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考研上岸经验专访 | 深圳大学产品方向#华自忠:星光不负赶路人

“ TUWEING · 中国针对性设计考研备考平台 ”
♥
突围到此真的十年了
2011.01-2021.08
十年如一日,每一年坚持找寻一个新方向
···
2014年,突围“针对性”教学模式的全覆盖
2015年,突围“品牌化、系统化”专业运营
2016年,《高分攻略》系列丛书全国出版
2017年,独家原创“师训体系”建立与传承
2018年,全新课程体系的整合与首次升级
2019年,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课程模式
2020年,全面深化教研与教学的内容输出
2021年,扎实推进课程模块化整合与衔接
۰ ۰ ۰

文稿 /突围君@TUWEING
字数 /7509字 /19MIN
2021年,冬天已经过去,我们积蓄了一冬的温暖力量终于得以释放,21届国内各大高校都已经发布了自己录取计划,22届的你们是否已经开始准备跃跃欲试,今年的考生们也终于可以稍微放松下来自己的紧张情绪迎接即将开始的春天。为了让大家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自己未来学习的样子,为了重新坚定自己辛辛苦苦树立下来的新目标,沉淀十年的突围为大家带来了“那些高分的故事”特辑,这次所有的对话可能都与你的未来息息相关,但却具有别具一格的打开方式。
星光不负赶路人
|
华自忠
本科: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本科专业:工业设计,报考院校&专业:深圳大学产品设计,初试分数:365,英语:51,政治:66,设计理论:115,设计手绘:133,初试排名:23,突围暑假班次学员,2021届成功上岸。
TUWEING-ER
突围“针对性”设计考研专访人
2011年成立,2014年全国首创“针对性”设计考研《突围模式》,出版了《视觉传达设计考研高分攻略》、《工业设计考研高分攻略》、《环境艺术设计考研高分攻略室内篇》、《环境艺术设计考研高分攻略景观篇》、《设计考研理论红宝书》等设计考研必备教辅书籍;成功原创出品了“院校微访谈”、“设计考研上岸专访”、“设计理论21天打卡STUDIO”、“3×7天手绘打卡STUDIO”、“设计考研最后四套卷”、“复试与调剂通关宝典”、“造型解构十六周在线手绘基础课”、“逻辑建构在线理论课堂”等一系列设计考研原创产品与课程体系。
👀
“
聊聊你自己,选择这条路。

Tuweing Design:可以聊一聊你的这一年复习技巧么?
Hua:我来自四川成都,本科就读于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本次研究生报考深圳大学的艺术设计产品设计研究方向。由于大学期间选择专业的时候是文化生进来的,绘画基础较薄弱,而深大的考纲又恰好比较重视绘画这方面,所以报考深大是壮了下铁胆的,期间也崩溃过许多次,不过好在身边有那些比自己都更加相信自己的朋友一直鼓励着我,在此感谢这一路上所有给予过我帮助和鼓励的人。
备考时间规划:
1月–3月:每天5小时时间练习产品线稿/背诵英语万词词汇;
3月–8月:大部分精力放在学校课程及比赛上面/偶尔练练手绘,背背英语单词,复习英语语法以及长难句分析/偶尔临摹速写和黑白装饰画;
8月–9月:进行快题的版面训练和技法表达训练;
9月–10月:进行完整快题和装饰画练习;
10月–11月:开始政治复习,听徐涛老师强化课程配合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学习/通读世界现代设计史和设计学概论/刷01-10年英语阅读,并配合唐迟老师的课程进行训练;
11月初-11月中旬:刷1000题(其实就刷完了马原和毛中特)/刷10-15年英语阅读,并配合唐迟老师的课程进行训练/阅读一臂之力出版的世界现代设计史、设计学概论、艺术设计概论/每周练习一张快题版面;
11月中旬-12月:刷肖秀荣八套卷选择题/开始练习英语翻译、新题型、完形填空题型/整理史论和概论框架/每周练习一张快题版面;
12月–考试:刷肖四套选择题,背肖四大题压题/每天抽点时间看时政内容/整理英语大作文,小作文模板/定时模拟17-20年英语真题/整理、背诵并默写整理的理论框架/每星期进行一次定时快题模拟。
个人备考经验:
1/装饰画
若是对于和我有类似背景的非艺术生备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你要勇敢去做这件事。无论画的怎样,只需要开头去做就好了,在练习的过程中配合适当的方法自然会提升,很多人其实最后是输给了自己。
据学长学姐的经验,深大往年装饰画命题可画彩色和黑白,但深大今年初试明确说明表达出彩色效果图,私以为师弟师妹们还是两头都要兼顾。彩色装饰画需要搞定画面的色彩搭配–构图–线条韵律感,不同于产品透视的精准性要求,装饰画的形体其实是次之的。最重要的还是画面整体的视觉效果!在备考期间我会经常上pinterest收集素材,积累些单体的造型元素。
在平时积累素材的时候就需要进行有意识的思考:例如,画面的构图是怎样的(三角形,C型,圆形,梯形等等),画面的色彩搭配是如何对比出效果的?整体线条粗细变化营造的视觉焦点是什么样的?只有进行了这些有意识的思考并进行实践,才会有一个高效率的提升。装饰画的技法表达层面也可用马克笔硬笔头画出类似于产品湿画法的相溶效果,这种效果熟练后其实并不费时,只需在过渡处晕染一下即可,表达矢量图效果的装饰画则需要进行颜色的叠加,从应试角度出发,矢量图的视觉效果会更加的丰富一点~装饰画绘画时线条的粗细变化也非常的重要,推荐直接使用秀丽笔上手,切忌用一根针管笔描完!
2/产品快题
进行产品快题训练的时候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创意!!!当然这个也是最困难的,3个小时三个平面构成和2张快题时间已经非常紧张了,所以没有那么多思考的时间,我在进行初试考专业课的时候由于题目(一首诗歌)比较对胃口,就用了20多分钟来想方案和推敲形体,所以在进行绘画的时候就舍弃一些相对不重要的东西(5w2h、用户旅程图、故事版、swot等)来争取时间,事实也证明,少了这些东西也不会影响得高分,最重要的还是你的创意。
当然这对每个人来说可能需要一定程度的巧合性,诸如题目是否合是自己擅长的点,之前是否准备过类似的方向或者创意等,如果幸运碰上此类情况再加上画面最终呈现效果不差,获得高分就轻而易举啦,这就需要在平时练习快题的时候就要有意的去进行思维发散,积累些好的点子(特别是文创类和仿生类的),而不仅仅单纯力求把产品画出来。平时我会关注许多设计类公众号、设计比赛、Pinterest和Behance等,看到有创意的想法就会保存下来学习,这个习惯我一直从大二下期开始持续到了现在(在码这篇文章的时候手机里面已经有9000多张图片,其中4000张左右图片是和设计相关的)个人感觉面对应试软实力也同样重要。

其次是画面的阐述。是对设计的阐述,而不是一味为了画面的饱满和跳脱营造的视觉效果。一个好的设计还得让老师get到,这就需要把画面的逻辑表达清楚,能用符号化表达清楚的,就不需要写一大堆字,在进行效果图表达时最好能将产品融入到一个真实的使用场景中去表达,将人-机-环境融为一体,这样会更容易形成代入感,方便评卷老师理解这个产品。个人认为只要把这一步做好了其实画面表达最终呈现的视觉效果是不会太差的。
最后才是画面的视觉效果。把这点放在最后来提,并不是说它最不重要,恰恰相反,它在前期是最重要的,将前面所述两点在短时间内呈现出来,就必须需要扎实的手绘基本功。但究其根本,技法只是表达你想法的一个工具,最终又还是会落实到想法上面的。关于手绘技法表达和画面的视觉效果其实更多偏于硬实力,通过短期勤奋练习完全能够得到较大提升。提出这点,只是希望大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找到相应的侧重点。自身扎实的专业能力才是真正和别人拉开差距的(在复试专业面试的时候体现的尤为明显)。

3/理论
我设计理论复习的比较晚,我是从10月份开始复习的,10月至11月通读世界现代设计史和设计学概论一遍,11月份至12月使用xmind软件并且结合三本对应资料(设计学概论、世界现代设计史、艺术设计概论)结合深大的考试大纲进行框架的整理,12月上旬对照着所整理的框架做到说出详细知识点,并开始默写加强记忆,12月中旬至考试前背熟框架。整理框架的过程就相当于已经梳理一遍知识点了,整理框架的过程特别特别重要!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我还是选择自己整理了框架,期间也熬了好多个通宵(猛汉落泪~)资料书对应的框架是适应于作者自身的逻辑思维的,就像每个人的说话方式不一样,每个人的归纳的框架结构也会存在差异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4/复试
今年的复试分为线上手绘(50分)、英语面试(50分)和专业面试(120分)三部分。线9上手绘考察1个小时一张A3纸,英语面试为自我介绍后随机回答一个问题,专业面试首先进行自我介绍后抽签选取两个专业问题回答,再进行导师提问环节。我在复试前练习了3套往年的复试真题快题,其中一套进行定时模拟。将英语将自我介绍背熟,并准备了自我性格、喜欢的书目、本专业的介绍等相关英语话题。专业面试前阅读了相关的专业书籍,包括:设计心理学、美的历程、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设计中的设计等,并根据所具备的知识整理了近4年来的30道问过的问题的答案,同时还有毕业设计思路、作品集中各个作品的介绍等,此外还适当的了解了各个导师的近期论文。
深圳大学近年来越来越考察学生文化底蕴的内容,在初试科目考了一首诗歌,复试设计一款深圳文创产品,师弟师妹们务必要针对性的去训练这方面的创意,同时在准备作品集时可适度增加文化创意类的作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希望师弟师妹能真正发自内心的去深入了解这些人文底蕴,而不仅仅单纯是为了应试去准备。
与自己对话,为后人乘凉。

Tuweing Design:你确定学校的时候做了哪一些功课?
Hua:首先,本科学习期间,我对该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深圳大学的考题偏向于文创方向,比较偏向于我的兴趣点。其次,深大所处地理位置优越。深圳是一座包容性极强的年轻城市,接受新事物及新品研发的速度很快,在这里有着良好的设计氛围,对于自己专业的学习有着很大的优势。再者,该校的专业能力和学科实力非常符合我的期待。期间也想过换学校,特别感谢尹老师期间的鼓励,让我更加坚定了深大院校的选择。
Tuweing Design:备考的这一年里,有什么特殊的日子或者记忆让你很难忘却?
Hua:考研最后半个多月时间里,室友去实习不在寝室,自己又爱睡懒觉,就强迫自己不上床睡觉,直接把被子裹在身上趴在床下的书桌上睡,作息时间变为3:00-12:00学习,12:00-15:00睡觉,15:00-24:00学习,24:00-3:00睡觉(将6个小时分散睡)。
Tuweing Design:请先介绍一下你们今年理论考的具体题型和所用的核心参考书。哪一本参考书的复习对你来说最有感受或者说压力最大?
Hua:题目:试叙述工艺与美术运动的影响与意义。(40 分)
试叙述日本设计与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异同。(30 分)
参考书:艺术设计概论,设计学概论,世界现代设计史
今年首次改革,理论难度较小,只考了世界现代设计史里面的内容,之后难度可能加大,师弟师妹还是三本书都要兼顾,毕竟官网给出的考纲是三本书的内容。
Tuweing Design:现在很多学校的理论考题对于用书本上的原话来回答题目给分都不会太高,那是否意味着自己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背书和记忆了?
Hua:死记硬背还是没有掌握,需要去理解。有了理解不仅能够灵活地创新运用还可以提升记忆的效率。
Tuweing Design:请描述一下自己的手绘基础是怎样的?考完之后跟预期距离远么?
Hua:基本线稿表达没多大问题,马克笔技法表达问题较大。考完之后和预期值差不多,还是有惊喜,感觉自己比较幸运,恰好出到了自己擅长的点。
Tuweing Design:今年的这个题目你平时有没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描述一下自己准备自己手绘快题的过程中的一些思路和感受?
Hua:深大越来越注重文创创意方面的内容 ,平时要多积累仿生和文创相关的创意,不要只顾追求画面的视觉效果。
Tuweing Design:你是如何看到很多考生刚开始决定考研的时候过于看重所谓的风格一说的这件事的?
Hua:我练习每张快题里面都会加入一些文化的元素,比如藏面具,脸谱,刺绣,平安结,舞狮等。或者是一些自然的元素,比如模拟花的形态,藤蔓的曲线等。深大考题量很大,所以我会直接省略掉故事版,SET,SWOT,用户旅程等。只写设计说明和头脑风暴,前提是得把你的设计阐释清楚。
Tuweing Design:今年复试考场上,老师面试你的时候出了哪一些题目?
Hua:此次采用线上问题抽签面试的形式,在抽取两个问题回答之后进行导师提问环节复试问题:
1.谈一谈你知道的一个文化创意产业。
2.谈一谈设计思维。
回答:
1.我以洛可可的弥勒瑞草为案例,引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文化中包含了人类历史发展趋势中美的积淀,从文化中能够寻找到人类情感的联系点,科技的发展让我们顾着去追上它的步伐,但我们也应该回顾那些我们曾经走过的路、和时代骨子里留下的东西。并结合原始的图腾信仰,商周的野蛮文明,隋唐的佛陀之音,初唐的青春迷惘,盛唐的家国抱负,宋元的山水意境,明清的哀婉缠绵等这些朝代更迭和文艺思潮进行概括叙述。
2.设计思维是一种创新性的思维,其目的是解决正确的问题,并为公司带来利润。产品设计真正的挑战在于“最终了解用户那些未被满足和未明述的需求”,设计师需要进行以人为本的设计流程,设计师发现真正的问题,需要根据一事物所表现出的表象来顺藤摸瓜找到他本质。设计师的用户不仅包括了产品的最终用户,还应包括参与该设计流程的工程师、研发人员,以防止各个部门在接手产品时会按照自己的专业弱化产品内在的一致性。当然还有设计的艺术性,一个好看的外观就能能在本能层次激发用户购买欲。
Tuweing Design:
你在面对复试考题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参考书籍可以推荐?或者关注了哪些信息对你复试帮助较大?
Hua:专业面试前阅读了相关的专业书籍,包括:设计心理学、美的历程、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设计中的设计等,并根据所具备的知识整理了近4年来的30道问过的问题的答案,同时还有毕业设计思路、作品集中各个作品的介绍等,此外还适当的了解了各个导师的近期论文。
Tuweing Design:你认为你报考的目标院校导师更看重你的哪一类优势,之所以你成功录取,你自我感觉你最大的优势在哪?
Hua:在作品集和专业表达能力上面。作品集用心去做之后,面试导师和你聊交流的时间也会更多一些。我面试时导师一直追问本科期间的获奖作品,并且旁敲侧击的问是否是本人设计的。再有是专业的表达能力,除了说话的逻辑和使用专业术语之外,还应该会讲故事,文创的卖点大多也是卖的产品背后的故事。
Tuweing Design:等待录取名单出来的时候,你有怎样的心态变化?
Hua:很高兴,面试最后老师问我接不接受调剂到其他方向,我直接说我不接受,本以为自己凉凉了,没想到还是被录取了。
Tuweing Design:你是如何拆解身上的压力的?
Hua:在乎这个东西肯定就会有压力,是不会拆掉的,只不过可能是自己性格原因,好胜心比较强,不愿意服输,才能化压力为动力。所以越到后面反而冲劲越足,比前期勤快了不少。
Tuweing Design:有没有自己特别想讲述的一段经历,一个故事,一段话,一个人?
Hua:
1.勇敢去冲,踏实去学。
2.谢谢尹老师之前的鼓励。
突围“针对性”设计考研
公众号:突围设计考研&设计理论考研STUDIO
B站:突围设计考研
微博:突围设计考研

我们看见与听到这些可爱的学员们在面对无数次挣扎中的自我反思,也看到了他们在各种现实困难与心理困境面前及时转换的心态——从复习环境的改变,到复习节奏的革新,再到对当下考研如此竞争激烈后的冷静思考——谁都知道,走完这一切不甚容易。但我们依然相信,考研这一关,关关虽难过,但从过去、从身边、从各类同质化的竞争中找到突出重围的方法与经验,实现明年研一并不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