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热波radio 第七回 总第八篇 (省流概括)

2023-05-17 12:20 作者:月面影像i-p-s  | 我要投稿

nerve tower的提问:
·“在1999年的《巴洛克·copy本》中,明确提到游戏主角有性别认同障碍,而之后这里被改为了“解离性身份识别障碍”,这意味着主角是变性人吗?”

·《巴洛克》在开发中是否有意识地加入了LGBT元素?デリケートな質問でしたら申し訳ありません。宜しくお願い致します。

米光的回答,我只简略记下大意:
·巴洛克的主题之一是“多样性”,但这么说的话就变得生硬了。副标题“歪曲的妄想”意味着“每个人都是歪曲的”,我们应该接受这一点,以多样的方式生活。对于作者这是不够的,但游戏的主题可以如此简单概括。(最后的话比较复杂,不确定处模糊处理。)

·而游戏发布于1998年5月21日,此前经过数年的开发,考虑到制作组构思设定时的时间点,“LGBT”一词肯定是不为人知的。
·根据池上桃子的研究,它在日本约于2011年才有使用,2013年至今提及率翻了数倍,而在最近几年,“LGBT”的概念在日本社会迅速普及开来。

·因此,在BAROQUE的开发过程中,肯定是无从知晓”LGBT“一词的。所以,米光并不确定在当时他是否意识到了”LGBT”的概念。
·随后他提到了对巴洛克的制作至关重要的《世纪末暑假》,影片实际设定在未来的时间点,描绘了存在于性别中的美丽的歪曲。片中的四个男孩都由女演员扮演。
片中对白的风格,其中展现的人工制造的闭锁空间,其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但最重要的是,《世纪末暑假》中的“扭曲之美”真正刺探到了巴洛克的根干。
(在这个方面我再补充一些没来得及说的事实:爱丽丝提到她和伊莱莎时使用男性的人称代词;结局动画中的“我们”用的也是男性自称;天导在ps版和重制版中提到她的性别变得模糊了;还有互相融合的人们,值得一提的是女祭司和恋人依照原型来说应该是两个女性相互融合;等等。这些细节在日本粉丝中都是广为人知的。)
·所以,尽管在当时他并没有确切想到LGBT一词,因为他在当时也不可能知道,回过头来看,他作为监督的时候确实受到了最终会导向这一概念的主题的引导。
·米光最后说自己记不清同人志原文的细节了,希望有人能求证一下。

我会继续跟进报道……

大热波radio 第七回 总第八篇 (省流概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