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不到的空气显卡,一套性价比摄影后期游戏主机的搭建历程
这个阶段装机似乎有那么一些不明智,毕竟显卡涨价就一直没消停过。
对于刚需的用户来说,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其实其他配件都还好,就是显卡需要下调预算。
这次装机就是在此情况下调整的,一位朋友想装一台兼顾游戏和摄影后期,同时可以胜任vlog剪辑的主机,同时增加一款专业修图显示器和现有的一台电竞显示器组成双屏,配合爱格升双屏支架使用。
配置表:
CPU: AMD 锐龙3900XT
主板: 技嘉B550M AORUS PRO-P
内存: 十铨DDR4 3200创作者 16GX2
SSD: 金士顿A2000 500GB
机箱: 安钛克P10 FLUX
电源: 安钛克NEO ECO 750W金牌
散热: 利民FS140塔式散热器
显卡: 技嘉RTX 2080Ti 超级雕
显示器: 明基SW240
键盘: 美商海盗船K60 Pro
显卡方面原先准备上3070的,但是现在3070价格已经超过二手2080Ti,对比性能,2080Ti还强一些,调整为二手技嘉RTX 2080Ti 超级雕。
750W电源是综合考虑到日后显卡恢复正常价格后升级3070Ti,所以预留一定功率冗余。
而无论是从处理器、机箱、主板以及固态的选择来看,都是偏向性价比实用。
处理器并没有选择5900X,尽管这是一颗强劲的U,性能也强于3900XT,但是AMD也在涨价,溢价的幅度来看,还是3900XT更香,多出的性能对于朋友这台主机意义不大。
机箱综合无RGB和静音角度,P10 FLUX主打静音,自带的风扇也都是没有RGB。
显示器方面,专业修图显示器,我只想到了明基的SW240,在SW系列中也是最入门的一个型号了。
机箱&配件展示
安钛克P10 FLUX足够低调内敛。
P10 FLUX主打静音和强力散热,在保证静音的同时,也兼顾了不错的强力散热。
正面做了金属拉丝效果,左下角为logo,不至于看起来那么单调。
舱门过后是一块防尘网,内部为三个12cm机箱散热风扇,在负载较低的场景下可以关闭舱门实现静音效果(两侧留有进气风道),负载较高的场景下打开舱门加强散热,同时这个舱门也是可以更换方向开门,方便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可以看到内部覆盖了厚厚的静音棉。
侧盖包括顶部均全面覆盖了静音棉,大幅度削减运行噪音。
内部结构,前面板支持3只12CM风扇,或者两只14cm风扇,后面板也支持一只12cm风扇,顶部因为覆盖了静音棉不支持散热风扇。
前面板自带的三只风扇也可以拆掉更换为水冷风扇。
接口方面提供了双USB 3.2以及麦克风和耳机插孔,集成了一个机身风扇控制器,通过顶部的风力调节按键可以轻松切换速度。
锐龙9 3900XT,12核24线程,无论是游戏,还是摄影后期,VLOG剪辑,都能完美胜任,最重要的是相对5900X性价比更高。
至于Intel,我还在等着12代U能打一个翻身仗。
主板来自技嘉的B550M AORUS PRO-P,是技嘉经典B550M AORUS PRO的升级版本,这是一块M-ATX规格的主板,无RGB灯光设计,整体偏向实用,而且B550的表现,有点以下犯上X570,特别适合组建性价比AMD主机。
技嘉的主板多数设计为一体式主板后窗IO挡板装甲,B550M AORUS PRO-P也不例外,这样的好处是规整好看。
插槽方面提供了PCI-E 4.0显卡插槽以及PCI-E 4.0 SSD插槽,同时散热方面表现也还可以,SSD散热装甲和延展式散热片并没有吝啬,该有的都有。
接口方面比较丰富,显眼的是2.5G网络接口,以及USB 3.2 Gen2规格的C口和A口,可以达到10Gbps的极速。
做工和供电规格表现也还是不错的,搭配3900XT甚至是5900X也没有太大压力。
内存来自十铨的创作者16GBX2。DDR4 3200规格,之所以没有选择3600,一方面除了预算原因,另一方面就是这套内存体质不错,在BIOS里可以轻松小超到3400甚至更高,个人使用完全足够了。
我也算是十铨的老用户了,无论是我的一代锐龙主机,还是我用过的NAS,笔记本,十铨表现都还不错。
创作者是针对影视后期、动画制作推出来的系列,优化了稳定性能,PCB板也做了加厚10层处理。
而就我个人审美而言, 银色不带灯马甲也挺好看的。
高度上几乎等同于裸条,对于散热器安装十分友好,不用过于担心马甲高度。
系统M2固态来自金士顿的A2000,选择理由就是大厂稳定性,以及性价比。
单面PCB设计,选择了500GB容量,毕竟只用来做系统和安装少量专业软件,游戏另有2.5寸固态安排。
电源来自安钛克的NEO ECO 750W金牌全模组,7年换新,扁线设计,要求不是那么特别也无需定制电源线了。
全模组设计,750W功率其实带起3080压力也并不大,何况终极方案就是一个3070Ti,希望英伟达还是尽快调整架构,降低显卡的功率吧。
安钛克七年换新的质保,就挺好的。
利民FS140塔式散热,最显眼的不同规格的双散热风扇设计。
鳍片数量为116片,配合四根直径为8MM的纯铜烧结热管,散热能力强劲。
回流焊工艺的焊接鳍片热管,以及精工微雕焊接铜底,同时搭配利民自家的TF7硅脂,应付7nm AMD处理器压力并不大,但是隔壁Intel热量就比较麻烦,毕竟7nm和10nm工艺还是有差距的。
来自技嘉的超级雕2080Ti,现阶段不用说20系显卡了,就是10系显卡都上涨的难搞,上古9系显卡也都被翻出来继续再战几年。
这块显卡也是托了一些关系,收到的二手,成色不错,也是整套装机中唯一的RGB光源了。
2080Ti性能不用提及了,强于3070弱于3080,看样子显卡缺货高价的场景至少要持续一年。
来自明基的SW240,做专业修图显示器的并不多,除了艺卓这种高端品牌,主要就是Dell和明基了。隔壁华硕PA系列也是,但是做的时间非常短,目前耕耘较深的明基我比较熟悉,自用的也是明基的SW271显示器。
鉴于他已经有了一套2k电竞高刷游戏显示器 ,那么只是出于修图考虑,那么SW240是最适合他的低。
虽然分辨率只有1080P,但是合理的色彩精确度,10biti面板 ,支持3D lut,色域覆盖广足以弥补分辨率偏低的场景。
接口方面一个DP一个HDMI,同时也提供了一个DVI接口,可以兼容老设备。
读卡器在机身左侧,使用起来也是很方便。
键盘来自美商海盗船的K60 Pro,樱桃VIOLA轴,是一款入门级电竞机械键盘。
樱桃VIOLA轴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成本,能提供不俗的按键质感,同时阳极黑化金属拉丝铝质面板,能有效满足朋友的电竞游戏需求,利用爱格升切换回修图主力显示器,也可以轻松搭配Photoshop和Lightroon以及Pr实现生产力的诉求。
装机&成品展示
内存2、4槽,当然如果你土豪可以直接插满,从散热器的角度可以看到,内存离散热器鳍片还有不少高度。
利民风冷的安装是最方便的,不需要拆掉原装背板,风扇的拆卸安装也并没有其他风冷那般吃力。
这套装机是我装过最素的,整机除了显卡自带RGB灯光和键盘自带单色灯,其他方面你根本看不到任何一点RGB,不过也挺好,RGB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位朋友就比较喜欢安静素雅的主机箱。
主机性能测试
首先是CPU-Z中的成绩,对于3900XT来说,小超怡情,对比3900X来说性能提升还是有的。
单核跑分成绩也是相当优秀,成绩为553,对比16核心32线程的3950X,单核要强一些。
多核成绩相对于16核32线程的3950X,成绩为8385.5,和3950X大约有2500分差距。
多线程倍率15.16。
CINEBENCH R15中跑分成绩单核211cb,多核39191cb;R20中跑分成绩单核538cb,多核7310cb。
V-ARY用于测试处理器和显卡渲染成绩,成绩为13564,选用传统CUDA(显卡和CPU共同完成)渲染成绩为1013,选用RTX(N卡)渲染成绩为1253。
3D Mark主要是针对于显卡,目前3070性能相对2080Ti还要偏弱一些,可以在这个参考分上酌情脑补。
PC Mark10总成绩9393分,数位内容创作成绩也是仅次于游戏性能,分数达到11912,游戏性能一枝独秀,22355。
金士顿A2000固态成绩,在三款测速软件都能达到2200以上读取,2000MB每秒左右写入,HE 官宣数据基本一致,表现稳定。
十铨创作者这两条内存体质挺好,无需加载XMP文件进主板直接识别为3200频率,也可以在技嘉主板里设置小超,比如小超到3400频率,表现也很稳定。
左侧为默频测试成绩,3200MHz下读写速度为46G/44G以及41G,延迟79.8ns。
右侧成绩为小超到3400MHz,读写49G/47G以及42G,延迟80.2ns。
22分钟稳定拷机测试,CPU徘徊在86度以内,2080Ti显卡温度稳定在74度左右,显存温度大约在87度。
而主板温度只有48度左右,表现良好。
考虑到顶部散热风扇欠缺,这个温控表现是成全了低噪音,也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何况个人使用很少能将CPU跑满负荷运行。
甜甜圈测试中,显卡温度最终稳定在78度以内,看来增加的显卡风道散热风扇还是很有效果的。
专业修图显示器的意义
2080Ti跑在他那台2k 170Hz电竞显示器上绰绰有余了,对于明基SW240修图重任来说,内存和多线程处理器更重要。
一台修图后期显示器,主要是依托色准、色彩精确度、不错的色域覆盖,另外就是一些专业的附件,比如遮光罩。
遮光罩的用途主要还是在光线明媚的房间里,避免光对于屏幕色彩的干扰,这也是为了苹果的XDR显示器有纳米玻璃版本的原因。
同时SW240和SW271遮光罩都可以竖置放置,这点就很有专业的意味了,虽然对于各位来说,修图还是横屏多,但是有总是更好的。
色彩模式方面,明基SW240提供了Adobe RGB、sRGB、DCI-P3以及Rec 709模式,我对于朋友的建议是目前修图尽量还是用sRGB模式,毕竟日常都是拍妹子多,大部分设备也都是P3色域都没普及的场景,用sRGB还是稳妥。
另外一点就是稍微专业一点的显示器都会自带色温调节,很多电竞游戏显示器号称超过100%sRGB色域,也具备sRGB模式,但是这些电竞显示器的sRGB模式不能调节亮度,不能调节色温,也就是应急一下修图任务。
SW240色域覆盖了100%sRGB,100%Adobe RGB,以及91%的P3色域,在色彩精确度上表现优秀,平均值仅有0.56,最大的也没超过2,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只要色彩精确度值小于2,基本上是辨别不出来区别的。
在不同亮度下,白点色温均能保值在6500K色温上下,而50%和75%是我们经常使用设置的亮度,数值非常优秀,分别是6500K和6600K,这意味着修图不会出现偏差过大的场景,毕竟标准色温是6500K。
这里也算达成了精准修图色彩不偏差的原定计划。
游戏体验
接近类红轴体验的美商海盗床K60 Pro,标准104按键布局,打游戏体验足够优秀,平时作为剪辑和修图生产力也足够安静。
Viola轴在结构方面是自带热插拔特性的,可玩性很高,更换维修也特别方便,不用说原厂轴就难坏这一说法,我自己就坏过cherry黑轴,没有电烙铁设备维修就挺麻烦的,最后找了朋友帮忙。
至于手感,接近MX ERD红轴,不过回馈反应较为缓慢,压力回弹也尚可。
我也测试了三款游戏,均能在4K高分辨率下跑出不错的成绩。
古墓丽影中4K分辨率,所有画质均手动调整最高,能跑到平均89帧的优秀成绩,而在2K分辨率下,跑到100帧率以上丝毫没有压力。
刺客信条:奥德赛成绩稍微差一些,4K分辨率下平均为50帧,不过在2K分辨率下会提升明显。
孤岛惊魂5下画质全开,平均79帧。
至此,这台兼顾摄影后期、游戏,同时偶尔还能剪辑自己的VLOG主机搭建完成,也希望朋友早日能换上心仪的3070Ti或者3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