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毕业5年,存款5000 她:中传硕士,火锅店保洁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前不久,我也28岁了。
这些年,其实越来越怕过生日,因为生日当天,哪怕没有任何朋友的祝福,你也会收到来自移动联通的短信提醒你已经大了一岁,这时你就会意识到,原来这一年自己啥都没干成。
回顾了一下人生的经历,发现归根到底还是靠运气。很多时候你以为是自己的决定和选择,以为是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其实都有一个运气决定的源头或者说契机。
幼儿园的孩子,收到了长辈朋友送的一个哨笛,瞎鸡儿吹两声,客人出于礼貌赞扬说有艺术细胞,于是父母便大喜过望给他买了个单簧管还报了班,希望他成为艺术家。
小学生偶然间某次英语考试满分,老师便夸奖他有语言天分,同时奥数班上考了个零蛋,老师便说他可能不擅长数学。之后这小学生便成为英语的优秀生,数学的吊车尾。
高考前选专业时,全家凑热闹买了一堆书研究好几周,然后在截止日前一天父亲拍板,让孩子选择金融方向,理由是“”“搞金融的是玩儿钱的,那么肯定赚钱多”。
大学时,世界一下子变得自由起来,小伙子“广交好友”,在无数酒局中见到许多“精英和权贵“.同时他开始不屑于认真上课,因为发现越是考试成绩好的炒股票亏的越多,他却能拿赚的钱天天喝酒,于是他觉得读书真没屁用。
毕业后, 小伙子根本没考虑考研就进入了金融行业, 混了段时间后,在如山般业绩压力下,才惊觉大学时的各路兄弟,也只是酒肉朋友。金融业的关键在于“融”,只有靠着人脉帮人牵线搭桥你才能有“金“,而这对于非权贵家庭的普通人来说,太过困难。
走投无路之际,小伙子回想起自己看过的电视剧legal high,突然又觉得自己对法律行业“有兴趣”,于是便辞职回家备考法考。一年,两年就这么过去了,总算因为运气好压线通过,小伙子又觉得自己行了。
小伙满怀憧憬广投简历,却石沉大海,耗费大半年后,才靠着朋友的介绍进入律所打杂,他忍受着老板的刁难,拿着并不高的收入,总算成为能执业的律师时,他发现自己已经变成大叔了,哪怕对眼前这个赛道萌生怀疑,也没有足够精力再去切换折腾了。
大叔我这时突然想着,这些年自己到底差在哪里了,是不是学历才是决定性因素,可是环顾四周,同事中也不乏名校硕士毕业的同样混的悲催凄凉,如同牛马一样。
可是,似乎也没啥别的路了,于是大叔我又重新开始学习,我拿起书时就好像捧起了希望。
这一年多,没啥更多玩乐,刷着题目看着网课,一直辛苦到考前一周,好家伙,阳了。
于是呢,怀揣一身39度的热血,带着一团浆糊的大脑,步伐沉重的走到了考场上,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在答卷上涂满了鬼画符,给我这一年多的备考,也给我迄今为止乱七八糟的人生,写下了个可笑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