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因老房征迁起纠纷,七旬调解员亮出党徽,与九旬老党员谈党性

福州高新区的陈增元反映说,自家祖宅遇上了拆迁,因为产权划分问题,他们家与堂哥陈增官家闹得有些不愉快,拆迁手续被迫一再拖延。
老宅产权登记存争议
陈家的三间祖宅位于福州高新区马排村,陈增元的父亲有3个兄弟,其中2个兄弟早年出国谋生,鲜少回国,只有陈增元和他堂哥陈增官长住祖宅,而根据土地房产所有权存根,三间祖宅中的两间登记在父亲的名下。

调解员查阅档案馆资料后了解到,按照这个房屋所有权登记的来讲是5个人共有的。但1994年办理《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时,家里人都不在,所以村里把三间祖宅的土地使用者都登记在陈增元的堂哥陈增官的名下。但陈增官说按现在国家政策,这间屋子属于自己。
[ 当年办证人员:印有“祖上公业” 的部分
兄弟应共有产权 ]
当年办理《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的工作人员也证实了陈增元的说法。
当年办证的工作人员
当时陈增官是老大,我们认为这个房子是祖宅,以前传下来的,增官父亲的父亲的房子,增官父亲还有四个兄弟,这个产业都有份,这个产权里写的祖上公业,大家都有份。
调解小组注意到,在土地使用者一栏陈增官的姓名后,确实印有“祖上公业”的盖章。由于当年需要花费50元才能办理证件,所以陈增元当初并没有及时办理。如今,陈增元希望和陈增官沟通,拿回祖宅应属于自己的份额。
陈增官:曾帮堂弟陈增元盖房
理应获得其产权
据村委书记称,按照产权调换的话,一共能够安置到165平方,两兄弟也曾经商量过并达成共识,但却没有了后续。陈增元多次联系陈增官,也迟迟未得到回复。最后马排村村委的陈副书记陪同调解小组前往陈增官家。
在沟通过程中陈增官表示,早在1985年,陈增元搬出祖宅盖新房时,就对祖宅进行了划分,当初陈增元盖房时着急购买建筑材料,陈增官帮忙买到低于市场价的材料。
对此,陈增元的妻子表示不知情。
村委干部解释相关拆迁政策
当时双方没有订立产权分割协议,事情真相已经无从细究。调解小组认为,既然证件上既已明确标注“祖上公业”,那么兄弟二人就都有权获得相应的份额。对此陈增官表示,服从拆迁办安排。现场,马排村村委的陈副书记做出解释,因为房屋存在争议,陈家拆迁可能有些困难。
帮助堂弟多年 却因老宅拆迁心生嫌隙
陈增官表示自己比陈增元年长,向来是能帮就帮,如今却因为祖宅的拆迁问题,让他寒了心。
陈增官 如果说现在增元没有房子,我可以把祖宅都给他,但是他现在已经有房子了,你去了解一下他现在房子有多少平方,我房子有多少平方,作为兄弟来说他应该分一些给我,这才是真正的兄弟拿一半给他,他不满足。 调解小组认为,如今兄弟二人也都一把年纪了,深究过往对错没有实际意义。陈副书记也建议兄弟们互相退让,尽快化解纠纷。

在调解小组的反复劝说下,陈增官依然表示不愿意与陈增元协商。调解员老许建议,双方冷静之后再考虑产权划分的问题。
调解后记:兄弟应念旧情 互相退让
利字旁边一把刀,一对几十年的兄弟,只谈利益,不念旧情,会更加割裂彼此的联系;情字旁边一颗心,要想解决彼此的争议,今后还是需要双方多多沟通,增进感情,产权纠纷才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