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第二届端午文化艺术节了解一下?


端午节悄悄走近了,这个传统而又古老的节日,伴随着中华文化代代相传,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科大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文化“艺术节”,现在大家就和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6月14日,武汉科技大学第二届端午文化艺术节在黄家湖校区举行,出席活动的嘉宾有校长倪红卫、副校长冯征以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校团委书记张廷主持活动。



校团委副书记刘晓云宣读《第二届“沁湖连心•同舟共济”端午龙舟友谊赛比赛规则》
运动员代表李才争发言,他表示龙舟赛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竞赛。他们一定会发扬团队精神,赛出风格,赛出友谊,赛出水平,赛出成绩。

海国中天先缅屈子,科大六月竞渡龙舟
















相传民间吃蛋生心。因为蛋形如心,民间普遍认为吃鸡蛋有补精增神的益处。一方面端午节吃鸡蛋图吉利,祈祷一年里不生病,另一方面鸡蛋是良好的营养品。



祛病招福好运随身,古人喜欢在门口悬挂一束艾草,象征着一家人一年中身体健康。也有的喜欢把艾草放于床铺下方,寄托着身体健康的美好愿望。


端午节时大人会在小孩子头上点上朱砂,寓意孩子们一年平安健康成长。




相传古时楚人不舍贤臣屈原投江而去,许多人划船营救,他们争先恐后,直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以驱赶江中之鱼,以免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之地。





端午有饮雄黄酒的习俗,在长江流域极为盛行。古人云:“饮雄黄,驱病魔”。如果是小孩子,大人会在他们的额头、耳鼻、手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古人有巫傩一说,“傩”乃遭人避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历之鬼”。巫傩活动与史前社会的图腾制有关,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需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




系香囊,送香囊也是端午节的一个古**俗,它也寓意着避邪止瘟、驱邪禳灾。




这次的端午文化艺术节真可谓是让人过饱了眼福又涨了“姿势”!没错,中国千年来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节日都有其文化内涵可以挖掘,希望每一个科大人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之时,有着一颗好奇之心去了解传统节日中的文化,把祖国的传统节日发扬光大!


文案:林高远
摄影:刘婷婷 莫小玲 刘国威
排版:胡雅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