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场素不相识的救援背后:2000万卡友抱团取暖

2023-04-28 17:41 作者:We我们工作室  | 我要投稿


这几天,一条云南小伙路遇货车着火拼命相救的视频,在各大网络平台火了。


4月22日,来自云南的卡车司机阿豪在新疆境内的高速路上发现卡友货车着火,奋不顾身前往现场救助。为保住车头,阿豪不顾险境,将自己的车从对面开来救援,最终联合交警和消防人员保住了车头,将损失降到最低。


视频下方,无数网友为阿豪的英勇和仗义点赞。在当事司机已经放弃的情况下,作为路人的阿豪直到最后一刻还在竭尽全力。面对四面八方的赞美,阿豪却云淡风轻,“大家都不容易,跑那么远都是为了生活,所以我能理解卡车人的无奈,我只是做了一件很平凡的事……”


小学辍学打工,为养家糊口在路上奔波十余年,用长途货车撑起一个家……阿豪的故事很普通,却是万千卡车司机的一个缩影。这群鲜少被关注的、朴素的劳动者,身上却闪耀着人类最珍贵的善意和生命力。


保车头背后的群体困境 


情况十分紧急。


在离开新疆前往青海的高速路上,阿豪看见前方冒起浓烟。多年跑车经验让他有种不祥的预感,“在寸草不生的无人区,怎么会起火呢?”驶近一看,不妙,是一位卡友的车着火了。


阿豪在紧急停车带停下来,跨到对面车道,发现交警已经达到现场。只是司机没在车里,因为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故,看到车辆自燃吓懵了,拿了重要物品下车就跑。


阿豪和交警将司机招呼过来,在了解到车上是木地板而非易爆品后,决定将车头摘出来,减少损失。保险销卡死,气管被烧毁,阿豪冒着高温将保险销拉开,再回到驾驶室试图将车头拉出来。但车厢的重量死死压在车轮上,车头怎么发动也无法分离。


看到卡友焦急又无奈地愣在原地,火势仍在向车头蔓延,阿豪不想放弃。交警为他清出了调头的口子,阿豪将自己的车从对面车道开了过来,试图用他的车将卡友的车头拉出来。只是,他们拉断了钢绳,车头仍纹丝不动。


束手无策之际,幸运的是消防人员从百公里外及时赶到,灭掉了车厢的火,车头也得以保住。所有人松了一口气,卡友握住阿豪的手连连道谢。阿豪没有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简单道别后开车离开。


“举手之劳,不足挂齿。”阿豪在快手上分享了这段惊险的经历。尽管最终保住了车头,挽回了十几万的损失,阿豪仍感到痛心。他能理解当事卡友的心情,对一个卡车司机来说,车不仅仅是赚钱工具,更是一个家庭的最大家当,甚至可以说是“身家性命”。


跑车十年,阿豪太了解这个群体所面临的困境了。在中国,近2000万的卡车司机是一群长期被忽视、工作环境恶劣但又不得不奔命的庞大群体。他们称自己“常年把命拴在裤腰带上”,在路上见过无数大小车祸,饮食上饥一顿饱一顿,胃病、腰椎颈椎病变几乎是他们都有人的职业病。

几乎每个卡车司机都能讲出几个惊险的故事或事故。尤其是阿豪如今常跑的西藏、新疆地区,司机们载着如命运般沉重的货物,被严寒、缺氧、高反狙击,每年都有人在上演生死拉锯。另外,在无人区、冻土区驾驶,车辆更容易出现故障。一出毛病,救援成本比其他地方高许多。


互助变得尤为重要。阿豪曾帮助过一个被困在无人区的卡友。对方的装载机没油了,离加油站还有几十公里。尽管自己的油也不多,阿豪还是匀出一些给那位卡友,助他顺利将车开到加油站。


两年前阿豪初次一人一车进藏。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空气含氧量低,极易产生高原反应。一路上他遇到了几个热心卡友,给他送氧气瓶、感冒药,带他换车胎,帮他规划路线,他才得以顺利返程。


后来因疫情,他被困在路上数天,吃喝拉撒睡都要在驾驶室解决。饥寒交迫中,一位卡友给他送来了一床厚棉被,让他熬过了最冷的那几天。这些小事阿豪一直都记得,他形容那些受助的时刻,“就像你很渴时,有人给你递上一瓶水,那种感觉终生难忘。”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卡车司机群体更愿意“抱团取暖”,结成社群,分享行情、路况、货源、价位等信息,路上出现故障或事故时互帮互助。阿豪平时喜欢用视频记录跑车生活,在快手等平台积累了不少粉丝,其中很多人也是卡车司机,他们经常跟他分享车辆保养、路线规划,让他少走了很多“弯路”。


被关注是一种肯定,也意味着一份责任。去年,在外跑车的他得知家乡受困于疫情,捐出2万元购买粮油等日用品,装满几辆车运至疫区,分发给有需要的乡亲们。


两万元对阿豪来说不是一笔小钱,但他觉得自己作为一名人气司机,需要站出来做榜样,传播正能量。他车上常备各种抢险抢修工具,以便随时能够参与救助。对他来说,帮助别人,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


长途货车撑起的家    


阿豪本名陈豪,在快手上他叫“大山的阿豪”,源自他的家乡,云南昭通市镇雄县牛场镇,典型的贫困山区,他称自己是“一个走出大山不断攀爬的孩子”。


作为90后,阿豪看起来比他的实际年龄要沧桑许多。自幼丧父,小学辍学打工,多年坎坷经历写在他饱经风霜的脸上。但在快手上,这又是一张鲜活的面孔,更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一个女人的丈夫和四个孩子的爸爸。

“保车头”的视频发出去后,豪嫂才知道丈夫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天,立马打电话问候。说是问候,语气中又难免夹带些许责备,毕竟他可是四个孩子的爸爸,不容有任何闪失。但阿豪决定下车相助的那一刻,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走南闯北十余年,看到身边一些卡友离开了这行,甚至离开了人世。阿豪不知道是什么支撑他坚持了下来,更多时候是被生活推着往前走。


父亲病逝后,债主追上门来,14岁的阿豪被迫辍学成为“童工”,在建筑工地上给大人打下手。他羡慕工地上开车的,工资高还不用那么累,便跟着老师傅学开车,再后来又拿到了驾照,正式成为一名货车司机。给别人开了好几年车,他拿出全部积蓄,买了现在这台13米长的二手挂车,一开又是五六年。


妻子是在给人开车时认识的。她在工地对面的厂里打工,阿豪有事没事就去厂里帮她干活,一来二去事儿就成了。结婚九年,三儿一女,阿豪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与此同时,货运行情却一直在恶化。2016年,无车承运人政策出台,购车门槛降低,大量新手司机涌入行业,导致市面上车多货少,运价大幅下降,油价和过路费却连连涨价,行业整体收入滑坡。


行业不景气,阿豪不得不踏上前往西藏、新疆和内蒙的路途。他开大卡车,跑短途挣不到钱,只有跑西藏等长途运费才高点,但赚的也是受罪钱。数千公里的路程,一趟货拉下来,他变得黑瘦,胡子拉碴,眼袋浓重,脸上写满止不住的疲态。


走完一圈长途,往往需要数十天,之后才能回到云南的家中稍作喘息。这是一家人一年中为数不多的团聚时刻。阿豪进门,久别的儿子对他有点眼生。他觉得愧疚,从几年来没怎么抱过孩子们,也没时间带他们出去玩。


尽管如此,他还是抓住一切机会向他们表达爱意和浪漫。他会在妻子生日时献上鲜花,在5月20号这天发520元的红包,在妇女节这天转账838元,附言:“都说本命年很穷,所以我用8表示发,后面两位38是你的节日……”


跟她走在雪中,他突然说:“老婆啊,你说我们这样走下去会不会一起白了头?”


“肯定会呀。”


“真好,那我们一直这样走下去。”

前些年,豪嫂也跟着他一起跑车,是名副其实的卡嫂。“夫妻车”的好处是她能给他做饭,打个下手,管钱管账,聊天解困,提防“油耗子”偷油偷货。后来阿豪还是让妻子在家带孩子,也是因为了解货运的辛苦和危险,“两个人万一出了什么事,谁来照顾老人孩子?”


卡车司机是一个高危职业。阿豪心里很清楚,再谨小慎微的卡车司机,风险总是比一般的司机大得多。更多时候,他习惯了聚少离多的生活,一人一车远赴新疆,大部分时间在几平米的驾驶室度过。每到一个目的地才能开个房间洗个热水澡,睡个觉,醒来继续跑。


累,但是停不下来。


这段时间跟阿豪跑车的小舅子对此深有感触。以前他觉得姐夫走南闯北自由潇洒,很是羡慕,直到跟他跑了几趟车下来,才明白这行是如此枯燥和艰辛。


由于常年在路上,很多卡车司机的身体和家庭双双踩红线。对阿豪来说,事业和家庭他都想守住。他在牛场镇建了三层半的楼房,每层一两个房间,想着几个孩子长大了要是没地方去,也能有个地方住。疫情期间他被困在家里,没有收入但却很心安,因为能给孩子们带来更多陪伴和快乐。

过去三年货运行业受到影响,单子变少,收入骤减,甚至被困在路上进退两难。漂在路上数天,阿豪没有怨天尤人,“解封”后打起精神再次出发。他向家乡捐了物资,又发视频表示可以免费运送抗疫物资。在快手上,他不再是流动在国道上的“螺丝钉”,而是为中国经济血管输送血液的马路英雄。


当孤岛与孤岛相连    


作为全球最大的公路货运市场,中国货运总量的76%靠公路运输完成。可以说,公路交通运输是连通经济的血脉,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484万公里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货车,每年累计运输330亿吨货物,每天运载超过1.4亿件快递包裹,服务超过4.3亿家庭。而这背后,是2000多万卡车司机日夜奔波在路上支撑起来的。


阿豪仍在484万公里公路的某一段上奔忙。5寸手机的短视频里,他开着13米长的卡车在盘山公路上自由穿梭,在狭窄的空间内调头,在物流园装货卸货,在断头路上睡觉。他虽然经常见到不同的人,货主、中介、装卸工、卡友,但很多人跟他并没有稳定联系,很多人,他此生不会见到第二次。


大部分时候,卡车司机之间就像一座座孤岛,各自沿自己的轨道流动,很难碰面,也没有集体归属感,宛若浮萍,难寻归宿,亦难诉衷肠。


快手的出现改变了很多卡友的生存状态。短视频简单、直观的表达方式,让司机们能够记录在路上的点滴,相互点赞关注,了解行情、路况、车辆维修保养等等信息。快手在某种意义上填补了他们的精神需求空白,也让这个群体第一次获得主流视野的关注。


十几天前,车到新疆,阿豪习惯性地发了条视频。很快,就有周围的粉丝通过视频定位认出他来。他们找到了他的车,在车上留了纸条。阿豪看到纸条,拨通了上面的电话,双方约定见面吃饭。阿豪热情请客,他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几个陌生的男人很快熟络起来。分别后,两位粉丝给他介绍了一单货源,接单后他顺利离开新疆。果然,朋友多了,路也好走了。

到今年4月末,阿豪已经在快手上发布了270多条视频,内容几乎都是他的旅途动态,比如这次他帮卡友“抢救”车头、他跟五湖四海的卡友见面蹭饭、他一路上得到的热心人的帮助……点开这些视频,能看到一个普通卡车人的辛酸劳累,也能看到在困顿中人与人之间的善意:自助、互助、救助,原来一个普通人的能量也可以如此闪耀。


阿豪说:“我相信曾经的失败和当下的工作,都将是未来实现梦想的积淀!”他说不清具体的梦想,只知道对家庭,对身边的亲人朋友,自己会全力以赴。都说每一个开卡车的人,都是为了下一代不再开卡车。阿豪也是如此,他的选择不多,这行有人进来有人离开,他选择留下。


妻子嫁给他时没车没房没彩礼没婚礼,现在车有了,房子也在建,阿豪想着哪天时机成熟了,给她补办一场婚礼。他打算把卡友们叫过来,组成一个浩浩荡荡的卡车接亲团队,似乎也是一道别样的风景。为了这些,他还得继续上路。


家里客厅的监控视频记录了这个男人的劳碌。前一天晚上七八点,他还在陪孩子们写作业。凌晨五点,他悄悄起床,背上大包小包,将落下的漱口杯直接塞兜里。他不忍面对白天与孩子们的道别时刻,转身关了灯,视频转为黑白。只见他轻轻合上门,消失在画面里。


一个叫We的工作室出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作者:张先森

编辑:丑橘

图片:大山的阿豪(快手ID:hao19930524)



一场素不相识的救援背后:2000万卡友抱团取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