽象的概念就是这个central deflection,如图所示它是一个局部形变的态势,为了便于理解下文中所有的中心偏折我均用局部形变代替。据ttgearlab描述这一态势只有在大力击球时才会出现,具体是多大力,每个球拍不同,有些不需要多大力就会触发,有些触发条件高一些。 局部形变主要影响击打、防守等技术的精准度,还会影响大力击球时弧线高低,局部形变指数越高,大力击球时弧线越低平。局部形变如果比主要形变低很多,球拍呈现出一种“持球”的态势,ttgearlab称之为Hold,这个持球和我们一般说的持球不是一个概念,它只是大力击球时的一种趋向,反之,球拍呈现出反弹的趋势(Kick) 如骄猛参数中所标示,往左是captive(俘获),往右是repulsive(推斥) 我们来看骄猛的施碳:爱克罗的参数图

软硬:最高一档,手指尖锐程度:很低,非常不震手 速度最快一档,中心偏折(这个老版本的写的是high speed performance,高速下的表现,也就是ttgearlab说的大力击球时呈现的态势) 纳尼!?这么爆3+2,居然中心偏折指数是Balance平衡,而不是想象中的局部形变远超于整体形变(新版本的爱克罗改成了往右偏一格)。是的,下面是ttgearlab给出的数据

主要偏折3.49,中心偏折3.46,两者比值十分接近于1,因此呈现出平衡态势,实际打下来也确实如此,爱克罗并非一块钢板,它拉打皆宜。 绝大部分用作现代上旋球打法的板,中心偏折的参数指标骄猛都是给的平衡位置,或者往左一点,偏captive一格。 文章开头那张图,是骄猛埃及斯aigis的参数图,它是一块五层等厚的削球板,同样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作为一块削球板,刻板印象里它的中心偏折应该在最持球那档,可实际却是+1repulsive,偏向于不持球,即便它速度非常非常慢,是我打过的最不弹的板子。 个人理解是这一点大力击球下的排斥,可以有效提升削球手顶大板的成功率,不至于被顶下网,我手头的另一块等厚板尼塔库金景娥也有这样的态势,且更极端,顶大板无脑上台,但面材太薄,小力量下太容易触发内三层等厚大芯的中心形变,小力量太弹。 还有一点,局部形变的回弹速度,是会影响长胶反旋转的程度的,说来话长,这里就不深入展开了,以后有时间专门写一篇。总之结论就是,硬而不弹的板配长胶反旋转最强。 上述一类不持球的削球板(包括侯主播用的七椴、金景娥、朱喜欢、埃及斯等)在我的另一篇专栏尼塔库金景娥与nexy朱世爀中有详细描述,我个人的结论是这类板非常不好打,恶评如潮也有情可原,但绝非慵板,只是更需技术。 而另一类削球板,以Victas松下浩二为首,包括挺拔朴美英、多尼克def classic v3、蓝松(即便它很弹)、斯蒂卡防守等,往里面打,它们是明显持球的,哦对,棕松也是个oc结构,我已经靠这个结构水了三四期专栏了。大部分的弧圈板也归在这一类里, 它们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口味,也符合人们发力时的预期,尤其是这类板对板面角度反应不是很灵敏,很多时候稀里糊涂也能上台,容错率高,各种因素结合在一起,被大部分人选择也不足为奇了。

从TTGEARLAB的数据再谈两类削球板(弧圈板也适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