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的尼采和“犯罪”的文艺片【日常发癫记录】
《宇宙探索编辑部》在这么个时间点上映,倒是和电影本身那种神经病气质相符。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一本正经的去寻找UFO显然是一件相当荒唐的事情。但是对于老唐来说,寻找UFO和气功热一样,都是那个年代让全社会都一本正经接受的“正事”。他从那个大热的时代一路走来,却并没有如同时代一样冷却。他还是会对着雪花屏说这是外星讯号,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宇宙存在的意义;会为了一个“外星人遗体”跳入陷阱。只不过在周围一群乐子人和正常人包裹下,老唐变得过于滑稽,这大概就是最开始让我在电影院抠三室一厅的主要原因。但正因如此,才有了后来充满欢脱和离奇的
西行之旅。
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情绪实在是过于复杂。从在开始的尴尬,混搭着现实让人会有些不适;而当老唐一行人踏上追寻之路后,搞笑接着离奇、诡异、荒诞、疯癫、略带伤感等等情绪在最后积累到一起,让我脑子嗡的一下有点过载。
导演在优先的经费限制下,选在了伪纪录片这种风格。而且说是科幻片,也基本见不到特效。 只是用一些简单的手法和优秀的剧情,就能让人感受到里面确实有科幻的味道。
不过我个人观点来看,与其说导演拍了一部科幻片,倒不如说导演打折追寻宇宙真理的大旗,拍了一部用唯物的手法解释唯心内容的文艺电影。电影后劲很大,在当时看电影的时候,本身没有想那么多,但是在我走在回家路上的过程中,仔细回想着电影里的一些片段,突然就想到了一个词——浪漫。老唐这个民科或许在外人眼中就是一个神神叨叨的偏执狂,他不懂变通,不选中庸,他永远都是仰望星空,却从未脚踏实地。但最后,经历过一切后的老唐,还是选择了和这个世界或者说他的内心和解。他不再执着于去追寻宇宙真理,也不去考虑是否外星人能够解答他的问题。在他跪在大地上的一瞬间,哪怕只是和解了一部分,也足够“正常”的重回这个社会。不过从他最后的发言来看,和解不是代表着放弃,而是窥探到宇宙轮廓的释然。
对于能够理解这部电影的人来说,看完电影再回想起那句“这不是普通的雪花点,是宇宙诞生时的余晖”,一定可以触动内心,甚至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