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5.32 主观主义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32、主观主义
是一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和作风。它的主要特点是: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不从实际出发,不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忽视客观事务的具体特点,单凭个人的想象、愿望的书本,盲目地决定和处理问题。
主观主义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教条主义。它不从实际出发,而从书本知识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当成教条,不顾具体情况,到处生搬硬套。另一种是经验主义。它轻视理论的作用,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教员说:“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两者都是主观主义,是从不同的两极发生的东西。”[i]主观主义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表现为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
主观主义是反科学、反马列主义的。它是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思想基础,也是人们在实践中犯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观主义对革命事业有极大的危害性。教员说,它“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到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ii]
注:
[i] 《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77页。
[ii] 《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