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英语语法第 3 讲:句子成分

2022-03-07 21:38 作者:SunnieShine  | 我要投稿

今天咱来说说句子成分。句子成分是另外一个基础的内容,需要学习。

Part 1 八大基本成分介绍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成分。

1-1 主语

主语是句子里的核心成分之一。句子有三个核心成分:主语、谓语和宾语。

所有的句子都离不开“谁 做了什么事情”的框架,而句子发生的主人公“谁”就称为主语。还记得前面简单说明的几个句子主要结构吗?你回头看就会发现,全部都有主语和谓语(谓语咱们稍后介绍)。

比如说下面的这些句子里,主语全部使用粗体字呈现:

  • I have been already working for 10 hours!(已经上了 10 个小时的班了!)

  • That computer costs me 4000 yuan.(那台电脑用了我 4000 块钱。)

  • Yesterday, Tom read a book about how to catch mice.(汤姆昨天看了一本书,书说的是怎么抓耗子。)

  • My friend told me that that girl has accepted the request.(我的朋友跟我说,那个女生已经接受请求了。)

一个句子只能有一个主语,因为介绍谁谁谁做什么事情,只需要一个“主人公”的信息,最多使用例如“和”这样的词语连起来,但它们整体仍然是一个主语成分。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有多个主语,那肯定是因为这个句子里包含了一个可以独立开来的句子结构,我们称为小句(或从句,Clause)。句子嵌套句子的结构在英语里非常常见且常用。

从这个角度来看,句子是用单词构造形成的,而作为主语成分的体现,往往是用名词来充当。因为只有事物才能作为引发动作的主人公。当然,有些时候也不能是一个单独的单词体现主语信息。比如第二个句子里的 that computer 是两个单词构成的主语信息,但两个单词就没有词性的概念了。这只能说跟名词差不多。

1-2 谓语

谓语是句子的动作信息。它是句子的核心动作的体现。比如:

  • I have a PC.(我一个电脑。)

  • Those birds are flying over the river.(那些鸟儿正从河的上方飞过。)

  • The meeting will be held by the next morning.(在明早上之前,有这个会议会开。)

  • I wonder that why this marriage has been broken up.(我就想知道,为什么这个婚姻会被劈腿。)

可以从句子里看出,所有的词性里只有动词可以满足动作的条件。所以,谓语往往使用动词充当。比如这里的 have、fly 等等单词。请注意,这里的动词“添油加醋”产生了一些奇奇怪怪的写法,比如 are flying、will be held 等等。前面追加的例如 are、will、be 这些词语称为助动词(Auxiliary Verb),它们的出现是为了补充说明句子动作发生的时间。这也是英语的一大特色:使用动词变形(加词、改变动词写法格式)来达到表达各种各样动词复杂释义的方法;而正是因为谓语一般使用动词来表示,所以谓语也经常在英语里称为动词谓语谓语动词

咱先不介绍那么多,谓语就是动作,记住这一点即可。另外,和主语一样,谓语也是不可或缺的成分;而且一个句子也只能包含一个谓语信息。你做一件事情只能有一个动作吧,你总不能既看电视又打电视吧,对吧?

1-3 宾语

宾语较为特殊。它往往也是用事物性质的词语或词组充当。它用来表示的是和谓语绑定起来出现的对象信息。比如“吃薯条”的“薯条”,以及“看电视”的“电视”。没有宾语有时候也没有问题,但句子不够完整,因为信息并不完整。你说“在看电视”,那就能理解是在做什么;但是你说你“在看”,没有看的东西,往往会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虽然谓语的动作的信息是给出了的,但是缺少一定的信息导致意思会有缺失。

宾语往往出现在谓语动词之后,但极少数时候也会出现在别的地方,例如故意倒过来说。举个例子吧。

  • 这里有一棵树

有些时候也会倒过来说:

  • 一棵树有,(在)这里。

之类的。这里的“有一棵树”的“有”是动作,而“一棵树”作为表述和表达“有”的具体内容的绑定对象,称为句子的宾语。大多数时候宾语是放在谓语动词之后的,但是也有时候不一定,当然是少数情况。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 My pet is named Paradise.(我的宠物叫天堂。)

  • Three plus three equals six.(三加上三等于。)

  • I've watched a movie called Demon Slayer yesterday, which is excellent.(我昨天看了个电影鬼灭之刃,很优秀的说。)

当然,一些情况下,句子的谓语动词不一定非得带有宾语。比如

  • I run.(我跑步。)

跑步这个动词作为谓语,就没必要包含任何的宾语信息。你总不能说“跑”的东西是“步”吧?这就不合理了。这种句子就是典型的没有宾语的句子。这种现象是允许的;而另外,如果句子包含宾语的话,可以有一个,但有些时候也可以有两个。如果这两个对象没有啥关系的话,谓语动词之后是有可能同时出现两个宾语的。比如:

  • I give him an apple.(我给了他一个苹果。)

我给苹果给他,是一个动词,但有两个宾语,一个是 him(他),另外一个是 an apple(一个苹果)。显然,给谁什么东西的环境下,两个部件(him 和 an apple)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它们同时出现是可以得到允许的。

在这种情况下,句子有两个宾语,我们称为句子是双宾语的句子。

1-4 定语

前面三个是句子的主要成分,那么接下来说的几个就不一定是了。

第一个要说的是定语。定语是用来修饰一个名词的。等会儿,是不是很熟?是的,形容词。关于“定语和形容词的区别”的话题已经由来已久了,它们俩的定义来看是没啥区别,但是定语是句子成分,形容词是单词的词性。要说区别的话,还不如说它们是包含关系。定语是句子成分,而句子成分不一定是一个单词,它可以是一个单词,也可以是一个词组;而形容词是一个单词的词性,注意,是一个单词。

别的区别呢?没了。下面我们来看看例句。

  • That beautiful girl gave me a gift.(那个漂亮的女生给了我个礼物。)

  • I hate my poop-like life.(我讨厌我这个跟翔一样的生活。)

  • The simple way to get along with him is to find a topic.(和他交朋友有个简单的办法就是,找个话题。)

1-5 状语

和定语类似,副词也被分配了一个独立的句子成分:状语。状语和副词的关系,基本上和定语和形容词的关系是一样的——包含关系。状语用于修饰和限定动词、形容词、副词的发生情况,或者是限制整个句子的发生情况。

直接举例说明吧。

  • Due to the impending thunderstorm, the match has been cancelled.(由于降至的暴风雨,这场比赛已经被取消掉了。)

  • The information of the package is fully assigned to him.(这个包裹的信息已经全部都交给了他。)

  • You should check the validity of your input firstly, and then try again.(你需要检查你输入的东西的正确性,然后重试一次。)

  • I don't think so because of the one-sided information.(因为信息的片面,所以我觉得不对。)

看不出来为啥是状语,是吧。下面我们简要对状语成分做一下说明。

第一个是表达了句子的发生原因和缘由,为什么比赛取消了。如果没有它的话,句子也是成立和合理的,但句子的信息不全面,所以我们认为这个表达原因的部分是状语,因为它限定了句子的发生原因。

第二个不多说,fully 是副词,修饰 assigned 这个动词。而修饰动词的句子成分就是状语,所以 fully 在句子成分里充当的是状语。

第三个也不用多说,firstly 和 then 也都是副词,在句子里充当状语的成分。

第四个的话,也表达的是原因,表示句子主人公“我”为什么不赞同这门婚事这件事情,它限制了句子的发生原因,因此也是修饰成分。

1-6 补足语

补足语,也叫补语,是句子里的补充成分。注意,定语和状语似乎也是补充进去的句子成分,但这里说的“补充”的意思和前面介绍的这两个补充成分在用意、用法上不同。

补语分两种:主语补足语(也简称主语补语主补)以及宾语补足语(也简称宾语补语宾补)。补足语的用法专门和主语或宾语绑定起来,表示主语或宾语成分所没有办法表达出来的额外信息。

因为稍微有点复杂,所以咱们分开说明。先来说宾补。

1-6-1 宾语补足语

来举个例子。

  • We make him the monitor because he has responsibility.(我们让他当班长,因为他很负责。)

这个句子里,“当班长”这个事情就是“他”后面紧跟的成分。要分配句子成分的话,显然不会是主谓宾。因为主语“我们”、谓语“让”、宾语“他”已经全都有了。定语状语也都不合适,因为定语是修饰名词的,显然“当班长”跟修饰没啥关系;状语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者是限制句子的发生状态的。好像“当班长”这一块内容也没有去修饰什么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信息,而限制句子发生状态的话,这么说又把这个词组信息的作用夸大了。

所以它是什么呢?补语。宾语补语。它在说明宾语成分的额外信息,如果没有它的话,句子甚至都已经不完整了:“我们让他”显然就是一个意思不全的错误句子,虽然主谓宾都有了,但仍然信息有缺少。

那么补足语用在啥时候呢?补语常常用于补充和扩充主语或宾语成分无法表述的额外信息,但这个信息和主语或宾语可以说是等价替换得到的。比如前面的句子里,“让他当班长”意味着“他”(宾语)和“班长”(宾补)这个头衔是对等的关系,让他当班长了之后,他就是班长了。

你放心,初学这里肯定都有疑问,如何区分双宾语和宾补。实际上,我们刚说完的宾补的断言规则可以直接辨识是否是宾补还是双宾语。如果一个句子是“主谓宾 + 名词(或名词性质的词组)”的状态,那么名词是可能有两种情况:宾补或者第二个宾语。区分这个名词是不是宾补的办法是,看这个名词和这个句子本来的宾语是不是对等关系。

举个例子,I give him an apple 的 him 和 an apple 是无关的两个对象,所以不满足宾补的条件;而 We made him teacher(我们让他当老师)的 teacher(老师)和 him(他)是对等的对象,因为让他当上老师之后,“他”就是“老师”了,“他”就符合“老师”这个头衔和称号了,因此是对等的关系。所以,前者的 an apple 是双宾语结构的第二个宾语,而后者的 teacher 是宾补。

顺带一提。这个部分里所给出的例子“因为他很负责”是状语,因为表示的是选择他当班长的真正原因,限制了句子的发生原因的情况。

1-6-2 主语补足语

咱再来举个例子。

  • The boy walks glad.(这个小男孩高兴地走着。)

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这个 glad 是什么成分呢?是主谓宾吗?主语和谓语动词都已经出现,一个句子只有一个主语谓语,所以主谓语都不可能了;是宾语吗?走的东西是“开心”?显然就非常不合理。

接着是定语、状语和补语。定语吗?有点像,对吧。因为一来 glad 是形容词,也就只有形容词作为定语,名词啥的肯定是不可能充当定语的。但是仔细思考一下,也不合理。我这里想说的是“走路伴随的状态是开心的”,而不是“开心的男孩在走路”。从语法逻辑上,“开心的男孩”是没错的,但在句意说明上,并不是说明男孩是因为开心与否导致的动作的行为。所以这么翻译感觉仍旧不太合理。那,是状语吗?也不是。状语如果是一个单词的话,都是按副词充当,词性上就对不上。glad 是个形容词。

只剩下补语了。表语还没讲。表语的话,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不是。这个我们一会儿讲表语的时候来说。

但是,宾补不合理啊。这个句子甚至连一个宾语都没有,宾补宾补好歹是个补语,那至少宾语得出现一下,才有补充说明的概念,对吧?但是,“走路”这个词语就跟“跑步”一样,压根是不需要宾语就可以完整说明句子意思的动词。所以宾补是不合理的。因此,这个 glad 只剩下唯一一个可能了:主语补足语。

在中文环境下,我们可以使用“地”来表达一个动作的修饰,而“高兴地走路”在英语环境下是不成立的语法,却在中文环境下允许。在英语环境下不成立的真正原因在于,“走路”的动作如果用于修饰的话,我们就必须找一个适合“走路”的状语成分来进行修饰。可问题就在于,走路的修饰词只有比如“走得(fast)”、“走得(slowly)”、“走得小心(carefully)”、“走得安详”。只有这类型的词语才是真正用于修饰和限制动作的执行情况的,它们才能作为真正的状语修饰成分。而“开心”,并非是限制谓语动词的发生情况和动作,反而更像是在修饰名词。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主语补足语也经常用形容词而不是副词来充当。

宾补的出现目的是说明清楚宾语的额外信息,那么主补的目的就是说明主语的额外信息。这么说不容易理解,因为定语是可以说明一个名词的情况的,而如果这个名词充当主语的话,那就容易区分不开主补和定语了。真正区分主补和定语的办法,第一是看位置,第二是看修饰对象。

首先,主语补足语是不可能跑到主语的前面去的,而定语却往往出现在主语之前,表示修饰部分。所以这里的 glad 作为定语出现是有些不合理的;其次,glad 放在谓语动词后却是个形容词。如果它是副词,倒是好说明,因为修饰谓语动词;但显然从意思上就不合理,我们说过,英语的副词修饰动词必须是“可修饰的”。开心和走路没有直接关联,开心的是人,走路是人的动作行为。

这样的主补还有很多例子。比如:

  • The man died young.(这个人死了。/这个人早早地死掉了。)

  • The man in the market has stolen already 100 kinds of goods!(这个人在商店里已经偷了 100 种商品了!)

呃,第二个句子你可能会把它当状语理解,毕竟它限制了句子发生的地点信息。不过,理解为状语和主补的语感明显不一样:作为状语只是简单说了个人,它在商店里面偷了很多东西;作为主补的话,就说明这个人已经在商店偷了很多东西。显然,状语的语感就没有主补的强烈:因为状语在这里修饰和限制了句子发生的地点,是一种比较模糊的修饰;而直接跟着主语走的话,就更符合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

那么,主语补足语我们就说到这里。

1-7 表语

表语是什么呢?表语是系动词(Link Verb)后紧跟的成分。那么,什么又是系动词呢?系动词是一类特殊的动词,这样的动词不用副词修饰,而因为它本身的释义,导致它给人的感觉并非是在“修饰动词”,而是在“修饰句子的主人公”。正是因为这样,系动词之后用的并非副词修饰,而是形容词。

常见的系动词就是 be 动词。动词的语法咱还没有细说,就不展开了。be 是“是”、“在”之类的意思。

  • Squidward is handsome sometimes.(章鱼哥有时候还帅的。)

这个 is 是 be 动词的一种写法,详细语法将在动词里展开。

可以看到,is 本是动词,却直接加了一个 handsome(帅)这个形容词在后面进行修饰。你明显就能感觉到,这样的动词一般不会被用于修饰,反而是因为它自身的意思,导致了修饰方从这个谓语动词转变为了主语。这就是系动词的功效。

为啥叫连系动词?因为连系动词的意思导致了它修饰的具体词语(形容词)通过它(系动词)关联上了被修饰方(主语)。

这样的词有很多,但也不是特别多。比如 become(变得如何如何)、let(变得、使得)、have(让)、smell(闻起来)、hear(听起来)等等。从语感你就能发现,这些动词自身就不应用来修饰,反倒是放在后面的词语用于修饰的是主语,但是动词的意思导致了这样的形容词还只能放在这些词语之后,而不是直接写在主语之前表示定语成分。

因此,啥样的东西是表语呢?系动词后的成分就是表语。而系动词自身是可用形容词而不是副词修饰的动词。因此,如果你要确定是不是表语成分,就看它前面的谓语动词是否是系动词。断言是否是系动词的办法就是看它到底能否用形容词修饰它。比如 walk 就不是系动词,因为 walk 修饰成分是副词。

1-8 同位语

同位语是最后一种句子成分。它用来给句子的某个名词成分进行“别名介绍”。这里的“别名介绍”暗示了你写的文字是阐述这个名词本身的性质的相关信息。比如说:

  • I, having been broken up by a girl, no longer believe the love.(我,一个被女生劈腿的人,已经不再相信爱情了。)

这样的成分称为同位语。另外,同位语多以两个逗号的方式把内容进行完整的隔开和分离。可以从句意看出,这样的动词就是为了解释和阐述主语 I(我)的详细情况的,因此这样的成分称为同位语。

同位语比较复杂,因此就不多说了。以后讲从句的时候会介绍的。

Part 2 练习题

总算是到这一个部分了。下面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题。当然,刚学语法的话,肯定是做不到满篇分析的,因此我不会出得很难去为难大家。请各位分析句子成分之后,给出所有粗体文字到底都属于什么句子成分。

  1. The boy is 8 years old.(这小孩子 8 岁。)

  2. I believe you.(我你。)

  3. That girl refused me.(这女孩拒绝了。)

  4. Pigs are fat generally.(猪猪一般都很胖。)

  5. The case is too complex.(这情况太复杂了。)

  6. A huge wave of zombies is approaching.(一波僵尸正在靠近。)

答案:

  1. 表语。is 是系动词。因为 is 后可以加形容词。

  2. 谓语。因为是句子的动作信息。

  3. 宾语。是拒绝(refuse)这个动词的捆绑说明的对象。

  4. 状语。一般来说(generally)限制了整个句子的发生可能性和范围是一般情况,排除了少数特殊情况。是一种限定语句发生的用法。

  5. 表语。is 是系动词。

  6. 定语。波(wave)是个名词,写在名词左边的多是形容词,而且还给出了意思,哪怕你不知道这个 huge 的意思,看翻译也能猜到个大概吧。


英语语法第 3 讲:句子成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