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一致性理论」来解释“非自杀性自伤”的发生和预防
别人不理解自残
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自残
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现代心理学有所谓“认知一致性理论”
举个例子
当你发现你和家人
或最好的朋友在某个观点上存在分歧
这就打破了你认知结构中的平衡
一般人的反应是
倾向于恢复认知平衡
具体做法可以有以下几种选择
第一:你说服自己
让你们分歧的观点理解为无关紧要
第二:接受观点
轻松一点的接受家人看法有何不可呢
第三:说服家人或好友
使他的思想步调与你一致
还有第四、第五
其实你做的选择,都会被预测
因为,在很大概率上
你会采取“最小努力原则”
也就是说
哪一种选择给你造成的情感压力最小
你就会做出那种选择
其实自残行为,也可以用这个理论解释
你无法说服自己、也无法接受观点,更不能保持思想一致
而选择不多的时候
自残就成了“压力最小的一种”
我是阳光up
希望各位家长能多给孩子一些选择
你让步一些
孩子就多一项选择
从而能真正减少自残的发生