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精析】“银发知播”感动我们的是那旺盛的生命热情
【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揭晓,集体奖花落13位“银发知播”。他们平均年龄77岁,都是借助互联网传授知识的退休教师,其中,有汪品先、欧阳自远等院士,有戴建业等知名教授,也有普通的中小学教师。给他们的颁奖词这样写道:没有墙壁的教室,不设门槛的大学,白发人创造的流量,汇聚成真正的能量。】 【文章来源:工人日报;作者:韩韫超;编辑:狐狸Fox】
“春蚕不老,夕阳正红。没有墙壁的教室,不设门槛的大学。白发人创造的流量,汇聚成真正的能量。知播,知播,传播知识与文化,始终是你们执着的方向。”
据央视报道,3月4日,“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揭晓,集体奖花落13位“银发知播”。他们平均年龄77岁,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馆原馆长,还有大学教授和中小学老师。天文、物理、文学、美学……借助短视频与直播,他们将毕生所学授以他人,用日复一日的耐心播下知识的种子。
【头发白了,心态依然年轻;语速缓慢,讲述依旧精彩。因为阅历广博、功底扎实,“银发知播”的课堂更具魅力和感染力。近年来,知识短视频大大拓宽了传播知识的渠道,降低了获取知识的门槛,受到广泛欢迎。这群退休教师构建了一个个“没有围墙的学校”,嘉惠无数网友,不仅丰富了短视频平台的呈现风格,让硬核知识更接地气,甚至提升了视频直播时代的文化内涵,获得“感动中国”集体奖,当之无愧。】
虽已高龄,却玩转网络;白发飘飘,却依然很潮——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每次在短视频平台做探月知识直播都有上百万人观看;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用大白话科普海洋知识;古代文学专业教授戴建业通过短视频讲授古诗词,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风格吸引了770多万粉丝;退休物理学教授吴於人和十多位博士生在短视频平台科普物理常识、演示趣味物理实验,吴教授被网友称为“科学姥姥”;退休教师王广杰每晚直播90分钟,为“网友粉丝家人们”上电工课;有着50年教龄的语文教师杨维云两年间在直播间里为数万名成年人提供零基础拼音识字课程……
【借助短视频与直播,13位“银发知播”打破了传授知识的时空边界,让众多网友有了平等接触优质资源的机会。89岁的欧阳自远院士在短视频中为青少年解答了“我们能联系到外星人吗”这一经典问题,超过110万网友点赞;87岁的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是第一位在短视频平台开设账号的院士,他参与制作的《十万个为什么》系列短视频,激发了许多青少年的科学兴趣;73岁的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吴於人,因为科普物理常识、演示趣味物理实验非常出彩,被网友亲切地称作“科学姥姥”;6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通过短视频讲解古诗词,如今粉丝已经超过770万……】
没有滤镜美颜,没有叫卖求打赏,“银发知播”群体用精心的设计和精彩的讲述,汇成了短视频直播界的一股清流。“感动中国”获奖信息推文下面,网友们赞叹“这群爷爷奶奶真酷”“这才是最值得追的up主们”,字里行间不乏对“银发知播”何以令人感动的生动诠释——
人们感动于职业生涯已画上句号的老人未被数字鸿沟吓退,而是主动拥抱新技术,为知识传播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感动于有这样一群人退而不休,发挥余热,为社会继续贡献价值;感动于在扎实功底和丰富阅历的加持下,“银发知播”们的课堂有着非比寻常的魅力和感染力;感动于这一群体不求利益、不问回报,一门心思将传授知识进行到底的无私与热忱。【“银发主播”成为“知识顶流”,折射公众对知识的渴望。难能可贵的还在于,这群老人退休之后并没有被数字鸿沟阻隔,主动学习技术、利用技术、玩转技术,把“年老”的经验和知识用“年轻”的形式播撒到更广阔的天地,也为更多老人树立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榜样。就像汪品先院士感叹的那样:“觉得和这么多人在一道谈话,心里非常暖,而且特别高兴。”】
进入晚年的“银发知播”们为何孜孜不倦地“工作在别处”,他们有着怎样的初衷,这引起很多人的思考。
这份选择源于他们对所从事领域的热爱和热情,以及对薪火相传的殷切期待。
在直播中能一口气讲两个半小时的探月工程老专家欧阳自远看来,“让更多的人保持一颗热爱科学的心,才能激发科学事业的无限活力”。
【初衷1】
这份选择源于他们对拓展知识传播广度和深度的追求,以及在与网友交流互动中收获的价值感。
很多不识字的农村女性在语文教师杨维云直播间学习认字后,生活有了很大改变。科普海洋知识的汪品先教授喜欢看网友的评论,“那些话语意味着观众和科学家在产生共振,对科学家是一种鼓励”。
【初衷2】
这份选择源于他们对人生的高标准期待,即使步入晚年,依旧不虚度、不苟且,努力实现老有所值、老有所乐。
在“感动中国”名单揭晓当晚,“银发知播”中的几位老师仍在坚持上直播课。守着“一人一黑板一教棍”的杨维云表示,“只要有一个人听,都会坚持讲下去”。
【初衷3】
读懂“银发知播”的内心,我们或许会明白,他们身上比传授知识本身更令人感动的,是他们的人格魅力与精神力量。经年之后,网友们或许会淡忘在直播间里学过的知识,但爷爷奶奶们的那份执着和自信、积极和热情,应该不会被时光轻易抹去
。【“传播知识与文化,始终是你们执着的方向”,不老的心态,自信的容颜,积极的探索,热情的奉献,是“银发知播”吸引网友的人格魅力,更是感动中国的深层原因。未来,期待更多有知识、有文化、有智慧的老人,能继续发挥余热,尽情享受快乐,成为深受年轻网友喜爱的教书先生,成为传播科学知识和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汇聚美好流量和真正能量的“白发青年”,在更多领域生动演绎“时光不老”的传说。】
“银发知播”成为现象级事件,与时下短视频平台一些低俗视频、带节奏的假新闻形成鲜明对比。近年来,知识类直播和短视频越来越受用户青睐,在如何活化线下资源、引进优质内容等方面,“银发知播”应该为行业发展带来更多积极启示。
【对直播行业的启示——活化线下资源、引进优质内容。】
其实,在直播间之外,还有不少老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继续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博物馆里的志愿讲解员、社区里的兼职工作者、地铁里的志愿服务人员等等,他们所做的事也许并不耀眼夺目,但他们的付出同样值得我们送上一份敬意和尊重。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众多普通而平凡的老年人依旧可以发光发热。】
致敬所有为人生不断发光发亮而一往无前的人们!致敬他们所创造出的有形或无形的、积极而磅礴的能量!
【致敬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