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学习笔记:一本巨著五个名称

《红楼梦》旨义。是书题名极多,一曰《红楼梦》, 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此三名皆书中曾已点睛矣。如宝玉作梦,梦中有曲,名曰《红楼梦十二支》,此则 《红楼梦》之点睛。又如贾瑞病,跛道人持一镜来,上面即整“风月宝鉴”四字,此则《风月宝鉴》之点睛。又如道人亲眼见石上大书一篇故事,则系石头所记之往来,此则《石头记》之点睛处。然此书又名曰《金陵十二钗》,审其名,则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然通部细搜检去,上中下女子岂止十二人哉!若云其中自有十二个,则又未尝指明白系某某,及至红楼梦一回中,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钗之簿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
《红楼梦》有的版本没有上面这则凡例,也没关系,在第一回中也有类似的介绍。从凡例或第一回中,可以发现《红楼梦》在形成过程中有五个书名:《石头记》《情僧录》《红楼梦》《风月宝鉴》《金陵二十钗》,同时给出了几个与书名相关的人名:空空道人、吴玉峰、孔梅溪、棠村、曹雪芹,在抄本系统中还有批注者脂砚斋、畸笏叟。
当代红学研究有三大死结:一是脂砚何人;二是芹系谁子;三为续书作者。在没有新的有价值文献资料出现之前,这三个死结很难解开。央视专题片《曹雪芹与红楼梦》之所以不受待见,一个重要原因是把120回本《红楼梦》的后40回作者定性为曹雪芹,而又没有可靠的根据,仅是根据红学专家的经验或推测,而同样的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最新版《红楼梦》作者标注上标注为无名氏续。
当代红学研究实际上还有若干死结,比如《红楼梦》文本中主要人物年龄错乱问题,客观存在,无法用抄写笔误、构思瑕疵能解释。多数红学专家不赞同80回本《红楼梦》多来源说多作者说,但如果假设《红楼梦》是多作者说多来源说,红楼梦研究很多文本问题都可以得到合理解释。比如《红楼梦》的五个书名,《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二十钗》可以看成是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的写作者可能是同一个作者,也可能是2个作者,也可能是三个作者,无论几个其中肯定包括有曹雪芹。最后的经手者是曹雪芹,曹雪芹负责这些文本“组装”,最终成了《石头记》或《红楼梦》。既然是“组装”,《红楼梦》故事中的生活曹雪芹完全可以不需要经历,既然是“组装”,多个来源出现细微榫卯不合的瑕疵完全可能。这样《红楼梦》文本中的时间错位问题就好解释了,曹雪芹多大年纪、曹雪芹什么时候出生什么时候去世、曹雪芹是谁的儿子等诸多问题都可以放下不去讨论。
马瑞芳在《红楼梦》成书过程推测一文中,对《风月宝鉴》内容在《红楼梦》中的分布进行了梳理与推测。
第7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贾琏夫妇白日宣淫;
第9回“恋风流情友入家塾”,秦钟与香怜玉爱同性恋;
第10回“金寡妇贪利且受辱”,秦可卿病重;
第11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贾瑞见色起意;
第12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风月宝鉴》明确点题;
第13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卫”,秦可卿神秘死亡;;
第14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王熙凤治丧;
第15回“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秦钟与智能私通;
第16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钟偷情而死;
第21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贾琏与多姑娘私通;
第44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凤姐发现贾琏偷情;
第64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贾琏勾引尤二姐;
第65回“贾二舍偷娶尤二姨”,贾琏偷娶尤二姐;
第66回“情小妹耻情归地府”,尤三姐羞愧自杀;
第67回“见土仪颦卿思故里”,凤姐发现贾琏偷娶;
第68回“苦尤娘赚入大观园”,凤姐对尤二姐下毒手;
第69回“弄小巧用借剑杀人”,二姐吞金自杀。
《风月宝鉴》原稿中所涉及的内容,有可能比这里总结的还要多。比如薛蟠与柳湘莲的瓜葛,贾宝玉与蒋玉涵若隐若暗的关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