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特纳和他的三部钢琴协奏曲

'梅特纳Medtner是谁?这是一个常见的反应。就连比较关注冷僻曲目的乐友也会问,是不是那个听起来 "比拉赫玛尼诺夫更苍白一点 "或 "像某种俄罗斯勃拉姆斯 "的人?这两个相当拙劣但常用的标签,无疑会使梅特纳在他的坟墓无法安宁。
拉赫玛尼诺夫,梅特纳伟大朋友和崇拜者,曾经说过:"梅特纳太有个性了,除了俄罗斯作曲家梅特纳之外,他和任何人都没有相似之处"。“我重复我在俄罗斯时对你(梅特纳)说过的话:在我看来,你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作曲家”。
20世纪初,梅特纳是拉赫玛尼诺夫和斯克里亚宾的年轻助手,他的艺术被前者的流行吸引和后者的神秘品质所折服。他自己经常会开玩笑说自己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并宣称自己是 "贝多芬的学生",或者像格拉祖诺夫所说的那样,是 "永恒艺术的神圣法则的坚定捍卫者"。而索拉布吉Sorabji 指出像西贝柳斯一样,梅特纳并不蔑视当前的时尚,他甚至没有故意忽视它们,但他是如此专注地走自己的个人道路,以至于他根本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梅特纳的作品没有获得广泛的传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国际大师们的狂热拥护推广。梅特纳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显然是霍洛维茨的最爱(在三首协奏曲中),他甚至在考虑录制它—一个令人向往的计划。然而,我们从霍洛维茨的录音中只看到的是一个《童话故事Fairy Tale》和一些有点令人困惑的评论。为什么没有人演奏梅特纳?事实是,大多数人初听梅特纳的音乐有点难觉得以理解。他的旋律很难记住,也不太适合哼唱;梅特纳独特的节奏和它们的重叠,无论多么令人惊奇,都无法立即理解,他的和声用法也很棘手,让人感觉无从下手。但是,如果再听一遍,你要么变得好奇,要么决定永远放弃进一步聆听。再多听几遍,就注定会发生另一种情况:上瘾了。此外,实际演奏梅特纳成为最有益的体验之一,无论是在智力上、音乐上还是技术上。

俄罗斯钢琴家和作曲家尼古拉·梅特纳Nikolay Medtner于1880年1月5日,即俄罗斯的圣诞节前夕出生在莫斯科。他的父亲出生在爱沙尼亚的派尔努港,在莫斯科定居,是一家花边厂的厂长,一个有明显文化兴趣的人。而他的母亲也有远房的德国血统,是一个有文学和音乐联系的家庭的后代。她的一位祖先是普希金的同代人,曾为普希金的两首诗作过剧本,而另一位祖先是歌德的朋友,曾在圣彼得堡的德意志帝国宫廷剧院担任过舞台导演。梅特纳的舅舅费奥多尔·卡尔洛维奇是音乐学院的管风琴教授,他的表弟亚历山大·戈迪克被认为是莫斯科作曲家流派的代表。
梅特纳的第一堂钢琴课是由他的母亲教的,10岁时在他的叔叔费奥多尔那里继续学习,12岁时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当时他已立志要成为一名音乐家。在那里,他跟随帕布斯特Pabst、萨佩尔尼科夫Sapelnikov和萨福诺夫Safonov,学习,1900年毕业时获得了一枚金牌,是在维也纳举行的国际鲁宾斯坦钢琴比赛中,他以演奏安东·鲁宾斯坦的第五号钢琴协奏曲而获得的。并将与他的老师萨福诺夫一起开始巡回演出。在这个时候,在塔涅耶夫Taneyev的建议下,他决定放弃巡回演出,专心作曲。这一时期,他写的早期作品首次出版。

在这些早期的岁月里,梅特纳与他的父母住在一起,并受到他的长兄埃米尔的很大影响。梅特纳本人是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在埃米尔之后是卡尔,他注定要跟随父亲经商,然后是亚历山大,一个音乐家、小提琴家,后来是指挥家。他们唯一的妹妹,苏菲,比尼古拉大两岁。梅特纳被大哥埃米尔的年轻妻子安娜·米哈伊洛夫娜·布拉滕斯基Anna Mikhailovna Bratensk所吸引,她是小提琴家,也是赫里马利Hřimaly的学生。这一麻烦事在战争期间得到了解决,当时深知隐情并表现出慷慨谅解的大哥埃米尔被关押曾经学习的德国,获释后移居瑞士。1918年,梅特纳得以在革命结束后与安娜结婚。在1917年之前的几年里,梅特纳曾短暂地担任过莫斯科音乐学院的钢琴教师,后因致力于繁忙的钢琴家和作曲家的事业而辞职,并在库塞维茨基的《俄罗斯编辑报Édition Russe》顾问委员会任职。正是在这个时候,他与拉赫玛尼诺夫建立了密切的友谊,拉赫玛尼诺夫作为库塞维茨基的使者访问了梅特纳家。库氏在他岳父的财富的帮助下,已经成为世界一流的指挥家之一,他的《俄罗斯编辑报Édition Russe》现在成为梅特纳的出版商。1914年,梅特纳恢复了他在音乐学院的教学,而音乐会的生活仍和以前一样,由库塞维茨基建立的管弦乐队和他能够支付的慷慨费用而得到加强。正是在战争期间,梅特纳写下了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并在1918年进行了首次演出。
战争和革命使各方面情况变得非常严峻。1918年,在军队服役的二哥卡尔·梅特纳死于斑疹伤寒,梅特纳的母亲也接着去世。她的死亡为尼古拉和他嫂子安娜的婚姻消除了障碍。随着条件进一步恶化,梅特纳夫妇决定离开俄罗斯。拉赫玛尼诺夫夫妇已于1917年秋天离开。其他人也跟着离开,库塞维茨基夫妇于1920年离开。1921年冬天,梅特纳夫妇经过长时间的周折,到达柏林。梅特纳逐渐能够恢复他的音乐会生涯,同时向其他已经移民的人寻求帮助,包括拉赫玛尼诺夫、库塞维茨基,但效果甚微。1924年和1925年的美国巡演带来了演奏上的成功,但他的作曲却没有得到什么成效。回到欧洲后,梅特纳夫妇在巴黎附近定居了一段时间。在返回法国之前,他曾短暂地回到莫斯科,并在多个城市举办了音乐会,随后他首次访问了英国,在那里梅特纳的音乐已经为人所知。在这里,梅特纳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在经过七年的艰难工作后于1927年完成,在伦敦由兰登·罗纳德Landon Ronald演奏,反响平平,在曼彻斯特由汉密尔顿·哈蒂Hamilton Harty演奏,效果略好。在莫斯科第一次演出,由是作曲家的三哥亚历山大指挥。1929年进行了第二次美国巡演,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入,但美国巡演的收入因一个经纪人的不诚实而损失。回到法国后,住房再次出现了问题,并求助于拉赫玛尼诺夫的帮助,随后,他的作品在各个中心举行了音乐会和演出,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但由于没有获得签证,没有可能再次回到俄罗斯。梅特纳的《音乐与时尚》(Muza i moda)一书于1935年由拉赫玛尼诺夫出版。同年,前敖德萨市长、后受雇于伦敦郊区戈尔德格林的结构工程师米哈伊尔·布雷克维奇Mikhail Braikewich建议梅特纳夫妇迁往伦敦。1935年,一直与梅特纳夫妇保持联系的大哥埃米尔·梅特纳去世,路德教派的梅特纳也皈依了俄罗斯东正教。1936年春天,梅特纳夫妇搬到了伦敦的戈尔德格林(Golders Green),这是他余生的家,除了战时撤到沃里克郡,在一个英国家庭的客居了两年。

梅特纳曾因病无法演出,但在1943年,他再次回到伦敦音乐会舞台上。1944年,钢琴家莫伊塞维奇(Moiseiwitsch)一直是梅特纳作品的坚定拥护者,他慷慨地将梅特纳第三部钢琴协奏曲的首场演出让给了作曲家,这就是莫伊塞维奇委托的所谓 "叙事曲 "协奏曲,随后又有更多的演出。他将这部作品献给了土耳其的迈索尔的大君the Maharajah of Mysore,他是一位重要的捐赠者,支持梅特纳协会的成立和音乐的录制。
梅特纳的最后一部作品是他的C大调钢琴五重奏,他在这部作品上断断续续工作了大约45年。最初的构思可以追溯到1904年和1905年,该作品在1948年底完成。一次心脏病发作(不是第一次),使他无法按计划进行排练和录音,他又活了三年,他说这是借来的时间。
在风格上,梅特纳很早就宣称与勃拉姆斯相近。然而,这一定是一部俄罗斯的勃拉姆斯,越来越多地带有拉赫玛尼诺夫的韵味。除了一百多首歌曲和包括三首小提琴奏鸣曲在内的室内乐外,梅特纳的作品都是为他自己的乐器--钢琴创作的,包括三首协奏曲、一首未发表的音乐会作品和十四首各有特色的奏鸣曲以及一些较短的钢琴独奏曲。

梅特纳的C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33号,是在战争年代创作的,梅特纳花了整个战争的时间来完成这首协奏曲的配器工作。他总是觉得这项任务非常令人厌烦。这一时期围绕作曲家的情况是悲惨的;除了1917年的布尔什维克十月革命和同年12月他的朋友拉赫玛尼诺夫的移民之外,梅特纳的家人(包括尼古拉)也被疾病缠身:伤寒、斑疹、肺炎。后者夺走了他母亲亚历山德拉·梅特纳的生命,这首协奏曲就是献给她的。
1918年完成,5月12日在莫斯科举行了首演,由库塞维茨基指挥、作曲家担任独奏。这部作品只有一个乐章,但在其总体形式上包括了与慢板和谐谑曲相对应三个部分。它以宏大的风格开场,管弦乐队奏出一个主题,与要求苛刻的钢琴造型形成对比。这个主旋律的第一主题为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素材,延伸到一个更加抒情的部分,标记为Poco largamente e poi poco a poco a tempo,随后放松到一个更加沉思的狂想式的奔放的情绪,这是第二个主题组。作品的第一部分,即呈示部,以一个类似华彩的段落结束,接着是主题和变奏的发展。这是由低沉的大提琴拉开序幕的,随后是独奏者,在已经听到的主题的基础上进行变奏,所有这些都源自于主旋律。这一发展包含了一个慢板,至少在情绪和能量上相当于一个谐谑曲。短暂的再现部后引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尾声,它以暴风雨般的方式进入了一个标有悲哀地Lamentoso的段落,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加宁静的段落,对过去的回忆带来了平静的气氛,现在终于在C大调中,带来了最后的胜利,在最后的有力的主音和弦上结束。


梅特纳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50号,献给了拉赫玛尼诺夫,做为回敬,拉赫玛尼诺夫将其第四首钢琴协奏曲题献给了梅特纳。第二钢协以充满活力的托卡塔开场,这个乐章能量巨大。这部作品的音乐语言完全是梅特纳的,有勃拉姆斯的交叉节奏,第一乐章有普罗科菲耶夫的推动力,还有拉赫玛尼诺夫或柴可夫斯基的抒情旋律和钢琴形象。同时,这部作品对独奏者的技术要求也很高。第一个主题材料让位于降E大调的抒情次要主题,这是预料之中的调性关系,不那么预料的是一个活泼的G大调插曲。呈现的材料有广泛的发展,当第一和第二主题再现后,有独奏华彩段落,该华彩段的出现比传统的安排偏后。第二乐章,降A大调的浪漫曲,以一个抒情的主题开始,在引入E大调的新材料之前发展到一个动态高潮。该乐章的核心是升C小调的“急促兴奋的(地) agilato”,接着是主旋律的平静回归,由独奏者进行装饰,再次上升到浪漫的动态高潮。该乐章以一个持续的和弦结束,为最后的回旋曲作了准备。该乐章为C大调,是一首回旋曲,其主旋律使用了生动的钢琴节奏。情绪总体上是轻松的,因为引入了对比性的插曲,G大调的威武地进行曲般地Marciale和其他由乐队独奏乐器进行的有趣的干预段落。短暂的华彩段和快速的尾声为作品划上了句号。



梅特纳在1940年至1943年期间,在同样困难的情况下写了他的E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作品60号。在战争年代,他自己的健康也受到影响。这部作品是为莫伊塞维茨和伦敦爱乐协会写的,于1944年2月19日首次演出,作曲家担任独奏,乐队由阿德里安·布尔特Adrian Boult指挥。这部作品随后成为莫伊塞维茨的音乐会曲目,他是梅特纳的坚定支持者。梅特纳的妻子提到莱蒙托夫的诗《水之魂Water Spirit》对这部协奏曲的创作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但并未为作品提供方案,而是将其作为人类渴望的象征。 在诗中,河流代表了人类的生命。 英雄,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骑士,沉睡在它的深处,被贪婪的海浪所吸引。 他在向往中体现了人类的精神。 梅特纳扩展了莱蒙托夫的诗,骑士醒来,被救赎,走向永生。
这首协奏曲分为三个连续的乐章,延续了在柴可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身上都有体现的伟大的俄罗斯浪漫主义协奏曲的传统。最初的调性有些模糊,以G大调开场,支撑着第一部分,导致狂想曲的爆发,其中一个简短的旋律形象继续占主导地位,允许情绪和调性的自由变化。该乐章在一个简短的华彩段中结束,没有任何停顿,直接进入了具有鲜明轮廓的第二乐章“间奏曲”。这个非常短的中间乐章之后,又毫无停顿地进入了最后“很快的快板”中,其标记也很特别,是Svegliando, eroico("醒来吧,英雄"),这是他对莱蒙托夫作品的反应所做的一种情绪的暗示,梅特纳在他的作品中总是如此。整部作品的主题统一性因前几个乐章中的材料的再次出现或暗示而得到回应。钢琴写作在技术上一如既往地要求很高,需要技巧和耐力,而音乐本身继续对抒情和戏剧性进行半音阶探索,这是浪漫主义钢琴协奏曲的突出特点,这部作品值得与拉赫玛尼诺夫的四首协奏曲并列。副标题“叙事曲Ballade”很好地描述了这首协奏曲可能的象征性意义,第一乐章开始时的旋律返回,很快让人们的精神得到释放,在激情的胜利中结束全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