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关键数据,基金公司和管理员工持有份额数据大盘点
和昨天说的一样,今天涨的主要是中概、地产、医药~
钢铁和基建也起来了,不管是大盘价值还是小盘价值都yyds,成长继续吃面,芯片,新能源,军工跌跌不休。
所谓一日河东一日河西,昔日的最牛赛道似乎成了烫手山芋,每天稳定掉价。
所以我从不对一个板块有永远yyds想法,涨多了,预期高了,就适当减些仓位。
不过价值基经过一年多的牛市,我的操作上近期已开始控制价值风格的比例,并逐渐买入价格合理的优质成长了。
另外最近基金公司的年报已全部披露。
其中有一个很关键的数据,基金公司和管理员工持有基金的份额变化。
如果基金公司和管理员工的持有份额相比上一期财报增加,说明是内部人士自己也看好的基,不是屁股决定脑袋,是真金白银投进去了~
如果不加仓反而进行减仓,说明基金经理对自家基金不太看好,这时我们可以需要格外谨慎。
具体怎么看,可参考这篇:以张坤为例,解“毒”基金经理年报
那数据如何呢?
2021下半年基金公司自有资金增持前十名的基金如下:

基金公司自有资金加仓,大多都是偏债类基金,所以即便加几个亿,也不太能说明问题。
其中汇添富买了1.8亿的自家中国A50指数基金,主要是看好国运,咱也不多说。
南方利安基金公司加仓7700万份,是一个固收+基金,考虑“固收+”倒可以关注下。
前十里唯一的纯多头主动股基,是常远的永赢长远价值,这只基基金公司自购6158万份,股基里加仓最多,主要投资消费+新能源方向,当时宣传也很火爆。
不过这只基金从刚发行以来,永赢就一直在买,随后就跌跌不休,最新净值只有不到0.75...
不知基金公司是啥想法,耗巨资支持,结果现在赔炸了。
但人家取名时也说了,是“长远价值”,所以刚发行半年,咱还不能急着下结论~
……
紧接着再来看2021下半年基金管理人员工增持前十名的基金:

排名第一的是中证研发创新100ETF,管理层团队买了6837万份,这个类似于科技100指数,看好高端制造、科技的可以关注一下。
曹庆的中庚价值先锋,员工合计认购了5000多万;刘格菘的广发行业严选,员工买了4000多万;谢治宇的兴全合宜有1500多万;刘畅畅的华安安华增加了1300多万。
不过按照增持金额绝对值排名,我发现大多还是明星基金为主,规模超标,表现也不咋滴,关注价值并不高。
……
所以加仓份额排名,对于明星基金经理而言优势太大,于是我又修改了一下条件。
要求基金公司员工增持为正,但今年业绩靠前的基金。

如图,这张表里我们倒是可以找到不少优秀的黑马增持基金了。
比如去年梭哈地产、煤炭,今年起飞的万家黄海。
去年靠化工,今年靠猪肉股起飞的"行业轮动鬼才"财通金梓才。
以及依赖小盘分散投资,一战成名的金源顺安缪玮彬,这只5亿的基金,员工甚至加仓了1000多万元。
还有大名鼎鼎的中庚丘栋荣,张翼飞的安信民稳,西部利得量化一哥盛丰衍,华商黑马选手周海栋,坚定看好地产的景顺长城韩文强等等,管理团队都有不同金额的加仓…
其中缪玮彬因为已经限购了,所以关注意义不是很大了。
但他的投资风格还是很有特点的。
重仓股都是一些市值几十亿,行业非常分散的小公司,分布于医药、传媒、公共事业、基建等各行各业。
此外我觉得华商周海栋和金梓才也值得重点关注一下。
金梓才擅长行业轮动,他自己说是每年重点敲定1~3个觉得有超额收益的行业,然后集中火力投资,选行业可以多参考下他的持仓。
华商周海栋则是在顺周期上表现突出。
这两个基金经理规模都比较小,大家也可以持续关注着。
……
再说下基金公司自有资金增持,且收益前列的基金。

基金公司增持的多是偏债类的固收基为主。
但有几个值得关注,一个是国泰中证畜牧养殖,增购了1000万,其次是南方金融主题增购了1300万份,工银瑞信金融地产也增购了475万份。
说明畜牧和金融主题这两个超跌板块基金公司还是敢大手笔买的,其他行业基金公司敢直接这么配的还没见到。
话说金梓才今年重仓的也是猪肉板块,巧了~
.........
最后再列一下减持的清单:
基金公司自有资金减持清单:

其中我发现减持的主要原因,除了资金使用之外,大多还是基金经理离职,业绩不佳等等。
比如兴业多策略冯烜,估计是基金经理自知要离职了,于是公司就提前清仓式减持~
基金管理人员工减持清单:

其中兴全趋势的员工减持了60%多,可见同事眼睛还是雪亮的,老董一走纷纷选择撤资,当然也有可能是老董自己减持的原因。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中庚小盘价值竟然也被丘栋荣团队给减持了(因为涨太好?)。
要知道上个月老丘才宣布加仓1500万他的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这是自己内部换仓,还是员工套现,就不清楚了
总的来说,大比例减持肯定不是特别好的信号,急需资金变现还好,但如果是内部出现动荡,人打算离职,或者团队对业绩没信心的缘故,那么还是要仔细考虑下是否继续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