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街道线上文化馆课程——葫芦丝入门(共14课)

1.葫芦丝的构造和演奏姿势
从下往上到背面依次为1孔、2孔、3孔、4孔、5孔、6孔、7孔
音越高,吹奏需要的气流越小
2.葫芦丝的吹法和指法
乐曲《摇呀摇》
乐曲《太阳》
3.连音的练习
长音练习
乐曲《友谊地久天长》
4.指法与气息的巩固练习
乐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5.倚音练习
在本音的左上角加一个小音符,分单倚音和复倚音
倚音所占的时间是从本音中抽出来的,速度要快
乐曲《映山红》
6.颤音练习
符号为在本音上方加“tr”或短波浪线“~”
在本音与其上方音之间来会不断地反复,最终回到本音
乐曲《金色的孔雀》片段
7.打音练习
符号为在本音上方加“扌”
下方音与本音之间快速的吹出,先吹下方音,再吹本音
手指要有弹性,速度要快,干脆利落
乐曲《金孔雀轻轻跳》
8.滑音练习
上滑音
手指逐个抹动,吹向高一些的音
下滑音
从高的音手指逐渐滑落,吹向高的音
乐曲
《婚誓》
9.虚颤音与腹颤音
虚颤音(指震音)
也叫隔孔打音,手指在本音下方的孔上扇动,手指不与孔接触,使声音出现若有若现的效果
符号为圆圈带一条波浪线“○~~~~~”
乐曲《竹楼情歌》片段
腹颤音(气震音)
气息有规律的进行强弱交替,从而形成像水波纹一样的音波,通过腹肌和横膈膜发生有弹性的颤动而形成
符号为一条长的波浪线“~~~~~~~”
乐曲《望春风》
10.吐音练习
舌头阻碍气流而形成,可以达到断音的效果
单吐“T”
双吐“TK”,一般用于连续快速地分奏
三吐“TKT”或“TTK”,一般用于前8后16或前16后8节奏型
乐曲《新疆舞曲》
乐曲《竹林深处》片段
11.乐曲《欢乐的泼水节》引子
12.乐曲《欢乐的泼水节》第1、2部分
13.乐曲《欢乐的泼水节》第3部分
14.乐曲《欢乐的泼水节》第4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