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音:嗯,我的考虑是...
口音:嗯,我的考虑是...个人对口音考虑的记录
一、从听力的角度来说
选择材料,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是几种最主要的口音材料,同时使用!
泛听大量的BBC、CNN和ABC(澳大利亚广播电台)和Heart london(伦敦音乐台)。 在听力能力提升之后,会再次扩大各种口音材料的范围!例如LBC(伦敦广播电台),这些访谈类节目中,参与的人包含广泛的口音。

在精听和语音训练的材料中,主要是英音中的标准RP口音和美音中的标准GA口音材料。
在听力训练中,使用各种口音的材料,能帮助你的听力训练,提升你的听力能力。能听懂主要的口音是听力能力强的表现,也就是听力训练的目标:适应能力强!
二、从speaking的角度来说
从口语的角度来说,选择自己感性趣的人进行模仿,跟读、朗读和复述。不区分是说英音的还是美音的人。在口语的训练中,我不太关注口音的模仿,主要是流利度和语气的模仿,焦点在于内容和情绪的表达上。
从精说的角度来说:我的朗读训练主要使用英音的RP口音的材料,因为我选择的教材是RP口音的,那么我在训练语流层面的语音是就主要模仿这个口音。
英音和美音在语流层面的口音差异有,但是大部分学习者并不太理解其差异,而且使用英音或者使用美音的人中,有很多细分的差异,导致很多说英音的人和说美音的人,在语流层面的口音差异其实很小。
我的个人目标其实就是这类人:句子中的pinch起伏相对平缓,介于英音和美音的中间(这么说并不准确,但大致是这个意思),节奏也是介于英音和美音的中间。
目标设定来说:语流层面的中国口音,基本上我可以消减的比较好。这样speaking的可理解性就比较高了。

从狭义的发音的角度来说(单音层面):是混杂的,英音好像略多一些。将来会根据需要,再进行修订。原因是我个人对口音的关注点在于其可理解性。
目标设定来说:单音层面的中国口音,总体上我能实现的程度,自己的预期不高,尤其是辅音连缀。 根据交谈时的反馈,那部分影响对方理解,就针对性的强化进行修订。
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