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染色第九期高研班实操第二天












昨天进入本期高研班的第二天。也是学习的重头戏之一。学习中国传统染色技艺“四缬”之一的“灰缬”技艺。
灰缬,中国传统印染技艺之一。即用防染剂进行防染,工艺类似于今天的蓝白印花。使用的是一种防染印花方法。防染用的豆粉、石灰混合成的糊状物俗称“灰药”,此糊状物是通过型版而漏印到坯布上,形成花纹。待布匹浸染晾干后,去掉“灰药”的部分是白色花纹,其他就是染上去的颜色。印制时可以一块型版为单位,拼接灵活,纸质型版轻便,易于移动和清洗,劳动强度大为降低;一幅型版可用多年。
印染操作:是把镂空花版铺在织物上,用"抺子"把防染浆剂刮入花纹空隙漏印于织物上,晾干后浸染于植物染料之中,浸染次数十余次,从浅到深浸染完毕晒干,然后除去防染浆粉,即显现出色白花纹。
此技艺在古代已传到日本,他们称作“型染”。如今国内有人不识,胡乱叫做“型糊染”。实为无知或忘本。
今天学员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灰纈的制作。首先是创作图案,再刻版,后面是刮糊料。老师教得细致,学员学得认真。每个动作都是仔细操作,稍不慎就会前功尽弃。最后是将刮好糊料的布料在阳光下晒干。等待下一步的染色。
主讲老师:非遗传承人,高级工程师黄荣华
助教:袁源
大量读者还没有养成“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随手点赞,你的每一个“点赞”,我都当成了动力!
欲学习传统天然染色技艺,可报名参加九月班。(八月班额满!)
专业师资,专业教材,专业培训,等待欲成为专业人士的你!
原创真的很不容易,不仅是文字,图片里的植物染实物都是实际做出来的,多次想放弃。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最好的支持就是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