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花未全开月未圆,最具中国文化智慧的节气
麦穗初齐 江河易满

今天是小满,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进入夏后的第一个“气”,这是因为24节气其实就是12节、12气的合称,四立为节、二分二至为气,立夏为节,小满为气,以此类推。按惯例看,小满通常节位在公历的5月20日至5月22日之间,此时太阳黄经60度,夜晚观测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巳的位置,也就是东偏南。
小满的“满”在古今有两意,一是“满,盈溢也。”所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小满指雨水的盈缺,农谚“小满不满,芒种不管”则是此意,意为若小满没有下雨,那芒种就没办法水稻插秧;二是“越冬小麦灌浆”,这是近代学者对小满的注释,可指麦籽粒开始饱满又未完全饱满之状。从气候学上来解读则是小满会有频繁降雨,正如民谚所云“小满,江河渐满”,小满节气后南方雨水渐盛,北方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只是刚开始饱满,但未完全成熟。
《月令七十二候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个节气不仅指出农事,还与我们民族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多一分则满,少一分则亏,将满而未满,不满也不亏,可谓是刚刚好。

小满节气不仅仅意味着物候的变化,在江浙地区是幼蚕孵出、桑叶生长的重要节点。相传小满也是蚕神诞辰,因此中国民间一些地区也会在在小满节气期间会举行祭蚕神的习俗,祈求蚕桑丰收,一年有个好的收成。

蚕神名嫘祖,是她发明了养蚕、缫丝、织绸和制衣。因为蚕曾经被认为是娇养的"宠物",气温、湿度,桑叶的冷、熟、干、湿等均影响蚕的生存,因此古代也把蚕视作“天物”。
而嫘祖,为古西陵氏之女,是华夏祖先轩辕黄帝的妻子。《史记》载:“轩辕黄帝居轩辕黄帝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轩辕黄帝正妃。”唐代著名韬略家、《长短经》作者、大诗人李白的老师赵蕤所题唐《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轩辕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

意思是,在嫘祖之前,古人没有衣服穿,就用树叶、树皮和野兽的皮毛,缝制成衣服避寒保暖。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种桑养蚕的和抽出丝编绢的方法;并规劝黄帝,旨在确定农业生产,方法制作衣服。传说中是黄帝做了部落联盟后,嫘祖在桑树林里发现满树结着白色的小果,带回部落后都倒进锅里,加上水用火煮,并用木棍搅拌。搅了一阵子,把木棒往外一拉,木棒上缠着很多像发丝般细的白线。她又观察了许久,终于弄清原来这种白色小果原来是由一种虫子口吐细丝绕织而成的,而非树上的果子,并且可以用作衣服的原料。从此,在嫘祖的倡导下,人们开始了栽桑养蚕的历史。后世人为了纪念嫘祖这一功绩,就将她尊称为“先蚕娘娘”。自此也开启了“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的时代。

也就是说嫘祖不仅是养蚕缫丝发明之⾸,她还将丝编成绢制成衣物,让上至黄帝下至百姓都从用树叶、树皮遮盖身体变成了可以身着舒适、保暖又美观的衣服。从此更是开启了中华乃至世界文明的先河,奠定了中国的丝织品独霸世界四千余年的基础。作为世界上蚕桑、丝绸的伟大发明者,她正式开启了灿烂悠久的丝绸文化之路,被后世尊为“蚕神”。
如果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那么嫘祖就是“人文女祖”,几千年来,蚕神嫘祖被奉祀为劳动者的精神,激励着后人为创造美好的生活,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春秋》记载:“天子亲耕,王后亲蚕”。意思是小满这一天,帝王要亲自耕田,王后要采桑喂蚕,来表达统治者对耕田织布的重视,这也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缩影。
在古代社会中,每年季春三月,皇后会亲率嫔妃命妇们,去桑田采叶喂蚕,称为亲蚕礼。亲蚕礼也非常繁琐,由皇后和陪同人员要先斋戒,典礼上首先祭祀蚕神,再行躬桑礼,然后皇后带一干人,右手持钩、左手持筐采桑叶,采完后再交给养蚕妇喂蚕。蚕结茧以后,选出上品献给皇后。再择一个吉日,皇后与众嫔妃一起缫丝并染色,直到织成布料,才算完成亲蚕礼。除此之外,许多中国劳动人民为了向蚕神表示敬仰,并表达蚕农对来年丰收的美好希冀,都会在小满时节举行“祈蚕节”,虔诚地对蚕神进行祭祀。

这里就又提到了“小满”的意义。二小寒过后有大寒,小雪过后有大雪,唯独小满之后没有“大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中国人的心里,「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一切达到极致后必然会走下坡路。“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意为还可以继续生长,将熟未熟才能有向上的空间。古人认为小满刚刚好,达到了一个平衡,同时这也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二十四节气中用“芒种”代替“大满”,体现着老祖宗们谦逊处事的人生哲理。

正如北宋欧阳修的《五绝·小满》中写到的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意思是,小满时节,夜莺在茂盛的绿柳枝头自由自在地啼鸣,皎洁的明月照亮了万里长空。田野里,大部分的花都已凋落,只有那些未成熟但已灌浆饱满的麦子在初夏的风中,轻轻拂动,空气中,花香,麦子的清香,青草的气息,交织在一起。丰收在望,地里劳作的人们,内心无比喜悦。
这也反应了诗人的心情:“小得盈满,安然自足。”因为小满之时,丰收已在望。极目远望,田野里一派成熟的景象。此时,正是树头花落未成阴的初夏,这个时节,有美景,但不浓郁。有希望,但不喧嚣,一切都恰到好处。又如晚清名臣曾国藩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就是“小满”,他在给弟弟的家书中说: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惜福保安泰,他还把书房取名“求阙斋”,以提醒自己事事不求完满,小满最佳。

满招损,谦受益。人生需要留白,小满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知足常乐,始终有可发展的空间,人会更容易获得满足感、幸福感。“月满则亏,人满招损”,小小的愿望与幸福得到满足,刚刚好,所以小满荣膺最具哲理的节气实至名归。
学位服的文章明天继续更新,敬请期待哦~
编辑:木木
审阅:汉服世代
平中交右 宽褖合缨
古衣今裳 与时偕行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现代汉服知识
转载、投稿及其他合作 或 建议与意见
请联系阿罗微信 Chinesehanfu
或邮箱xdhanfu@foxmail.com
如您对内容有疑问或更多看法欢迎留言
欢迎加入粉丝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