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白塔村战斗(五)

2022-12-13 07:11 作者:陈天刑  | 我要投稿

白塔战斗(五) 在白塔同连战斗中,敌人是占有绝对的兵力和火力优势的。在战斗打响以后,敌军就很快地从四面合击过来。而在成功掩护团部机关和非战斗人员撤离之后,我们的战斗部队也开始了突围行动。

一营营长石金彪、教导员、副教导员带领一,二连及三连一部,打开口子突破重围,向着西北面的同连村、向阳村方向冲去。

而一营四连、机枪排便衣队、津浦自卫军一个新兵连,则在四连长赵大雅的带领下,继续坚守着白塔村。

一、白塔村的轻机枪被敌人炸毁

因为我白塔村守军拥有着重机枪,所以在一开始,敌人以为围住了我军的团部,所以在这里派出了重兵。但是在连续苦战了两个多小时,打退了日伪军的三次进攻之后,我军的防线终于被敌人攻破了。

而在这个时候,敌人才发现弄错了目标,我军的主力已经突围了!这日军大队长迅速率领主力分兵,准备迂回包抄同连村。而留在白塔村的敌人虽然不多,但是兵力仍然数倍于我。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我军的弹药已经告急,而日军却拥有着70毫米92式大队炮等重武器。 日军的这种92式大队炮,拥有着2800米的射程,和3.8公斤的炮弹,其威力是我们的土木工事根本挡不住的。所以我军只能被迫采用机枪的游击战,通过打几枪就换一个地方的办法,来躲避敌人的炮击。可是随着日军攻入了村子,他们也能把92式步兵炮推到了村口,这样敌人的火炮就能够使用直瞄射击的方式,直接射击我火力点了!

很快的,我津南自卫军架在屋顶上的那挺轻机枪,就被敌人发现了。日军久经训练的老炮手在精确瞄准之后,仅用数发炮弹就将我轻机枪炸毁,使我们的这个连失去了唯一的火力支柱

。而在此之后,敌人凭借着优势的火力,用“大炮上刺刀”的近距离直射方式,也将我屋顶垛口的掩体,逐一全部击毁了。 在此过程中,我津南自卫军的机枪手、便衣队的队长赵保生同志、以及部分的战士,都牺牲在了屋顶之上。我军屋顶和房下的立体交叉火力网,被敌人给击破了。

二、我军的野鸡脖子重机枪发生故障

但是即使这样,我们的勇士们也没有放弃。他们纷纷撤退到了房下,继续借着窗口、院墙作为掩体,和敌人激烈战斗着。而这些老鬼子比较惜命,只在远处用大队炮和掷弹筒、轻重机枪扫射。而向前抵近攻击的,只是那些投敌当汉奸的伪军而已。

说句实在话,这些伪军们的军事素养和战斗意志,那比正牌的鬼子兵可是差远了。而这些炮灰们前面刚刚被我们伏击了一次。这吃了一次亏,自然就非常畏惧我军故计重施,所以打得缩手缩脚。

这样一来,我军和敌人进行的逐房逐墙争夺战,一直持续到了下午一两点钟,才逐渐地支撑不住了。 当时我们的唯一生机,是坚持到天黑以后突围。但是很明显,在绝对优势的敌人面前,我白塔村守军已陷绝境。而最关键的是,我军本就缺乏弹药,人均大约只有二三十发子弹,4个手榴弹而已。经过3个多小时的拼搏之后,我军弹药已经很少了。而更为让人气愤的是,那两挺缴获自敌人的九二式“野鸡脖子”重机枪,却在关键的时刻掉了链子。

要说这鬼子的家伙事儿,其实也并没有多么先进,其装备的很多武器,那也都是槽点满满的。

比如那人机功效奇差、需要使用专用的减装药机枪弹、射击时还需要不断涂油的歪把子轻机枪,以及那奇丑无比、不用扣扳机就能击发、自杀都不合格的九四式手枪,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而作为日军中火力支柱之一的九二式重机枪,在相对比较靠谱的情况下,其实也是一种缺点多多的武器。

三、画蛇添足的九二式重机枪

这个所谓的九二式重机枪,是在1932年——日本皇纪2592年完成设计的,因此被命名为九二式重机枪。而这枪呢,其实是来自于世界之名的哈奇开斯重机枪,二者在结构原理上完全一致,而且还是风冷的,比水冷式的马克沁重机枪更加适合于中国战场。

但是问题是,这“九二式重机枪”明明是抄作业,却偏偏不肯好好抄,而非要加上一些画蛇添足式的改进。其中的一点,就是把散热片的数量从原版的五个,直接增加到了24个。可是这样做之后,提高的散热效果却甚为有限,还比原版的哈奇开斯重了3.6公斤

而除此之外,日军还把它所用的子弹,从6.5毫米弹换成了7.7毫米弹,并为此专门开了一条弹药生产线。但是问题是,由于其内部的种种问题,最后导致了多种7.7子弹并存:

陆军马鹿们自己一开始用7.7*58半底缘弹,后来发现不好,又换用了7.7*58无底缘弹。而因为日本固有的陆海军矛盾,这两者是势同水火的,海军大爷们就单独开发了7.7*58有底缘弹。然后呢,陆军和陆军航空兵也要分开,这陆航少爷们就用自己的7.7*56弹。要是加上进口的原装英国7.7的话,日军当时就有五种7.7毫米子弹。

而如果算上本来就有的6.5步枪弹,6.5减装药机枪弹这两种6.5子弹。这整个二战日军步机枪弹药,居然有七种之多。从统一供应的角度来说,这简直就是后勤部门的噩梦了。

而更大的问题是,这个7.7毫米弹的威力很大,它的膛压远远超过了6.5步枪弹。而日本人又没有用更好的钢材来制作枪管,而是直接采用增大枪管厚度的土办法。可是在结构上,这枪自身又没有快拆枪管的设计。

这就导致到了战场上,想要更换打红枪管的话,就必须要借助专用的工具。而那些工具加箱子就有20公斤重,打起仗来矬子日本兵光扛着那63公斤的重机枪,再加上几千发子弹,就已经很吃力了,谁还有体力再扛设备箱子啊?

所以在实战中,九二式重机枪的作战效率其实是较为低下的。它在连续射击后,会出现枪膛过热迅速、以及枪膛变形的问题,往往在战场上故障频频,非常需要日军熟练老兵的维护和排障能力。而这种重机枪被我军缴获之后,由于往往没有同时缴获那20公斤的专用工具,导致日常维护经常跟不上,就连给弹板涂的润滑油也保证不了,这故障率自然就更高了。

于是在这白塔村战斗持续到下午的时候,这两挺最关键的九二式重机枪,就由于长时间的射击,相继出了无法快速修复的故障,让我军直接失去了最重要的火力支撑点!

而由于九二式重机枪使用独特的7.7毫米子弹,我军6.5毫米三八式步枪也用不了,而我们也没有缴获日军刚刚装备的7.7毫米九九式步枪,直接就让重机枪排失去了战斗力! 无法可想之下,我们的团青年干事朱文瀚和机枪排长张殿卿等同志,就只能将这两挺重机枪拆卸了,然后用空粮袋装好,埋在了一个老乡家的猪圈內。而他们则拿起了手榴弹,投入到和鬼子的白刃战之中了。

四、连长赵大雅的诈降计

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整个白塔村守军剩下的唯一自动武器,就是四连长赵大雅手中那支二十发大肚匣子了!这支驳壳枪不仅有20发的大弹仓,而且还自带快慢机可以连发。在前期的战斗中,赵大雅将这支驳壳枪接上枪盒作为枪托,以连续不断精确的点射,在战斗中一人就打死了十多个敌人。

到了最后的时刻,赵大雅和连部被敌人包围在一个院子里,敌人畏惧他精准的枪法,大喊道:“交枪,投降。”赵连长看了看周围人人带伤的战友,给大肚快慢机装上了最后一个20发的梭子,唾了一口带血的唾沫说:“你们到院里来拿吧“!然后扔出了几条没有子弹的破枪。

这敌人以为他真要交枪,又误认为我军的子弹已经打光了,就蜂拥进来捡枪。赵大雅趁着敌人密集在院里、正在弯腿捡枪的一瞬间,打开了驳壳枪的快慢机,把枪身平放,用最后的一梭子弹进行了扫射!

这时候的敌人距离我只有几米远,快慢机平放后的枪口上跳变成了横扫,再加上7.63毛瑟弹巨大的穿透作用,居然一下子就打倒了9个敌人!

而他的这次扫射,也把敌人再次打懵了。因为上过一次当,所以这些敌人以为这又是我军欲擒故纵的伏击,一时之间都不敢上前。趁这个当口儿,赵大雅带着战士们冲出了院子。但是由于敌人太多,我们的战士们又几乎人人带伤,所以虽然经过了反复冲杀,我军最终也没有突出村子,赵大雅连长也牺牲在了最后的突围行动之中。 而在苦战之后,我们所剩的七八十名战士,所防守的阵地越来越小,被敌人团团包围在一处大宅院之中。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的战士们心里惦记的,还是远处的战友们。不知他们现在走到哪里了?可曾突围出去了吗? 参考文献: 《冀中军区第九分区三十三团史料》 《冀中军区九分区大事记》 《日本机枪》 《步兵第百六十三联队》 《华北治安战》 《冀中人民抗日斗争资料》 《小銃拳銃機関銃入門》

白塔村战斗(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