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银行所面临的问题,正在袭扰全美中小银行
此文为小e的第40篇原创文章,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时隔15年,美国银行又双叒叕破产了,而且这次还连续破产了两家银行。
先是美国排名第16的硅谷银行宣布破产,紧随其后的是美国排名第29的签名银行宣布破产。虽然这两家银行的规模不算很大,但其造成的影响可一点都不小。
目前美国各银行的市值已经蒸发了1000多亿美元,并且美国此次的破产潮还蔓延至英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多个国家。

英国央行发布公告称,将会把硅谷银行金融集团英国附属公司(SVB UK)列入银行破产程序。德国金融监管部门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目前也在审时度势,并开始呼吁全球政府给予干预。此外,还有加拿大、新加坡等国也正在准备应对措施。这样的情况不禁让人联想起2008年的雷曼兄弟破产而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
不过与08年不同的是,硅谷银行的主要客户来自投资机构和创新企业,它的零售业务仅占比仅为3%。所以硅谷银行的破产对美国民众几乎不会产生任何影响,甚至很多美国人在此之前都没有听说过这家银行。但也正是因为他独特的客户结构,导致它将会对全球科技公司带来巨大的冲击。如果硅谷银行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救助,将会影响全美近80%的初创公司。为了引起拜登政府的重视,目前已有325家风投机构签署了一份共同支持硅谷银行的声明,要求监管部门阻止灾难的发生。

但可惜的是,灾难可能已经开始发生了。我们前面提到的签名银行,就是因为存款大量外流而被纽约州金融服务部门关停。而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现象,实际上就是因为硅谷银行破产所造成的。
要知道银行破产的危害可不止储户存款血本无归这么简单,它往往会造成大批储户连夜排队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往往会成为储户对整个银行业的集体行为,在金融领域,人们将这种行为称为“挤兑”。一旦发生挤兑的情况,银行就很有可能因为现金储备能力不足而导致破产。

我们在这里拿一个最简单的银行经营模式来举个例子。假设小e现在开了一家银行,通过各种手段吸引到100万的资金。而为了赚钱,我将其中的60万以5%的年利率借给我的好朋友小张,并且约定小张需要在一年以内还清所有债务。这个时候我的银行里面只剩下了40万元。此时如果有个储户要在这家银行提取超过40万的存款,我的银行就会因为无法兑现而面临破产。
了解了银行的基本经营方式,我们再来研究一下硅谷银行破产所导致的影响为什么几乎无法控制。

要知道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将自己辛苦赚来的钱存在银行里,可如果某家银行因为某种情况倒闭了,并且这种趋势还有可能蔓延至其他银行,那么此时的你会选择将钱取出来,还是继续放在银行里面呢?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将自己放在银行里的钱取出来,这样做的理由也很好理解,因为自己存钱的银行如果真的倒闭了,我们的存款就会不翼而飞。而硅谷银行的破产影响到底有多大,完全取决于美国民众对这件事的反应程度。如果引发大规模的储户恐慌,很有可能造成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可问题是,好好的一家银行,怎么会那么轻易的就破产呢?要知道硅谷银行的债务风险并不算高,它甚至还在破财的前几天为全体员工颁发了年终奖。(这就离谱)

其实硅谷银行的破产还真的是一件挺无奈的事情,毕竟从目前公布的账目来看,它的问题并不是糟糕。有媒体测算,硅谷银行账目的损失总计不到10亿美元。这对于一家资产管理规模超过2000万亿的银行来说,的确算不上什么致命的问题。但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小蚂蚁,却让硅谷银行这座大楼轰然倒塌。
而这只小蚂蚁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威力,就是因为美联储连续加息所引起的。我们前面说过,银行的利润实际上就是赚取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额。而美联储的多次加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的揽储成本。另一方面,受到经济下行的影响,企业的贷款意愿也大幅下跌,这就导致银行手里的钱出现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而为了解决这个危机,硅谷银行拿着钱去卖了收益率相对稳定的国债和MBS,本来这两种资产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但随着美联储的持续加息,导致国债利率远高于银行。不少储户在此时就会将放在银行里面的钱,转移到利率更高的债券之中。

再加上硅谷银行的主要客户是初创企业,在目前这种大环境下几乎都处于自身难保的状况,哪里还会有钱存入银行呢?就算企业手里有闲置的资金,大概率也会将钱放入债券市场。随着银行的管理资金不断减少,它的经营风险也随之被无限放大。
好在目前,美国财政部、美联储、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宣布对硅谷银行进行兜底,所有储户可以将自己的钱全部取出。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金融圈恐慌的情绪,但硅谷银行所面临的问题,几乎存在于美国目前所有的中小银行之中。而未来的事态将会如何发展,谁又能说的好呢?

你看那只蝴蝶,它只是随意的扇了扇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