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又一次提起的问题:“Key”还是“Key社”,哪个称呼才是正确的?

·台长的随心记·系列
2020.12.08更新
长期关注本台的观众也许会留意到,本台每一条Key相关的动态,所带的话题标签都是 “#Key#” ,而非“广大群众”“更为熟悉的”“Key社”。长期以来,为强调其为“品牌”而非“独立的公(会)司(社)”,我台的所有报道一直坚持使用不带任何前缀后缀的“Key”。但就在今年年中时,当时在2020年初就已被Key母公司VISUAL ARTS接手成直接管理的Key官方微博(@key_official)的微博的标签使用令我台内部感到惊讶万分,经过自己人的友好询问得以第一次得到了相对真实的官方反应,使得我台最终终于理清了Key及上级VA官方对华语圈粉丝长期使用的那个惯性称呼的态度,也亦让台长对“称呼问题”有了全新的看法。
借此机会,台长给各位做一个“特别科普”,尽可能详细讲述这背后一系列的各种事情,并真正落实相关概念的使用问题,以减少未来可能发生的冲突,维护圈子内的良好风气。

前言:本台旧有的“用词标准”
直到2020年12月前,KeyTV KeyNEWS动态的标准格式是这样的:

除了以【NEWS】为代表的顶标(有时会视情况改变),以及(有时候会有的)以细体直角括号(「」)框起的专题,剩余的部分就是正文部分。而在正文方面,按照标准,必须带上该新闻内容所相关联的动态话题标签以方便后人“精准浏览”某一部作品(等)的过往新闻内容(包括那些不从台长手上发出去的)。其中对于Key相关,当时,必须要带的包括:
#(作品)#
#Key#
受制于B站动态只允许每条同时3个话题标签有效的限制,若出现无法在正文中用“所有”/“所有……除了……”涵盖,且依旧有3个及以上(虽然目前为止大于3个是很罕见的)作品“同框”的时候,根据内部守则,此时非作品类标签必须给作品专门标签让路,#Key#也不例外。其余类型动态(包括本台自创的Key同人图(转载或自己的原创皆可)“画廊”#KeyPIC#)也同理,并依旧遵循作品优先原则。至于#VISUAL ARTS#,有需要的时候再用。
为了让后人能精确且全面而详细浏览B站上所有Key相关的内容,台长已经形成习惯地在每一条正式新闻消息下加#Key#。长期坚持使用“Key”,而非“Key社”,是本台“议会”内部及与友盟同好多次长期讨论所得理解后,台长所做的一条针对内部的报道用词规定。该规定主要目的是针对如今网络自媒体发达环境下所观察到的多个对Key采取错误角度分析(将Key真当成了“株式会社”来分析),以强调Key并非公(会)司(社),而是VA旗下的一个游戏品牌的事实。

“Key社”从何而来
“Key社”,是华语键圈的一个长期“约定俗成”的称呼。这一称呼被广泛认为是源自跨牌粉丝们将他们对一些其他美少女游戏工作室乃至美少女游戏公司都一概称为“xx社”——如YUZUSOFT“柚子社”,AUGUST“八月社”,Frontwing“前翼社”,minori“中二社”,etc(以及原CROSSNET系全部品牌,毕竟母公司关闭了,这些品牌为此选择的是各自独立成公司来做)——遂将这个习惯带到了如何称呼Key,于是就有了“Key社”。并且“xx社”叫起来比起除了“直接叫品牌名字不叫别的”以外的其它冗长称呼,相对很顺口。
实际上,光从业界现状来看,确实真有一些美少女有些工作室真的是以公(会)司(社)存在,比如上述几个。

但“既是工作室又是公司(社)”,甚至“既是工作室又是拥有自治权的子公司”的情况在这业界只不过是一部分。鉴于业界的现状,多数工作室仍通过“作为一个公司的其中一个品牌”来运营,不具有子公司意义上的部分“自治权”,资金分配和人流也须听从母公司的意见。
这里就包括Leaf(属于AQUAPLUS)、Palette(属于CLEARRAVE)、以及我们Key(属于VISUAL ARTS),etc。
没错,Key一直以来仅仅是一个工作室暨一个游戏品牌,而非一个独立的公司,她的一切运作都在母公司VISUAL ARTS的掌控之下,因此才会有各位常看到的某些人“离键不离家&家里人来键帮忙”。所谓的“Key社”,更多只是同业界粉丝环境下的泊来称呼。并且连台长都不得不同意:本质只是一个英语单词的Key,在汉语环境下“不加点什么”凸显不了它的特殊性(详情看下文)。
*确实,日本键圈和欧美键圈,因为语言文化的原因不怎么存在给Key加个“社”的需要。只是日本键圈将Key的意思(鍵)泊来作为爱称,进而有了鍵っ子,鍵和鍵っ子也最终成为汉语圈的Key粉丝们的常用爱称。

新媒体时代下“社”变得模糊
不过随着粉丝群体的革新换代,尤其是很久以前(我们人的记载认为)相对“断层”的新老粉丝曾有的隔阂,加上如今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飞速发展使得鍵っ子群体及Key的影响力得到快速发展,却又受限于美少女游戏相对整个动漫业界的缓慢发展的现状下,对于“Key”是品牌而不是会社的概念也开始逐渐模糊,随着更多路人第一次听到的是“Key 社”,也不难怪多数人在第一次听到Key的时候就第一反应认为她真是个“独立的社”。前文也提到,在这个时期崛起的许多新的动漫自媒体,也逐渐对相关概念“模糊不清”。

去年台长就曾强辞驳斥某家动漫自媒体的文章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如今来看,那篇文章就明显犯了典型错误:再在那里一本正经盲抄百科抄出“品牌”也最终认为Key是 有 独 立 的 经 济 运 作 能 力 的“株式会社”。另一边,虽然该文确实是导致后面京都动画火灾后Key捐款一千万日元时“令台长感到非常迷惑不解的”许多网友发表“Key也不好过啊啊啊啊啊啊”的言论的原因,但是如果稍显知道Key是品牌暨工作室而非公司的概念(也因此他的资金其实都不是自己管)的话,就不会这么轻易相信Key没钱。
以上两个内容可以点进上附的专栏看台长当时怎么驳斥的。
其实还是那个道理:Key真要没钱的时候,是母公司没钱的时候,或者VA不给Key拨款了(然而除非马场社长放飞自我,这事儿绝对不可能)。
大环境原因也被迫让台长开始从自身做起,在尽可能远的范围内告知更多的人“正确的基本概念”——这也以至于直到2020年12月前,台长的每条正式消息,甚至到标签上都强调这是#Key#而不是#Key社#,再即使台长仍不得不面对现实——Key长期以来一直靠着”Key社“才在国内积累了如此”深厚“的知名度,我也依旧坚持这样。

直到了解Key官方想法的那一天
不过,台长的这一决定,也最终只是单向考虑的粉丝圈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引导措施”。
毕竟KeyTV“议会”的全体成员中是没有VA的正式员工的,所以长期以来我台没有一个人知道官方到底对于这个情况是怎么想的,尤其是去年VA让Key大举入驻中国市场之时看到的现状后是怎么想的。
今年(2020年)早些时候,(上文提到,VA先一步接手直接管理的)Key官方微博开始用起了#Key社#这个标签。而在台长一直以来的“习惯角度”,作为一个简介写着“日本IP品牌「Key」的官方微博。”的官博,Key官博开始用“#Key社#”,这对于长期采取“某种坚持”的台长其实是感到相当不解,正如上文那么一大段所述的:我为什么不写Key社而坚持写Key。


最终还是,我台”议会“的伙伴@大鸟咲夜 为此主动私信了官博,他当时亦认为这是知晓官方意见的绝佳机会。
今天下午,他收到了回复。


因此本台这下终于知道了官方对“Key”还是“Key社”的态度,因此我们可以正式确定:
无论“Key”还是“Key社”,其实都没有错。
——Key官方|背后:VA海外部发言人。2020.5.18
但其实他的回答中依旧“话中有话”:
“Key社”是针对华语圈语境问题和防话题混淆的一个特别的中和称呼
即使“Key社”是没有问题的称呼,但也须随时记着这个社“不是指的株式会社”
第一条的情况确实过于真实,虽然在B站,得益于KeyTV下各成员的不懈努力把#Key#完全打造成了“自己的地盘”,但在B站以外的地方,毕竟“词性在那儿”,不加“社”真的是很难以找到自己的内容的。




嗯,不多举例了,否则截图太多,刷屏。
话说淘宝搜”Key“搜出来的都什么玩意儿。

@大鸟咲夜 还曾提到,去年的时候有段时间搜Rewrite能跳出华为某手机的大幅广告。
由于“Key”这个单词本身过于普通,因此很容易导致多个话题相撞。对于我们的“Key”来说,最简便的也最贴近自己现状的,还真只有“Key社”了。
此次事件之后也让台长对“Key还是Key社”这个问题上,决定缓和自己一直以来的某种态度。

所以,基于上文的所有内容,
总结
Q:“Key”和“Key社”哪个称呼才是对的呢?
A:都是对的。
Q:日常场合中,应当用哪个称呼呢?
A:都可以。
Q:对着官方,应当用哪个称呼呢?
A:都可以。
Q:基于在非自己地盘的场合与“别人”区分这点考量,应当用什么呢?
A:多数情况下都得 先 用“Key社”了,Key这个单词,确实指向的太广了,不在自己地盘永远无法准确指向我们的Key。Key作为一个普通单词的属性从来无法改变。
词汇过于普通导致的过广指向,也间接导致每次AB和Charlotte都同时出现在推特热搜的时候,Charlotte永远都能“打败”AB,然后仔细一看混了许多非Charlotte(动画)话题,然后减掉这些实际无关推文的话,实际上AB多数情况下的推文比Charlotte多。
Q:在一些需要相对正式和基于客观中立事实的描述中,应当用哪个称呼呢?
A:(请仔细阅读下文)
“Key”。并建议加以补充称呼,至少能“游戏工作室Key”“游戏品牌Key”。
可以根据后注一个“(即许多人常称呼的“Key社”)”,但不管哪一种后注方式,在这种情况下都不能将“Key社”作为 括 号 之外的正文主体,只能作为备解。
Q:Key是不是真的是个 “社” 呢?
A:不是。归根结底Key是VISUAL ARTS旗下一个游戏工作室亦是旗下一个品牌,不是有自治能力的子公司,更不是独立的公司。也因此,请各位动漫自媒体不要过分关注于Key“自己的资金问题”——很多Key的内部事务,都是她背后的资本在驱动,母公司作为一个拥有如此多丰富的游戏品牌的“大资本家”,并且Key这个招牌价值如此之高,VA会放弃Key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
Q:那么KeyTV的所有报道内容,会因此有所变化么?
A:
以下更新于2020年12月8日,VA完成Key公式运营直营化处理后。
随着我台对“这一转变”的认可,且Key公式也一并开始用起 #Key社# 。纵使 #Key# 因B站的社区氛围仍“在”使得大部分时候都能够让一般群众指向Key,不过为了强调Key并非作为株式会社的存在的同时能与公式同步为统一的宣传方式,台长决定了一个“折中式使用组合”:
“ Key | #Key社# ”
即在标签上使用“Key社”,但仍强调Key的存在性质。
不过,至于“正文内容部分”,大多数情况下,台长仍会坚持使用Key。因为我依旧将每一条正儿八经的消息视为需要用正式书面体书写的内容,无论重点多少,内容多少长短,都以正式的描述为基本——也就是说,我依旧采用“正式模式”来写每一条正经报道。
至于视频、专栏稿件的 稿件标签 仍会以“Key”、“Key社”双标签显示了。不过优先被输入的仍是“Key社”
其实台长一直对“Key or Key社”的问题本来是很宽容的,也相信真爱鍵っ子是很清楚“Key是品牌,不是公司”这一点的。然而大环境的风向是歪风,台长为此不得不做出收紧,以让这段时期进来的新人们“平稳过渡”,别在接触Key伊始就“上梁不正下梁歪”。
如果本台在B站以外的平台打算开始同步发展,尤其是针对那些非ACG主题网站,我台也将同步上述策略,在继续坚持自己的正式写稿模式上采取“中和战略”。标签用#Key社#,但依旧在描述上仍将Key作为正文主体。

希望这篇特别文章能给所有人非常有意义的帮助,无论多少,无论深浅。

主编:StuartRiki
本文“协力记者”:大鸟咲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