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茧与蝶》二改稿件总结

在阅读该总结前,请移步阅读下方的专栏,感谢配合。

本次作品由伯乐灯网站以及文刀主编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及改进观点,批评将以文字为主(因为总编是以语音方式回复我的)

通过一稿整个剧情的把握和反省,我第一次认识到了文章的角度和人物张力问题,以及自我意识占比成分的关键。
一改稿件如下:

比如这里的:“雅子!不要放弃,我们要一起离开这个该死的城市。”千惠里捧起她的脸,“看着我的眼睛!你还有我!”
雅子麻木的双眼看向千惠里。
“我们还要读书,还要长大!我们可以吃奶油蛋糕,真的,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我们都不能放弃,如果没有了你,我也会坚持不住的。”千惠里的语气虽然保持坚定,此时却略带些颤抖。
说到底,读者并不清楚他们的苦痛,这是忽略的一点,无论在这里我能把她们渲染成战争的可怜虫,或者是逃难者,人物本身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并不是她们的全部,背景故事,剧情展现,哪一个不可以下心思好好研究一番的呢?
这就是我忽略的一条。
也暴露我核心的一个缺点,就是作者的自我意识,认为作品本身已经够好了,也就是——完美。
文刀:其实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想要完美,那这种完美是怎样定义的呢,谁来给你完美呢?
你认为完美但读者却不认为完美,读者认为是完美的,你就会认为是完美的吗?
其实完美就是一个比较飘渺虚无的概念,每个人都可以认为很完美。
主编说的很对,虽然说绕,但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概念——作品读起来虽然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我们不能让所有人看到最漂亮的哈姆雷特。
也就是说,这个思路就是错误的。
完美,并不存在于作者的世界里。
作品本身的追求并不在这里,任何一个作品肯定都会有自己的局限性和目的性,而追求完美的下场只能是自缚手脚。

一改的稿件其实我意识到了根本的问题,也就是开头到结尾的整个塑造感就不对。
在布鲁克斯的《故事工程》里,对小说的创造前提有着详细的解释。

所以我们不可能一拍脑袋,找到一个好的想法,就立马随便找到了一个场景开始写,这也是我所犯的错误。
开头往往是最重要的,这点我们都清楚。
但我们的关注点都在:如何吸引读者和塑造好的场景上,却不知道开头的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对接下来的所有事情进行布局。
这个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所以很多作者都喜欢本末倒置,很多轻小说和网文也会用看似漂亮精致的序章来打扮自己,干巴巴地提供人物和场景后,就兴冲冲地开始介绍自己的想法和人物矛盾。
结果就是差了一筹,并不是说不合格,而是说不好。
对于我这个写作强迫症来说,这就是耻辱。
如果仔细看我二改的开头,读过的作者肯定会知道,千惠的出现正是与老师做完交易后,回去见到雅子的过程。
此时开头的821个字,交代了主要人物、环境的同时,也埋设了伏笔,也为后面雅子的黑化和剧情的翻转,人物的矛盾和抉择,小说立意的根本做了一个坚实的铺垫。
这个铺垫的厚实度,非常重要,也是开头的主要任务。
后面,我们才能考虑阅读观感和美化,这是次要的,希望你们注意。

所以,作者养成一个系统化的写作思考,是很重要的,而写作的要素是什么呢?
《故事工程》里是这样概述的:

具体的也不会再进行阐述。
所以,当形成系统性的写作方法时,我们才可以在这些框架下,倒入水泥——是的,灵感和思考就是水泥。
我们早已习惯像一个艺术家一样,用各种各样形状的泥土在那里捏成不同的“艺术品”,但很可惜的是,读者的审美普遍相差都不会大。
所以也就造成了,好艺术品的美几乎不可复制,而观众却会认为:我上我也行。
我们看见作家们像一个优秀的赛车手一样飙车,却不知道他们在飙车之前就已经对于开车的技巧早已炉火纯青。
就像老机长不会像年轻机长一样,在起飞前还要看一遍飞行手册,老机长只要循规蹈矩地启动自己心爱的飞机,直接飞上天就行了。
可惜,我们只看到老机长飞上天的身影。
这里指的意思是,一定不要好高骛远,基础是很重要的,而我们对于写作基础这方面一无所知。
而一个孩子飙车的下场是很可怕的,你必须不断地尝试,疯狂的倒挡和扭方向盘,才可以在一个时间段,如同猴子打出了莎士比亚全集一样撞了大运。
即使如此,你的飙车风范并不会多好看,只会被大家当成一个搞笑视频,这就是我们与作家之间的区别。
作家可以用一些很简单的东西,写出深远的东西。我们必须要在机缘巧合下,误打误撞和自己的灵感碰撞,才可以在数百部作品中找出好的作品。
为什么?难道一时间没人看你就不火了?这个不是我们值得思考的事情么?
文刀:创作的快感,还有闭着眼睛就在想,躺在枕头上面就在想,这个剧情要怎么搞,怎么搞,怎么搞。
其实,这个恰恰是你要锻炼的一个心态,就是流程记下来,你时时刻刻的你看见了一个场景,看见了一个车过来,看见一个什么...你在分析真实的场景。
生活多观察,你把你的心慢下来,慢下来之后,你才能看到更多东西,如果你坐上高铁,那么你好多东西都看不到。
等慢下来的时候仔细观察完,再开车,你就会知道他大概什么样子,那就是一日千里的感觉。
基础,还是基础的问题,通过与主编的交流,我深感自己的基础不足,这也是我写出这篇专栏的根本原因。
找到,弥补,进步,突破自我。

当心静下来的时候,我才花了半周的时间,仔仔细细地写完这4586个字。
我解决了以上的大多数问题,不断地进行删改和修建,但最终也迎来了新的问题。
别紧张,各位,这是好事。既然当前的问题解决了,那么次要的问题就会显得特别突出。

文刀:总体看下来,我觉得暴露了一个挺核心的问题,这个问题以前看你的作品的时候也有的。
比如《冰汽时代》,因为我看过这个,所以我知道他大概要讲什么,你这个情绪就够了,但是如果你要完全创造一个新的小说。你的这个情节呢,是远远不够的,戏剧张力是不足的。
这个戏剧张力有内在的有外在的,外在基本上你可以理解为“一个我”,外在世界的一个剧情冲突,矛盾交接出来,比如说一个大的时代下面,然后两方开始矛盾冲突,中间出现的这些事儿剧情对读者来说很刺激,然后还很真实。
然后我去救他的战友,他的战友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他就去救瑞恩,整个戏剧张力就很真实也描写了战争的残酷。
另外一个张力呢,是内部的张力,角色内心情感的一个张力,比如说面临着一个两难的抉择,他在犹豫在挣扎一个心路历程历程的转变,这个事内在的一个戏剧的张力,而你的呢,就是没有戏剧张力,他的冲突不强,情节呢,也很弱,这两个人的内在联系。
你的整篇文章后面比较快,没有交代他们的年龄,那这个人物的基本的特征画像都没有。
给读者一个代入感,如果他是十岁的人,那大家就说哦,他十岁,会有一些不理解外面的世界,这两个平行呢,你没有刻画。
两个人物内在之间的联系也没有交代,上来就认识了就是我喜欢你怎样的,就很突兀。

这些观点很重要,我将会在三改的时候,好好地重新进行修改,而主要的问题,就是主编提出的意见。
感谢大家的阅读。
顺便一说,在修改文章的间隙中,我也会更新其他的专栏以作锻炼和调剂。
希望继续支持我,并在下面留下你们的评论,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